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6篇“ 心电门控“的相关文章
- 用于核磁共振下的心电门控信号处理装置和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磁共振下的心电门控信号处理装置和方法,属于核磁共振心电门控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通过物理磁屏蔽的集成电路板采集心电信号与核磁噪声的叠加信号并依次进行噪声滤波和放大后作为原始心电信号;对原始心电信号进行...
- 陈峦李联睿钟高峰邹锦林
- 一种基于心电门控与DSA冠脉路图的冠脉介入手术导航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心电门控与DSA冠脉路图的冠脉介入手术导航系统,属于医疗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心电信号采集模块、X射线影像采集模块、DCR处理模块、导丝跟踪模块、显示模块、X射线控制模块和中央处理器;心电信号采集模块与X...
- 崔珊静陈盛滨葛均波钱菊英
- 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联合“四低”在支气管动脉CTA中的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联合“四低”(超低管电压70 kV、低浓度造影剂、低注射流率、低注射总量)在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6月至12月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因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的患者128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62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60.15岁;身高160~178 cm,平均身高168.00 cm;体质量指数18.20~24.76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0.12 kg/m^(2)。随机平分为常规组(A组)和四低组(B组)。行支气管动脉CTA,A组采用管电压120 kV,管电流60 mAs,对比剂用量1.0 mL/kg,造影剂用碘帕醇370 mg/mL,造影剂注射流率4.5 mL/s,螺距1.5,不使用心电门控,采用螺旋扫描;B组采用超低管电压70 kV,参考管电流350 mAs,造影剂用量0.8 mL/kg,造影剂用碘海醇300 mg/mL,造影剂注射流率3.5 mL/s,使用心电门控,螺距为3.2,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扫描;两组CTA检查的余参数一致。检查完成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手术,DSA手术由介入医师根据CTA指示寻找出血血管后,行血管造影,明确出血情况后,行出血动脉栓塞;检查完成后对两组图像进行主客观评价,并对两组辐射剂量和对支气管动脉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A检查A组发现支气管动脉194支,B组发现197支,DSA手术发现201支;以DSA手术为金标准,B组发现支气管动脉的数目与DSA的符合率明显高于A组;B组的主动脉在CT值和噪声方面都高于A组[457.50(419.75,544.00)HU vs 356.50(305.505,383.75)HU、6.65(5.95,7.63)dB vs 4.88(4.19,5.64)dB](P<0.05)。对比A、B组图像竖脊肌的CT值、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0.50(54.00,65.00)HU vs 64.50(57.00,70.00)HU、4.67(3.68,5.63)dB vs 5.51(4.59,7.54)dB、13.09(9.92,16.48)vs 11.13(8.31,14.36)、60.14(45.79,80.57)vs 75.32(56.35,94.23)];B组实际剂量(ED)较A组降低了49.87%;B组比A组碘用量减少了25.63%。CTA检查A组碘用量为(20.13±2.08)mL,B组碘用
- 蒋东丁晨宇秦立新李宝学李政旻
- 关键词:大螺距前瞻性心电门控支气管动脉
- 智能心电门控技术辅助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术对肥胖患者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智能心电门控技术辅助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术(CTA)对肥胖患者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收集的80例肥胖冠心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冠状动脉CTA及智能心电门控技术辅助冠状动脉CTA诊断,分析2种诊断方式的CTA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并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诊断方式对肥胖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特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结果,分析智能心电门控技术辅助冠状动脉CTA对肥胖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常规冠状动脉CTA对比,智能心电门控技术辅助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节段、LCX、LAD、RCA相关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更高(P<0.05);智能心电门控技术辅助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变类型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冠状动脉CTA的病变检出综述低于冠状动脉造影(P<0.05),智能心电门控技术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智能心电门控技术辅助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造影均诊断出冠状动脉狭窄,但对于重度狭窄的诊断率具有一定差异,常规冠状动脉CTA对于重度狭窄的诊断率低于冠状动脉造影(P<0.05),智能心电门控技术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智能心电门控技术辅助冠状动脉CTA对肥胖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准确度为95%、灵敏度为97%、阴性预测值为90%均高于常规冠状动脉CTA(P<0.05)。结论针对肥胖冠心病患者应用智能心电门控技术辅助冠状动脉CTA可提升CTA图像质量,并提升冠状动脉病变检出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判断准确率,进一步提升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准确度与灵敏度。
- 袁红维王春辉
-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
- 一种非接触式心电门控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心电门控设备,包括:心冲击信号采集模块、信号调理电路、模数转换模块、微控制器及与所述微控制器相连接的上位机处理模块,心冲击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心冲击信号,信号调理模块用于处理心冲击信号,模数转换模...
- 张涛 高玉环 唐子涵 赵广玉
- 用于小动物生理监控的心电门控电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小动物生理监控的心电门控电极,属一种MRI扫描电极,包括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上设有凹面,所述凹面的底部附近设有通孔;所述电极本体的任意一侧设有导线安装端,所述导线安装端上设有导线槽。通过设计具有...
- 许华燕张昆郭应坤许可滕斌郑炳文
- 双源CT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探讨
- 2024年
- 探讨双源CT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60例冠心病患者,均行双源CT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平均心率>80次/min为A组,≤75次/min为B组,评估两组影像。结果 共163支冠状动脉符合影像诊断标准,两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双源CT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冠状动脉成像具有很高可行性,根据不同心率选择相应标准,保证临床诊断要求的同时,还提高了图像质量与准确性,一定程度上还减轻了辐射对患者的影响程度。
- 任明伟
-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像
- 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CT检查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第三代双源CT(DSCT)低剂量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扫描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诊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临床确诊CHD、拟行手术治疗的患儿,采用随机数法分为3组,每组81例。第一组采用第三代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扫描(Flash_(3rd)组),第二组采用第二代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扫描(Flash_(2nd)组),第三组采用第三代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Sequence_(3rd)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包括主动脉根部及肺动脉噪声值(SD)和信噪比(SNR),主观评分采用5分制。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分析3组患儿心内外畸形的诊断准确率。结果Flash_(3rd)组、Flash_(2nd)组及Sequence_(3rd)组患儿E分别为0.24(0.19,0.27)mSv、0.11(0.10,0.14)mSv及0.44(0.39,0.48)mSv(H=207.04,P<0.05)。Flash_(3rd)组、Sequence_(3rd)组的主观评分显著高于Flash_(2nd)组[4(4,4)、4(3,4)及3(3,3),H=124.05,P<0.05],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lash_(3rd)组、Sequence_(3rd)组的主动脉SD及肺动脉SD均低于Flash_(2nd)组(H=-40.27~33.38,P<0.05);Flash_(3rd)组主动脉SNR及肺动脉SNR均高于Flash_(2nd)组和Sequence_(3rd)组(H=-0.90~51.42,P<0.05)。Flash_(2nd)组诊断心内结构畸形的准确率显著低于Flash_(3rd)组及Sequence_(3rd)组(77.7%、90.9%及88.9%,K=9.36,P<0.05),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诊断心外结构畸形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三代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的大螺距扫描能够兼顾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孙明华潘玉坤温茹张继良谢瑞刚葛英辉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缺损计算机体层成像
- 脉冲式心电门控与Force CT 70 kV前瞻性大螺距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脉冲式心电门控与Force CT 70 kV前瞻性大螺距冠状动脉成像对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搜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9例行256层iCT 100 kV脉冲式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患者和37例行Force CT 70 kV前瞻性大螺距CCTA的患者资料,分别记为A组和B组,共8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各段冠状动脉CT值、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率、各段冠状动脉CT值、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辐射剂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rce CT 70 kV前瞻性大螺距冠状动脉成像比脉冲式心电门控100 kV管电压下冠脉成像对心率的要求减低,70 kV管电压条件下可以降低辐射剂量,而图像质量仍可满足诊断要求。
- 王云玲罗琳穆紫薇罗成茂原小军
-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
- Force CT大螺距Turbo Flash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在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比较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比较第三代双源Force CT大螺距Turbo Flash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CTC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收集2023年1-3月接受CTCA检查患者136例,采用大螺距Turbo Flash P组、回顾性心电门控R组,按照心率≤65次/min分P1、R1组,心率>65次/min分P2、R2组,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比较剂量长度乘积(DLP)、辐射剂量(ED)。结果P组95.36%、R组95.72%的节段能够满足图像质量要求(P>0.05),P组及R组的年龄、BIM、心率、心率变化值、DLP、E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DLP为44.100(34.8,52.32)mGy·cm,ED为0.617(0.5,0.7)mSv,R组DLP为425.500(365.0,489.1)mGy·cm,ED为5.957(5.0,6.8)m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评分右冠状动脉、总体评分P1与P2、P2与R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冠脉分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rce CT大螺距Turbo Flash扫描模式图像质量佳、成功率高,有效辐射剂量低,可作为低心率患者的优选检查方法,高心率患者所得冠状动脉图像能够满足诊断要求。
- 滕雅琴姚亮于集红高俊杰郭红梅
-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图像质量大螺距
相关作者
- 王锡明

- 作品数:204被引量:1,399H指数:19
-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冠状动脉 血管造影术 多层螺旋CT
- 刘挨师

- 作品数:150被引量:56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CT 前瞻性心电门控
- 程召平

- 作品数:55被引量:360H指数:1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前瞻性心电门控 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段艳华

- 作品数:54被引量:35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前瞻性心电门控 血管造影术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冠状动脉
- 孙凯

- 作品数:115被引量:30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包头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大螺距 冠状动脉成像 前瞻性心电门控 预激综合征 低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