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7篇“ 急性脑膨出“的相关文章
重型颅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膨出的临床疗效
2024年
对重型颅损伤患者开颅术后急性膨出治疗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施行重型颅损伤开颅术后出现急性膨出病例56例,回顾分析急性膨出病因和干预救治措施。结果 重型颅损伤开颅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21例(37.50%),大面积梗死13例(23.21%)是导致急性膨出的主要原因,其中急性缺血9例(16.07%),急性弥漫性肿胀7例(12.50%),重度挫伤6例(10.71%);经临床救治后,患者COS评级为I级的也有13例(23.21%),II级有11例(19.64%),III级有10例(17.86%),IV级有14例(25.00%),V级有8例(14.29%)。结论 重型颅损伤开颅术后出现急性膨出后,明确原因,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存活率,降低病症危害的影响,确保手术治疗效果稳定。
徐磊马德生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急性脑膨出救治经验
CT值作为急性硬膜下血肿术中急性膨出的预测因子
2024年
目的评估在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基底核层面的白质、灰质和上矢状窦后1/3段的CT值,其是否可以作为预测急性术中膨出及预后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例资料,其中急性术中膨出18例(膨出组)和无膨出33例(无膨出组),测量基底核层面的损伤侧和非损伤侧白质、灰质及上矢状窦后1/3的CT值。51例病人,随访3个月。结果两组病人年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受伤到手术时间、术前GCS具统计学差异(P<0.01)。膨出组上矢状窦后1/3段CT值明显升高,伤侧部位白质及灰质CT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矢状窦CT值为50.38HU,对术中急性膨出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3.9%;ROC曲线下面积是0.98。无膨出组病死率12.12%(4/33),膨出组病死率高达61.11%(11/18),剩余病人均为重度或严重残疾。结论测量基底核层面白质、灰质和上矢状窦后1/3段的CT值可能有助于预测急性硬膜下血肿术中急性膨出的发生,判断病人预后。
刘海兵刘长春许明伟魏梁锋洪景芳王守森薛亮
关键词:脑膨出基底核上矢状窦CT值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损伤患者发生急性膨出的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分析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损伤患者发生急性膨出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92例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急性膨出的发生情况,依据是否发生急性膨出将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损伤患者发生急性膨出的影响因素。结果: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损伤患者急性膨出的发生率为19.57%(18/92);发生组受伤至手术时间≥6 h、重要脏器组织损伤、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3~5分、弥漫性肿胀、术前低血氧症、干损伤等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伤至手术时间≥6 h、重要脏器组织损伤、术前GCS评分3~5分、弥漫性肿胀、术前低血氧症、干损伤等均为影响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损伤患者发生急性膨出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受伤至手术时间≥6 h、重要脏器组织损伤、术前GCS评分3~5分、弥漫性肿胀、术前低血氧症、干损伤等均为影响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损伤患者发生急性膨出的危险因素。
周志刚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急性脑膨出影响因素
损伤术中急性膨出对侧急性硬膜下血肿1例被引量:1
2023年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头部外伤2小时”于2022年3月5日入住我院。患者入院前2小时头部受伤后立即被送至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因当地医院无手术条件,紧急转至我院。入院时患者昏迷状,右侧瞳孔直径5.0 mm,左侧瞳孔直径2.0 mm,对光反应消失,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评分[1]6分,当地医院头颅CT示:右侧急性硬膜下血肿、右侧颞叶小灶挫伤、左侧颅骨骨折,中线明显向左侧偏移约7 mm,占位效应明显,见图1。
江领马绍玉吴家贵马龙涛刘彪
关键词:急性脑膨出硬膜下血肿LABBE静脉
床旁超声实时引导手术对重型颅损伤患者急性膨出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实时引导手术对重型颅损伤患者急性膨出的影响,以期指导重型颅损伤治疗方案的优化。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重型颅损伤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术前均接受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方法监测急性膨出的风险,观察组采用床旁超声实时引导监测急性膨出的风险;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迟发型血肿、弥漫性肿胀检出情况及急性膨出发生情况;记录术后中线移位距离和侧室宽度;采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估术后7 d预后情况;随访15 d,对比两组并发症及病死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0,t=3.146,t=2.462;P<0.05);观察组迟发性血肿、弥漫性肿胀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急性膨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2,χ^(2)=5.591,χ^(2)=5.165;P<0.05);两组术后中线移位距离和侧室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整体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结论:床旁超声实时引导手术可提高迟发型血肿和弥漫性肿胀检出率,指导干预可减少急性膨出发生,患者病死率降低、预后得到改善。
周恒王俊玲张志洁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床旁超声急性脑膨出预后
重型颅损伤术中急性膨出相关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损伤术中发生急性膨出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收集修文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9例重型颅损伤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1例术中发生急性膨出纳入研究组,88例术中未发生急性膨出纳入对照组。统计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性,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作为自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发生急性膨出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受伤至手术时间≥6 h、合并重要器官组织损伤、术前GCS评分3~5分、术前Rotterdam CT评分3~5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受伤至手术时间、合并重要器官组织损伤、术前GCS评分、术前Rotterdam CT评分均是影响重型颅损伤术中发生急性膨出的重要高危因素,OR值均>1。结论:对于受伤至手术时间≥6 h、合并重要器官组织损伤、术前GCS评分3~5分、术前Rotterdam CT评分3~5分的重型颅损伤患者应在术前及术中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重型颅损伤患者术中发生急性膨出的风险。
王恒福鲁健杨宏万鹏飞王洪艳
关键词:急性脑膨出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减压术高危因素
重型颅创伤患者开颅术中急性膨出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重型颅创伤患者开颅术中急性膨出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3例进行开颅手术的重型颅创伤患者,依据其术中是否发生急性膨出将其分为膨出组(n=74)和无膨出组(n=129);比较两组间的别、年龄、创伤原因、高血压、糖尿病、术前凝血异常、入院GCS评分、手术远端部位骨折、术前低血压、术前缺氧、术前颅内压、脊液漏、干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肿胀、术前疝、迟发性颅内血肿、积水等因素的差异性;再使用逐步logistic回归法筛选影响术中急性膨出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03例重型颅创伤患者开颅术中急性膨出发生率36.45%(74/203);影响术中急性膨出的危险因素有术前凝血异常(OR=2.852)、入院GCS评分(OR=3.842)、手术远端部位骨折(OR=4.446)、术前颅内压(OR=3.117)、弥漫性肿胀(OR=4.614)、术前疝(OR=3.497)、迟发性颅内血肿(OR=5.366)等。结论 急性膨出是重型颅创伤患者开颅术中的重要并发症,应根据其发病机制和高危因素,早期进行干预和治疗,降低术中急性膨出的发生率。
方舒蒋建英徐龙彪
关键词:颅脑创伤开颅手术脑膨出
损伤术中急性膨出实时超声应用和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颅损伤术中急性膨出实时超声应用和价值,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以提高颅损伤的诊疗水平。方法:选取2020年10月到202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膨出患者35例进行研究,全部患者均依次接受超声检查和CT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式颅内再出血阳性率、开颅手术时间及6个月后功能恢复的差异、诊断效能。结果:在颅内再出血阳性率、开颅手术时间的比较中,超声检查分别为8.57%、(161.23±45.17)min,CT检查分别为28.57%、(195.65±50.23)min,超声检查低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后好、预后一般、预后差的占比中,超声检查分别为71.43%、22.86%、5.71%,CT检查分别为28.57%、48.57%、22.86%,超声检查预后好占比高于CT检查,预后一般和预后差占比低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97.14%、91.43%、88.57%,CT检查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82.86%、88.57%、68.57%,超声检查准确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敏感性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损伤术中,急性膨胀实时超声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颅内再出血导致的急性膨出,缩短开颅手术时间,改善患者预后,诊断效能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胡志卿吴一彬林超群范学政曾振东
关键词:颅脑损伤术急性脑膨出超声检查
外伤术中急性膨出的综合减压治疗有效性分析
2022年
分析颅外伤患者术中急性膨出的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的颅外伤患者,发生急性膨出病例21例,采取综合减压治疗后评价患者存活率及存活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治疗后存活率达到52.3%(11/21);且11例存活患者NIHSS评分更低且ADL评分优于手术前(P<0.05)。结论:对出现急性膨出患者采用综合减压治疗措施能取得较好疗效。
刘强朱光华黄世
关键词:颅脑外伤急性脑膨出有效性
重型颅损伤术中急性膨出危险因素及应急处理的探究
2022年
分析急性梗死患者的手术风险及应对措施。方法:对30例水肿病人的损伤机制、临床表现、水肿的不同特点及急救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病人中,8例病人痊愈,5例中残,6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结论:急性膨出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手术前恰当的讨论、预判,迅速积极周全的术中术后处理,减少患者致死率致残率。
王海峰王锐董学兵吴广熊锋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膨出

相关作者

王玉海
作品数:187被引量:1,115H指数:18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外科手术 预后 显微解剖 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杨理坤
作品数:65被引量:425H指数:1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术中急性脑膨出 颅骨修补
周文科
作品数:315被引量:725H指数:11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显微手术 显微手术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 颅脑损伤 颅内动脉瘤
何建青
作品数:28被引量:120H指数:7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01医院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神经外科手术 单侧入路 双额叶脑挫裂伤 急性脑膨出
董吉荣
作品数:102被引量:1,28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脑膨出 外伤后 重型颅脑损伤 双额叶脑挫裂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