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19篇“ 心脏间隔缺损“的相关文章
基于多模态MRI影像组学评估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患儿的神经发育
第一部分基于多模态MRI影像组学评估心脏间隔缺损新生儿的脑发育目的:评价基于T1WI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的影像组学对于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congeni...
成树亭
关键词:脑发育神经发育
mACTC1、Caspase-3在单纯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2022年
探讨ACTC1和Caspase-3在单纯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80例单纯先心病患儿和80例非先天性疾病患儿抽取血液,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ACTC1和Caspase-3蛋白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细胞中ACTC1和Caspase-3的阳性率。结果:单纯先心病患儿血清中ACTC1蛋白含量及血细胞中ACTC1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单纯先心病患儿血清中Caspase-3蛋白含量及血细胞中Caspase-3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单纯先心病患儿血清中ACTC1和Caspase-3表达呈负相关。结论:ACTC1和Caspase-3蛋白在在单纯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即独立又协同的作用。
刘勇缪文强徐兴华
关键词:CASPASE-3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2021年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8月—2020年8月行外科手术微创封堵治疗的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患者58例,术前均行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2D-TEE)、RT3D-TEE检查测量缺损口最大径、缺损口边缘情况,评估缺损大小与封堵器(ASO)吻合度及术后并发症状况。结果: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2D-TEE、RT3DTEE检,房间隔缺损(ASD)患者52例术后即刻评估有12例出现残余分流,完全成功率76.92%;室间隔缺损(V SD)患者6例术后出现3例残余分流,完全成功率50.00%;RT3D-TEE测量ASD、VSD缺损口最大径与所选ASO型号相关性(r=0.96,P<0.05)高于2DE(r=0.91,P<0.05)。结论:RT3D-TEE可明确ASD、VSD大小及缺损口边缘情况,有助于术前选择合适的ASO型号。
匡永芳陆世红朱海锋罗晓瑜郭远峰冯梅枝黎玉珠吴丽文
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的个体化微创外科治疗策略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总结我院开展的侧开胸微创手术治疗心脏间隔缺损策略.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科行微创心脏间隔缺损修补患者,排除介入及经胸封堵患者,筛选出429例.微创外科方案包括:右侧腋下竖切口组303例,其中176例房间隔缺损、122例室间隔缺损以及5例房室间隔缺损;右胸前外侧切口组121例,其中68例房间隔缺损,50例室间隔缺损和3例房室间隔缺损;左胸前外侧切口组包括5例肺动脉下型室间隔缺损.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修补,无中转胸骨正中切口.同期手术包括7例右心室流出道梗阻解除,8例二尖瓣修复和31例三尖瓣修复.3例患者行二次阻断修复心内残余病变(2例残余缺损,1例二尖瓣反流).右侧腋下切口组患者年龄及体重均显著低于右胸前外侧切口组和左胸前外侧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67.2±19.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8.2±14.1)min,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组无围术期死亡,围术期并发症包括1例短暂神经系统功能不全,3例膈肌麻痹,13例肺不张.中位ICU停留时间2天,中位术后住院时间6天.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检查良好,随访中无再手术,无新发明显胸廓畸形及脊柱侧弯.结论常见心脏间隔缺损的微创外科治疗安全、有效、美观.腋下切口适合婴幼儿,右胸前外侧切口适用于青少年和成人,而左胸前外侧切口主要应用于肺动脉下室间隔缺损.
朱家全鲍春荣丁芳宝梅举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微创心脏外科手术心脏间隔缺损
Denis Brown微创小切口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
目的总结Denis Brown微创小切口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2008年1月至2020年8月住院治疗的124例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患儿行Denis Brown微创小切口体外循环手术,其中男68例,女56例...
赵琦峰胡型锑吴国伟夏杰葛捍伟
关键词:微创小切口心脏间隔缺损不停跳体外循环手术
心脏间隔缺损封堵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脏间隔缺损封堵器,它包括支撑架、上定位体、下定位体、上导液管、下导液管、堵头、鞘壳、螺杆、两条送液管、两根穿刺针和轴套,支撑架的中间设置有底端呈开口设置的容槽;上定位体和下定位体间隔设置在支撑架的外壁;...
刘云奇张希彭芸杨习锋曾晨光
文献传递
心脏间隔缺损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脏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传统治疗方法为外科开胸手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应用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间隔缺损在国内外广泛开展起来,近中期随访效果良好.2007年国内学者在国内外率先开展经胸微创封堵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并取得成功,短时间内在国内外迅速推广开来.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封堵器均为以镍钛合金丝为主体支架、内衬阻流膜而成.越来越多的随访资料显示,有些患者的中远期并发症与植入的金属封堵器密切相关.自本世纪初,心血管病医学专家和材料学专家开始转向应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作心脏间隔缺损封堵器方面的研究.本文就近10余年来生物可降解心脏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研究进展和未来方向进行综述.
邢泉生武钦
关键词:心脏间隔缺损生物可降解封堵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经皮介入治疗开胸手术
心脏间隔缺损动物模型评价心脏封堵器安全性和有效性
为了降低心脏封堵器治疗心脏缺损的术后并发症,近年来对其进行了不少材料和结构的改进。因为心脏封堵器对其组成材料的性能和安全性有很高要求,对封堵器的动物实验需要接近临床使用。心脏间隔缺损动物模型能很好地用于对心脏封堵器的评价...
陈斌
关键词:安全性有效性心脏间隔缺损动物模型
心脏间隔缺损封堵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脏间隔缺损封堵器,它包括支撑架、上定位体、下定位体、上导液管、下导液管、堵头、鞘壳、螺杆、两条送液管、两根穿刺针和轴套,支撑架的中间设置有底端呈开口设置的容槽;上定位体和下定位体间隔设置在支撑架的外壁;...
刘云奇张希彭芸杨习锋曾晨光
新型心脏间隔缺损封堵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心脏间隔缺损封堵器,它包括支撑架、上定位体、下定位体、上导液管、下导液管、堵头、鞘壳、螺杆、两条送液管、两根穿刺针和轴套,支撑架的中间设置有底端呈开口设置的容槽;上定位体和下定位体间隔设置在支撑架...
刘云奇张希彭芸杨习锋曾晨光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孙锟
作品数:524被引量:1,566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儿童 超声心动图诊断
张玉奇
作品数:396被引量:1,099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心动图诊断 心动图 多普勒
李晓密
作品数:39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心脏外科 并发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脏手术 内窥镜
韩宏光
作品数:178被引量:485H指数:10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心脏外科手术 外科治疗 房间隔缺损
方敏华
作品数:125被引量:225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法洛四联症 心脏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