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5篇“ 心理动力学“的相关文章
基于心理动力学心理干预策略在胰腺炎应激及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
2025年
探讨基于心理动力学心理干预策略在胰腺炎患者护理中,对其应激反应和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胰腺炎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基于心理动力学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生理应激反应指标、心理弹性水平、负性情绪评分、生存质量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生理应激反应指标干预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弹性评分各维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心理动力学心理干预策略,应用于胰腺炎护理的时候既可以改善患者的生理应激程度,也可以促进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提升,从而增强护理和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石海文曹燕平
关键词:心理动力学心理弹性胰腺炎应激反应
心理动力学疗法对伴睡眠障碍的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心理动力学疗法对伴睡眠障碍的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4年6月某院收治的95例伴睡眠障碍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47例)和研究组(给予心理动力学疗法干预,48例)。对比两组患者抑郁评分、自我效能、睡眠质量、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干预2周、4周后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t=2.834,6.777;P<0.05)。研究组干预2周、4周后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t=3.677,4.650;P<0.05)。研究组干预后PSQI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3.756,2.038,2.775,7.561,3.189,7.055,3.649;P<0.05)。研究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4.540,P=0.033)。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t=7.967,7.944,10.076,10.477,8.482;P<0.05)。结论:心理动力学疗法干预可改善伴睡眠障碍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提高自我效能、睡眠质量、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潘会敏仲照希晋琪张露文
关键词:抑郁症睡眠障碍心理状态睡眠质量自我效能感
高校教师课程思政实施现状的心理动力学分析
2024年
通过对高校教师在具体执行课程思政中的心理动力学现状分析,为课程思政的执行提供方向。研究采用自编“高校教师课程思政实施状态问卷”,从思政认知、思政情感、自发思政行为和教学思政行为四个维度对高校教师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29份。结果表明:思政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实施状态分数显著高于非思政专业教师;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的教师自发思政行为分数显著较高;尽管不同职称、学历、性别、任教学校的教师课程思政实施状态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其中分数排序趋势仍有一定意义;思政情感维度分数相对最高。针对研究结果展开心理动力学分析,据此提出相应对策,以进一步推进课堂育人作用。
郑维东刘雪婷卢培杰尚元东
关键词:高校教师心理动力学
运用心理动力学疗法辅助治疗强迫症1例被引量:1
2024年
本案例为1名本科一年级的学生,因学校适应、长期学习压力和家庭个性原因表现出强迫症状。咨询师根据来访的自述及内容整合,帮助来访者理解自身强迫症状产生的原因并助其自主性发展,增强自我力量,采用心理动力学疗法开展为期4个月的心理咨询,缓解来访者的强迫症状及焦虑情绪。通过典型案例,提出应对策略并呼吁家庭、学校对学生给予弹性的、适当的期待,关爱其心理健康发展。
李芷溢
关键词:强迫症本科新生
心理动力学疗法对肾癌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理康复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心理动力学疗法干预对肾癌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理康复的影响。方法肾癌患者11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心理动力学疗法干预,两组患者于干预10周时,采用自制依从性问卷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韧性量表评估患者心理韧性水平,欧洲生命质量核心问卷(EORTC-QOL-C30)评估患者生存质量,间断疲乏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结果观察组肾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心理韧性评分及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0周时,观察组癌因性疲乏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动力学疗法可提升肾癌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促进心理康复,改善生存质量,减轻癌因性疲乏程度。
白雅馨车世庆黄媛媛张成伟
关键词:肾癌治疗依从性心理康复癌因性疲乏
关上:“耳朵”的孩子——心理动力学疗法在小学生心理疏导中的应用案例一则
2024年
【案例描述】新学期开学第一天,班上原本挺“乖”的西西就频繁被老师和同学投诉。起初只是有学生向我反映西西在小组合作环节态度不积极,既不参与讨论,也不配合完成任务。随后几天,我还没来得及采取行动,便陆续收到了各科老师的反馈,说西西近来变化很大,无论老师课堂上的提问还是课后的主动关心,西西都报之以沉默抵抗,就好像耳朵被关上了一样,听不到外界的任何声音,也拒绝做出任何回应。
李孟珂
关键词:老师新学期心理疏导小学生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动力学疗法用于抑郁症患者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联合心理动力学疗法干预抑郁症患者的价值。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治疗的106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行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行CBT联合心理动力学疗法干预,2组均干预4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入组当日和干预4周后的应对方式问卷(CSQ)评分和中文版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I-Ⅱ)评分。结果干预4周后,2组患者CSQ量表中解决问题、求助量表评分均较入组当日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自责、幻想、忍耐、合理化量表评分均较入组当日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4周后,2组患者BDI-Ⅱ评分均较入组当日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BT联合心理动力学疗法有助于纠正抑郁症患者面对疾病的看法,改善抑郁症状。
顾莎莎袁雪娇鲁梦张含悦王朦黄燕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护理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动力学治疗督导精要
在督导中,“传授智慧”是否总是有效? 除了以来访者为中心、理论化的教学外,还有什么方式有益于受督者的学习? 当治疗中的平行现象出现在督导中,督导双方卡在活现里时,如何“破局”? 受督者是否可以在督导中讨论对督导师的感觉?...
(美)琼·E.萨奈特(Joan
心理动力学疗法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本研究选用我院的样本数据进行分组对比实验以探讨心理动力学疗法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中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地从我院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之间接诊治疗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群体中抽取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采用临床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案,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额外接受心理动力学疗法的联合治疗。治疗完毕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周、治疗后12周的PTSD症状、焦虑抑郁状态、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 按照不同的方法治疗之后,实验组在治疗后6周、治疗后12周的PTSD症状、焦虑抑郁状态、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等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5)。结论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心理动力学疗法能够增强治疗效果,而且逐渐地改善了临床症状,生活质量也得以明显地提升,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王胜杰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
从师生关系角度探讨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基于心理动力学的视角
2023年
师生关系是教师工作的起点和背景。从心理动力学视角来理解师生关系,不难发现:师生关系是一种依恋关系,教师是学生的重要他人;师生关系也是一种移情关系,学生或教师的某些过去内化的关系模型会在当下关系中再现。高质量的师生互动是修正学生的内部关系模型、矫正其关系体验的媒介和枢纽,也是教师价值感与效能感的体现。教师运用反移情来理解学生,涵容问题学生带来的负性情感,能帮助其保持理性与智慧。将心理动力学概念运用到教师工作中,开展教师工作讨论小组,可涵容教师的负面情感。
吴明霞
关键词:心理动力学师生关系认知信任教师心理健康

相关作者

曹栋
作品数:18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 首发 心理动力学 低频振幅
王晓红
作品数:12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心理动力学 心理 心理咨询 动力学分析 高校教师
朱丽
作品数:45被引量:410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AI 管理模型 财务报告质量
杜经纶
作品数:28被引量:140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 情绪 抑郁症 FMRI研究
靳书刚
作品数:41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
研究主题:高脂饮食 家兔 兔肝 提取物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