搜索到1043篇“ 急性重型胰腺炎“的相关文章
乌司他丁和奥曲肽共同治疗急性重型胰腺炎病人的价值分析
2021年
急性重型胰腺炎病人有众多治疗方案,本文主要对乌司他丁和奥曲肽共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将已经确诊为急性重型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对比主体,研究主体的76例患者入院时间为2020.1-2021.3,在对比干预中采用双盲法分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奥曲肽单独治疗、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分析治疗结局。结果:在统计学软件中计算二组患者的性指标、疗效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性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二组不良反应对比,数据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急性重型胰腺炎治疗中有多种治疗方案可供选择,乌司他丁和奥曲肽联合治疗效果更为突出,值得推广。
矫学黎王鹏陈建锋
关键词:乌司他丁奥曲肽急性重型胰腺炎
乳果糖治疗对急性重型胰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淀粉酶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乳果糖治疗急性重型胰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淀粉酶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0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重型胰腺炎患者74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乳果糖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腹胀、腹痛、恢复排气、腹膜刺激征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检测2组用药前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淀粉酶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9,P=0.003);研究组腹胀、腹痛、恢复排气、腹膜刺激征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用药后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淀粉酶水平均低于用药前,且研究组用药后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淀粉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果糖治疗急性重型胰腺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性因子及淀粉酶水平,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廖丽芳吴嘉勋
关键词:急性重型胰腺炎乳果糖
急性重型胰腺炎伴非感染性胰腺坏死手术时机的选择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胰腺炎(SAP)伴非感染性胰腺坏死的手术时机。方法选择2014-2016年辽宁省金秋医院收治的73例伴有非感染性坏死的SAP手术患者,依据手术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在入院1-3d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入院后先进行腹腔穿刺置管,约1周后进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病死率为12.5%,与对照组的18.2%XH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6,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8.2%,差异有统计学意5Z(χ^2=5.129,P〈0.05)。观察组死亡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1.2±2.6)d,长于对照组的(6.4±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P〈0.05)。结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SAP伴非感染性胰腺坏死可在人院后先行腹腔引流和冲洗,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开腹手术,以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杨正嘉
关键词:胰腺炎重型坏死非感染性手术时机
CT灌注成像对急性重型胰腺炎发生胰腺坏死的早期预测价值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预测急性重型胰腺炎发生胰腺坏死的价值。方法 20例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起病3天之内行CTP,观察有无胰腺缺血。20例胰腺正常的对照组同样行CTP。3周后对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复查CT增强扫描观察有无胰腺坏死。结果对照组CT显示胰腺血流量(PBF)和胰腺血容量(PBV)总是大于肝脏血流量(HBF)和肝脏血容量(HBV)(P<0.01)。以对照组的扫描结果为标准,当PBF和PBV小于HBF和HBV时,认为存在胰腺缺血(P<0.01)。20例患者中10例存在胰腺缺血。3周后,存在胰腺缺血的10例患者中,有9例发生胰腺坏死;10例未发现胰腺缺血的患者均表现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未发生胰腺坏死。CTP预测胰腺坏死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0.9%。结论 CTP能早期发现胰腺缺血,预测胰腺坏死,可以作为评价急性重型胰腺炎预后的临床指标。
蒋洪涛肖恩华唐勇军尚全良范金华陈柱
关键词:CT灌注成像急性重型胰腺炎胰腺坏死预后
微创手术治疗急性重型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急性重型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重型胰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47例),观察组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AMY)、尿素氮(BUN)、肌酐(Cr)、血糖(GLU)、血钙(Ca)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MY、BUN、Cr、GLU显著低于对照组,C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值(NEU)、动脉血酸碱度(p H)、动脉血氧分压(Pa O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BC、NEU显著低于对照组,p H、Pa 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持续时间、腹胀持续时间、腹膜刺激征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急性重型胰腺炎的疗效不容忽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文玉
关键词:微创手术奥曲肽乌司他丁急性重型胰腺炎
持续床边血液净化在急性重型胰腺炎46例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研究探讨急性重型胰腺炎进行持续床边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2例急性重型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持续床边血液净化治疗。观察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9.57%,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2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进行持续床边血液净化,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预后,值得广泛应用于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中。
刘华
关键词:急性重型胰腺炎并发症发生率
持续床边血液净化对加快急性重型胰腺炎痊愈速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究针对加快急性重型胰腺炎患者痊愈速度的治疗中给予持续床边血液净化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共76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给予对照组传统性的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持续床边血液净化的治疗措施,对比观察和分析两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复发率为0.26%,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加快急性重型胰腺炎患者痊愈速度的治疗中给予持续床边血液净化的措施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治疗后复发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
蔡必林黎焯基陈大勇林桂花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重型血液净化
急性重型胰腺炎26例临床诊治体会被引量:2
2014年
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26例急性重型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常规基础治疗18例,16例获痊愈,2例死亡。手术治疗8例,2例胆源性SAP患者急诊行胆总管切开减压并T管引流术后痊愈;2例ACS患者急诊行胰腺被膜切开减压加引流术,术后痊愈1例,死亡1例;2例胰腺坏死感染者行清创引流术,术后1例治愈,1例因感染未能控制引发MODS持续加重死亡;2例因胰腺假性囊肿行囊肿空肠内引流术获痊愈。笔者认为正确把握急性重型胰腺炎的特征及诊治原则可提高治愈率。
杨帆牛刚张建丁宪群
关键词:急性重型胰腺炎
急性重型胰腺炎累及腹壁CT、MRI表现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局部腹壁并发症的CT、MRI(磁共振成像)表现,并介绍相关的CT、MRI征象,以提高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影像诊断水平,评价胰腺炎严重程度。方法搜集我院2009年10月~2013年2月因急性重症型胰腺炎行上腹部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的病例共96例。结果本组病例中共发现腹壁CT密度异常21例,MR信号异常9例。结论急性重型胰腺炎累及腹壁范围广泛,CT、MRI表现复杂,对评价胰腺炎严重程度、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詹先进郑大伟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CT扫描磁共振成像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联合测定对急性重型胰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乳酸脱氢酶(LDH)联合检测对急性重型胰腺炎(SA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65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分为急性水肿型(轻型,MAP)48例和急性出血坏死型(重型,SAP)17例。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后48小时抽血检测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判断上述指标水平变化对SAP的诊断价值。结果:入院时两组PCT、CRP及LD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48小时两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显著(P<0.05),入院时PCT、CRP和LDH对判断SAP的灵敏性分别为53%、67%和42%,入院后48小时上述指标对判断SAP的灵敏性分别为73%、100%和77%。结论:初诊为AP的患者,联合检测PCT、CRP及LDH对临床分型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有助于临床医师及时合理施治。
赵美蓉孙雪飞许一多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

相关作者

吴咸中
作品数:356被引量:2,854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院
研究主题:大承气汤 中西医结合 内毒素 中医药疗法 通里攻下法
张艳军
作品数:320被引量:2,512H指数:24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中药 活血化瘀注射液 家兔 神经干细胞 配伍
赵连根
作品数:57被引量:248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市南开医院
研究主题:活血化瘀注射液 胰腺炎 急性重型胰腺炎 活血化瘀 微循环
崔乃强
作品数:462被引量:2,583H指数:26
供职机构:天津市南开医院
研究主题:重症急性胰腺炎 通里攻下法 内毒素 胰腺炎 中药
张肇达
作品数:238被引量:1,920H指数:2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