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3篇“ 忠实记录“的相关文章
- 气候行动前线,气象卫星在忠实记录
- 2024年
- 随着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举行的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结束,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找到最佳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本文通过梳理卫星依靠本身不断提高的技术展现出的高(站得高)、精(高时间空间分辨率)尖(现代高新科技)能力。
- 曹静
- 关键词:空间分辨率气候变化气象卫星
- 忠实记录,引领未来——《中国激光》与中国高功率光纤激光一路同行
- 2024年
- 1引言高功率光纤激光是激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热点。近年来,我国高功率光纤激光技术得到持续高速发展,为制造、能源、前沿科学研究等领域以及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材料处理等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方法和工具,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激光》作为我国激光技术领域的旗舰期刊,多年来与中国高功率光纤激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一路同行,是发表相关学科方向重要科研成果的核心平台。对“中国光学期刊网”平台上《中国激光》期刊刊发的论文进行初步统计*,以“光纤”为标题关键词刊发的论文数量超过2000篇(具体为2117篇)。考虑到其中部分论文属于通信和传感方向,我们进一步用“激光”关键词在摘要中进行筛选,相关论文数量在1000篇左右(具体为1002篇)。
- 周朴宋梅梅
- 关键词:激光技术学科方向
- 努力传播科学精神 忠实记录学科发展 主编寄语
- 2023年
- 尊敬的读者、作者、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界同仁:大家好!不历严冬霜雪日,难迎春光明媚时。在度过疫情肆虐的三年后,2023年的春节来的格外早。这三年虽然充满着艰辛与挑战,有太多不确定性冲击着我们的生活和内心,但是,健康和药物一如既往地备受关注。大家迫切希望研发出新的药物,战胜新冠病毒。因此,医药行业的科研攻关一刻也没有懈怠,而《临床药物治疗杂志》也是第一时间传递最新信息的媒体。
- 关键词:医药行业
- 半个世纪:忠实记录辽宁教育人的思想、足迹与时代价值——回望《辽宁教育》50年来的人物报道
- 2022年
-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个时代的价值往往由意义深远的事件体现,而一个时代的使命则常常由一批体现时代精神的人物担当。自1972年创刊以来,《辽宁教育》始终坚持刊发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文章,努力体现时代律动、时代精神、时代价值,尤其是在人物报道方面,每段历史时期都会推出一系列教育典型人物,忠实记录辽宁教育人不懈奋斗、坚守初心与使命的感人事迹,呈现这些优秀教育工作者在历史浪潮中的积极作为,透视其在辽宁教育改革进程中的时代价值。
- 赵春艳
- 关键词:辽宁教育优秀教育工作者忠实记录
- 采风与搜集的交融与变奏:以新中国初期“忠实记录、慎重整理”讨论为中心被引量:10
- 2022年
- 新中国初期出现的“忠实记录、慎重整理”的争论在中国民间文学史上可谓影响深远,但近年来的学术史反思中,甚少被提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田野作业作为科学方法统合了“采风”“采录”“整理”等。而之前对于“忠实记录、慎重整理”的回顾与考量,大多将历史语境悬空,以田野作业的理论范式反思新中国初期的民间文学基本问题与基本话语;再加上当下的学科分野,民间文学之文学与民俗学研究被置于两条通道,他们之间的区隔越来越大,而且我们至今没有对“整理”从学科意义上予以阐述和界定。这种悬置与区隔使得研究者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现代民间文学兴起之时“文学”与“学术”的一体化,以及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众化、40年代解放区的通俗化实践对民间文学的形塑。对于新中国初期出现的民间文学记录、整理的争论,我们只有将其还原到20世纪初期至60年代民间文学发展的历史逻辑,才能理解采风与民间文学搜集之间的承续与内在思想的嬗变,也才能使得对搜集整理问题的讨论不再停滞在原点,并更好地总结民间文学的本土话语,进而推进民间文学话语体系的构建。
- 毛巧晖
- 关键词:采风文艺大众化
- 忠实记录奋进脚步构建新时代文艺图景国产纪录片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被引量:1
- 2022年
- 初心如磐,岁月如歌。纪录片作为国家的“家庭相册”,见证并记录了中国发展的光辉历程,体现出重要的历史与时代价值。1953年起,中国第一个摄制新闻片和纪录片的专业机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北京建成,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从业者投身中国纪录片事业,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录片从业者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真实影像为笔,以情怀为担当,为新时代中国发展之路留下了一部部精彩的纪实影像作品。
- 路静怡
- 关键词:纪实影像中国纪录片岁月如歌
- 《摆脱贫困》:中国奇迹的忠实记录与深刻诠释被引量:1
- 2021年
- 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聚焦脱贫攻坚战中的典型人物和事迹,从不同侧面全景展示了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壮举。本文从理论阐释、创新手法、传播策略等方面,分析了《摆脱贫困》以影像呈现理论思想,讲述中国故事的具体方法。
- 张晓欢方毅华
- 关键词:中国故事
- 十年坚守跨越千里,忠实记录图说变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专题摄影的传播实践
- 2021年
- 历时10年,从一幅幅图片,到多个大型视觉新闻策划,10万张图片多维.度、客观见证,体现的是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不断锤炼与提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摄影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提升“四力”,才能拍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才能使摄影更好服务于中心工作。
- 赵耀东
- 关键词:视觉呈现
- 做时代的忠实记录者--贾樟柯电影的纪实美学风格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贾樟柯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始终秉持纪实的创作理念,用冷静客观的长镜头真实地记录着时代的变化和故乡的变迁。纪实是贾樟柯的创作态度,更是他的灵感源泉。本文即从其电影作品出发,浅谈贾樟柯电影中的纪实美学风格。
- 韩珮瑶
- 关键词:贾樟柯电影纪实美学
- 寄语纪录片中心:做时代的忠实记录者
- 2019年
- 纪录片是上海广播电视台的优秀传统、是业务强项,也是上海电视的一张名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需要纪录片人去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成立纪录片中心,是上海广播电视台迈出改革再出发的重要一步,作为上海纪录片的先驱人物,刘景锜老师对海派电视纪录片的成长过程如数家珍,对未来更是寄予厚望。值此SMG纪录片中心成立半年之际,《上海广播电视研究》杂志编辑部特别对刘景锜作专题采访,以下根据口述记录整理。
- 刘景锜(口述)方妍(采访)
-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广播电视
相关作者
- 梁向阳

- 作品数:62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平凡的世界》 延安文艺 当代散文 现代散文 延安时期
- 王碧清

- 作品数:2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华儿女》编辑部
- 研究主题:青年 导演 亦官亦商 大学生 医改
- 尹韵公

- 作品数:174被引量:507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毛泽东 新闻宣传工作 传媒界 舆论监督 媒体
- 沈传亮

- 作品数:171被引量:34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党史 邓小平 总书记
- 谢灼华

- 作品数:30被引量:142H指数:8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图书馆学教育 图书馆事业 图书馆学研究 文献学 文华图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