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069篇“ 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文章
- 高龄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025年
-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90例高龄(≥65岁)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MACE分为2组(MACE组和非MACE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在入组的190例高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一共有53例患者发生MACE,发生率为27.9%。MACE组和非MACE组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BMI)、糖尿病病程、性别、高血脂、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ACE组患者透析时间长于非MACE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占比高于非MACE组(P<0.05)。MACE组患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T(cTnT)、白细胞介素(IL)-6水平高于非MACE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非MACE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4.527)、冠心病(OR=5.981)、TG(OR=1.651)、LDL-C(OR=1.964)、CRP(OR=2.428)、cTnT(OR=3.346)、IL-6(OR=1.882)是高龄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高龄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MACE的因素较多,临床上应当密切监测患者的高血压、冠心病患病情况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水平,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MACE的发生风险。
- 杜晓亚王海芹
- 关键词: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LOGISTIC回归分析炎症指标
- 血清KYN、QA在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并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 2025年
-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并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血清犬尿氨酸(KYN)、喹啉酸(Q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于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156例老年CKD患者为CKD组,根据是否并发MACE分为MACE组(n=45)和非MACE组(n=111),选取同期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的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各组血清KYN、Q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KD患者并发MACE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KYN、QA对老年CKD患者并发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CKD组血清KYN、Q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ACE组年龄、C反应蛋白、24 h尿蛋白量、KYN、QA水平均高于非MACE组(P<0.05)。24 h尿蛋白量、C反应蛋白、KYN、QA水平升高是影响老年CKD患者并发MACE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KYN、QA联合检测预测老年CKD患者并发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0(95%CI 0.891~0.959),大于KYN单独检测的AUC[0.836(95%CI 0.804~0.879)]、QA单独检测的AUC[0.843(95%CI 0.798~0.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23,3.897,P<0.001)。结论老年CKD患者并发MACE的血清KYN、QA水平升高,二者与患者肾功能指标有关,血清KYN、QA联合检测能有效预测老年CKD患者并发MACE的发生风险。
- 严蓓蓓潘曹敏沈娴文韩江周小娟
- 关键词:犬尿氨酸喹啉酸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 血管内超声指导PCI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参照组采用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PCI治疗,研究组采用IVUS指导PCI治疗。比较两组的支架植入效果、心功能、血管及斑块状况、并发症、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最大管腔直径、最小管腔直径均长于参照组,最大球囊压力高于参照组,残余狭窄率低于参照组(P <0.05)。术后,研究组的LVEF、 E/A及SV均高于参照组,MID长于参照组,DS、 PB均低于参照组(P <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研究组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8%,低于参照组的22.22%(P <0.05)。结论 IVUS指导PCI治疗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支架植入效果,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管及斑块状况,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且未显著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 邢田张晋玮柴志勇姬劲锐
-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血管内超声心功能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 老年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该疾病提供有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266例老年高血压伴CHF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院后6个月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48例,存在MACE)和非MACE组(218例,不存在MACE)。对所有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选老年高血压伴CHF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ACE组年龄、吸烟患者占比及lg N末端B型利钠肽原(lg NT-proBNP)、尿酸(UA)及尿素氮(BUN)水平均高于非MACE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吸烟、UA水平和lg NT-proBNP水平高均为老年高血压伴CHF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OR=1.289、2.892、1.019、3.047,均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伴CHF患者发生MACE与年龄大、吸烟、UA水平高和NT-proBNP水平高密切相关,临床应重视对这些因素的评估与监测,以便早期干预,降低MACE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 赵日海李彩宇谢彦黄彬彬蓝晓慧
-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 Janus激酶抑制剂治疗免疫介导炎症性疾病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Janus激酶抑制剂(JAKi)是一类通过抑制多种细胞因子的过度反应,治疗多种免疫介导炎症性疾病的细胞内小分子靶向药物。目前JAKi有较好的疗效,但存在导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风险,且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综述了JAKi的药理作用机制和分类及在我国已上市的JAKi(托法替布、巴瑞替尼、芦可替尼、乌帕替尼和阿布昔替尼)相关MACE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导致MACE的风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合并心血管疾病及炎症性疾病,JAKi种类、剂型和疗程等,为临床合理使用JAKi以及更好地预防JAKi相关MACE提供参考。
- 赵丹洁边原尹琪楠王易唐鹏韩丽珠
- 关键词: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 能谱CT结合血清miR-23a预测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双源能谱CT(DECT)结合血清微小核糖核酸-23a(miR-23a)预测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的风险,以期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8例大面积AMI患者,随访1年,失访5例,统计MACE发生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分别纳入MACE组(42例)和非MACE组(1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DECT参数及血清mi R-23a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DECT参数及血清mi R-23a水平与MACE发生情况的相关性,偏相关系数分析DECT参数及血清mi R-23a水平与MACE发生情况的偏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重分类改善指标(NRI)、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分析DECT参数及血清mi R-23a水平对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吸烟占比、糖尿病占比、病变血管≥3支占比、Killip分级及血清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 Tn 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患者的动、静脉期碘基值(IC)、标准化碘浓度(NIC)、水基值(WC)值及血清mi R-23a水平明显高于非MACE组[MACE组动脉期:(1.05±0.34)100 mg/m L、(18.79±4.06)%、(386.49±50.47)100 mg/m L,静脉期:(2.64±0.52)100 mg/m L、(56.43±10.87)%、(413.64±55.21)100 mg/m L,1.54±0.37;非MACE组动脉期:(0.94±0.31)100 mg/m L、(16.15±3.28)%、(435.96±54.28)100 mg/mL,静脉期:(1.70±0.43)100 mg/mL、(47.57±9.36)%、(482.39±60.77)100 mg/mL,1.06±0.31],且静脉期高于动脉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动、静脉期IC(r=0.618、0.649)、NIC(r=0.653、0.702)、WC(r=0.665、0.708)值及血清miR-23a水平(r=0.719)均与大面积AMI患者MACE发生呈正相关(P<0.05);偏相关性分析显示,控制相关因素后,动、静脉期IC(偏相关系数=0.784、0.805)、NIC(偏相关系数=0.822、0.847)、WC(偏相关系数=0.819、0.858)值及血清miR-23a水平(偏相关系数=0.896)仍与大面积AMI患者MACE发生显著相关(P<0
- 宋冉梁长华李强
- 关键词: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 PCI术后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2年10月于北京丰台医院住院的110例接受PCI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6个月是否发生MACE进行分组,发生MACE的31例患者设为发生组,未发生MACE的79例患者设为未发生组。比较两组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心排血量(CO)、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logistic回归分析MACE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对MACE的预测效能。结果:发生组LVESV、LVEDV均较未发生组更高,CO、LVEF均较未发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VESV、LVEDV、CO、LVEF、CK-MB、cTnI是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LVESV、LVEDV、CO、LVEF联合预测MACE曲线下面积(AUC)均明显大于单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会引起LVESV、LVEDV增高,CO、LVEF降低,LVESV、LVEDV、CO、LVEF、CK-MB、cTnI是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LVESV、LVEDV、CO、LVEF联合检测可提高MACE的预测效能。
- 宋晔邓岚岚王磊吴继京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 2025年
- 目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30 d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3月长春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3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PCI后第1天开始随访30 d,根据MACE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Hcy对PCI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共27例患者发生MACE,发生组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尿酸(UA)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cy、UA、LDL-C均为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Hcy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后发生MACE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687(95%CI:0.558~0.815,P=0.002)。结论血清Hcy是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后短期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对MACE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胡铧予娄冬梅鲁硕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 基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的斑块特征及其衍生参数预测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应用价值的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比较基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的斑块特征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衍生参数,在预测DM与非DM(non-DM)人群未来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中的应用价值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11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行CCTA的患者425例,其中DM患者120例。根据随访中MACE发生情况,分为单纯DM组(n=81)、DM+MACE组(n=39)、non-DM组(n=244)、non-DM+MACE组(n=61),比较各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影像学参数,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两种人群中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斑块特征及CT衍生参数对MACE的预测价值差异。结果 DM+MACE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低衰减斑块(LAP)占比高于DM组(P<0.05),non-DM+MACE组正性重构(PR)、使用降压药占比、冠状动脉疾病报告和数据系统评分、CACS水平高于non-DM组,残余胆固醇、载脂蛋白B水平低于non-DM组(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CACS≥100(HR 2.151,95%CI 1.128~4.102,P=0.020)、LAP(HR 2.337,95%CI 1.032~5.290,P=0.042)是DM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PR(HR 124.305,95%CI 42.883~360.326,P<0.001)是non-DM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CACS联合LAP预测DM患者1、3、5年内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6、0.609和0.660;PR预测non-DM患者1、3、5年内MACE的AUC分别为0.862、0.927和0.806。CACS、LAP对DM患者MACE的预测价值在5年间较稳定,PR对non-DM人群MACE预测的应用价值在4年后出现明显下降。结论 DM患者不同斑块特征及CT衍生参数对MACE的预测价值存在差异,CACS联合LAP可评估DM患者MACE,PR预测non-DM人群MACE的价值较高。
- 陈铭欧阳富盛黄锡谊潘佳玲王丽雯周兰妮胡秋根郭保亮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 基于人工智能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影像组学及衰减指数构建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冠心病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影像组学及衰减指数(FAI)构建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冠心病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同时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及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术(ICA)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86例,经纳排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150例,根据MACE发生情况,分为MACE阳性组(n=66)和MACE阴性组(n=84)。按照8∶2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依次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及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算法筛选影像组学特征。由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及随机森林(RF)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预测冠心病患者MACE发生的模型(共4种,临床独立预测因素构建的XGBoost模型及RF模型;临床独立预测因素-影像组学评分联合数据构建的XGBoost模型及RF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模型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效能;以DeLong检验比较各模型间效能的差异。以校准曲线评价四种模型的拟合度。以决策曲线分析评价四种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责任血管FAI、CT_FFR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相较于独立预测因素数据,联合冠状动脉周围脂肪影像组学评分后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预测效能。训练集中,由独立预测因素数据及临床独立预测因素-影像组学评分联合数据构建的XGBoost模型AUC值分别为0.94和0.98;准确率分别为0.84和0.93。其RF模型AUC值分别为0.93和0.99;准确率分别为0.87和0.94。测试集中,由独立预测因素数据及临床独立预测因素-影像组学评分联合数据构建的XGBoost模型AUC值分别为0.64和0.91;准确率分别为0.53和0.76。其RF模型AUC值分别为0.74和0.94;准确率分别为0.69和0.84。在测试集中,由临床独立预测因素-影像组学评分联合数据�
- 李泽茂丁静马汝航马铁丁王雅静姜霁洋李慕贞周伟陈伟彬
- 关键词:冠心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相关作者
- 詹红

- 作品数:195被引量:886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心肺复苏 胸痛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肺复苏术 TBL
- 蒋鹏

- 作品数:29被引量:17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胸痛患者 心血管不良事件 HEART 急诊科 评分
- 黄振华

- 作品数:33被引量:20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胸痛患者 HEART 评分 心血管不良事件 急性
- 廖瑾莉

- 作品数:31被引量:258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胸痛患者 心血管不良事件 急性 急性胸痛 HEART
- 叶子

- 作品数:49被引量:243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胸痛患者 HEART 评分 心血管不良事件 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