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77篇“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文章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1992年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急性再障)是一种进行贫血,一向被认为是难治之症,死亡率较高。我于1986年6月收治一例女病人,用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愈。现报告如下: 王某,女,26岁,工人,有苯接触史。全身皮肤瘀斑,血检: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伴发热,于1986年6月8日入院。患者主诉今年3月上旬开始,胸背、四肢皮肤出现紫斑。
刘建新
关键词:再生障碍贫血益肾健脾
基于凝血指标、血栓弹力图构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及其验证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探讨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最佳评估工具,以便及时准确制定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梧州市工人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3家医院388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人群(n=271)和验证人群(n=117),统计输血不良反应、人口学特征、凝血指标、血栓弹力图,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构建输血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区分度,校准曲线分析模型准确度,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价模型有效。结果:(1)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2%(35/388);(2)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输血史、过敏史、血小板储存时间、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最终强度(MA)是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P<0.05);(3)根据Logistic回归结果建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列线图预测模型,在建模人群和验证人群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4、0.914,与实际观察结果之间有很好相关,且净获益率较好;(4)依据模型中位评分(4分)将建模人群和验证人群分为高危人群(≥4分)和低危人群(<4分),高危人群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17.39%)高于低危人群(4.97%,P<0.05)。结论:基于输血史、过敏史、血小板储存时间、FIB、APTT、PT、MA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帮助医护人员实现风险预警前移,采取个体化精准干预。
陆国健吴文强廖阳东王晓刚陆春兰
关键词: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输血
环孢素雄激素和细胞因子联合治疗对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1年
目的观察环孢素雄激素和细胞因子联合治疗对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5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实施联合环孢素雄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细胞因子治疗,观察两组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给予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联合环孢素雄激素和细胞因子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贫血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乔蓉
关键词:环孢素雄激素细胞因子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煎剂治疗肾阳虚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观察再障煎剂治疗肾阳虚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AA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雄激素+环孢素+造血刺激因子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中药再障煎剂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短期疗效、治疗前后血象变化,以及随访1年的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 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 00%(P <0. 05); 2组患者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中粒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血小板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0. 05),但观察组在各时间点的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存活率和脱离血制品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再障煎剂治疗肾阳虚型AAA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血常规相关指标,并且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王萍刘欣张小亮侯立红严峰
关键词:肾阳虚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干预措施探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100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三联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应用常规药物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和预防感染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2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00%;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并结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身体的恢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贾宇娜
关键词: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干预
一种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备而成:25‑35重量份数的血竭,15‑25重量份数的三七,15‑25重量份数的半枝莲,20‑30重量份数的大青叶,15‑25重量份数的黄芪,10‑2...
沈瑞金
临床药师参与老年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药学监护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再障患者抗感染和免疫抑制治疗中提供临床药学服务的方法。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老年急性再障患者的全程治疗,分析疾病和用药特点并优化用药方案,着重对抗感染和免疫抑制治疗进行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参与调整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方案,使患者成功退热,改善了其免疫功能,有效控制了病情。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过程,提出优化治疗方案,对促进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的价值。
安娜张莹石李清
关键词: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抗感染治疗免疫抑制治疗药学监护
补肾方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肾方联合免疫抑制剂对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可能影响用药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环孢霉素A(Cs A)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WBC)、血小板(PL)、血红蛋白(Hb)、CD8+、CD4+/CD8+、CD(16+5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第2周,第3周和1个月Cs A与治疗无效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方联合免疫抑制剂对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效果明显,并且治疗效果与患者起始WBC、CD4+/CD8+、CD(16+56+)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Cs A的量有关。
韩小兵董燕飞马红星郝志杰穆永茂
关键词: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补肾方环孢霉素A抗胸腺细胞球蛋白CD4+/CD8+
“兰州方”加减治疗儿童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虚实夹杂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综合客观评价“兰州方”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急性再障“虚实夹杂证”的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收集60例确诊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虚实夹杂证...
虞念成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验被引量:4
2015年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仍是血液病研究者所面临的难题,中医药辨证论治该病具有一定优势和成效。现代研究新成果创新揭示了AAA发病本质和中医药的作用机制,不仅有利于中医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而且对丰富中医药关于造血调控理论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我们认为,AAA治疗中应遵循谨守病机、治在及时、标本兼治、顾护脾胃等原则。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之急在于热毒潜伏,血热妄行,故治当急清其热、泄其毒、凉其血、散其瘀。
代兴斌朱学军林琳徐祖琼孙雪梅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药疗法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相关作者

刘锋
作品数:243被引量:633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青黄散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药联合
唐旭东
作品数:1,072被引量:7,905H指数:41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研究主题:肠易激综合征 胃食管反流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药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王一佼
作品数:24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药联合 免疫抑制剂 急性再障 补肾中药
李柳
作品数:116被引量:354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补肾中药 中药联合 青黄散
郑春梅
作品数:71被引量:13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药联合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ALG 补肾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