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4篇“ 微粒皮移植“的相关文章
微粒移植术与邮票植技术治疗大面积烧伤的临床效果
2025年
目的 探究微粒移植术与邮票植技术治疗大面积烧伤的效果及对植成活率、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南电力医院医治的83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分为邮票组(44例)、微粒组(39例),前者接受邮票植技术,后者接受微粒移植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植成活率、手术前后氧化应激[丙二醛(MDA)、白介素-1β(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 与微粒组相比,邮票组治疗费用较少,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较短(P<0.05);术后1周,两组植成活率(97.73%和82.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微粒组相比,邮票组血清MDA、IL-1β、SOD水平较低(P<0.05);术后2周,与微粒组相比,邮票组生活质量较好(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2.27%和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邮票植技术能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植成活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安全性好。
何永强张岩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微粒皮移植术超氧化物歧化酶植皮成活率
一种微粒移植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粒移植装置,包括两呈V字形布设的移植臂,移植臂的远端成型有用于穿刺组织的斜口断面,两移植臂的斜口断面相对设置、且均内凹形成用于容纳微粒的半腔。本申请的微粒移植装置兼具制和栽种功能,在微粒移植过...
唐列云
一种微粒移植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粒移植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丝杆,驱动丝杆转动的步进电机,和丝杆配合的丝杆螺母,连接在丝杆螺母上的溶液盒;所述溶液盒呈漏斗状,所述溶液盒中装有微粒溶液。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粒移植装置...
方彬崔建祥刘媛媛
脱细胞异体真基质联合自体微粒移植术在深度烧伤创面中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析复合移植[脱细胞异体真基质(acelluar allogenic dermal matrix, ADM)+自体微粒移植术]治疗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择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自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5例深度烧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给予复合移植(ADM+自体微粒移植术)修复;对照组给予自体微粒移植术修复。比较两组片成活率、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 V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免疫功能、炎性因子、血管相关生长因子。结果 治疗后2周观察组片成活率为97.62%(41/42)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2,P<0.05)。治疗后观察组VSS、ADL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均低于对照组,而CD3^(+)、CD4^(+)/CD8^(+)、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 Ig A)、表面生长因子(epidernal growth factor, 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AB, PDGF-AB)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DM复合覆盖肉芽组织自体微粒移植术应用于深度烧伤创面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片成活率,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炎性介质及相关生长因子水平,促进瘢痕快速痊愈及日常功能康复。
随永敏王大鹏吴首臣张蕾
关键词:深度烧伤自体微粒皮移植术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免疫功能炎性因子
封闭负压引流联合自体微粒移植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联合自体微粒移植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连续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金华市第五医院普外科诊断的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共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VSD联合常规植术,观察组采用VSD联合自体微粒移植。比较两组VSD后7 d肉芽成熟率、移植成活率、术后14 d创面愈合率和完全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评价瘢痕程度、术后3 d和7 d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血清细胞因子[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和临床随访,两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创面面积和分布、疾病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VSD后7 d肉芽成熟率88.89%(40/45)、术后14 d创面愈合率84.44%(38/45),均高于对照组的71.11%(32/45)和64.44%(29/45)(χ^(2)=4.44、4.73,均P<0.05);观察组供区和受区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分别为(7.83±1.64)d、(17.92±4.57)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0.21±2.32)d、(22.34±6.83)d(t=5.62、3.61,均P<0.001);观察组术后6个月供区和受区的瘢痕评分分别为(2.35±0.40)分、(5.69±0.9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44±0.88)分、(9.85±1.56)分(t=21.44、15.45,均P<0.001)。术后3 d和7 d观察组疼痛评分分别为(3.57±0.83)分、(1.38±0.2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62±1.18)分、(3.64±0.49)分(t=14.18、27.56,均P<0.001);观察组hs-CRP、IL-6和TNF-α分别为(5.51±0.67)mg/L、(7.69±0.84)mg/L、(3.44±0.45)mg/L,均低于对照组的(3.54±0.33)mg/L、(3.97±0.56)mg/L、(1.68±0.20)mg/L;观察组EGF和bFGF分别为(15.64±4.53)mg/L、(30.26±6.92)mg/L,均高于对照组的(31.25±7.82)mg/L、(45.67±9.84)mg/L(t=17.42、24.72、23.98、11.59、
楼丽霞邢晓威戴振华
关键词:引流术负压伤口疗法皮肤移植
柱状微粒移植联合新型生物敷料在小面积严重烧伤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究柱状微粒移植联合新型生物敷料在小面积严重烧伤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2月接诊的116例小面积严重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柱状微粒移植治疗,观察组予以柱状微粒移植联合新型生物敷料,比较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及二次创伤评级,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2组患者换药期间疼痛程度及术后3、6个月烧伤创面瘢痕增生情况,并记录2组患者创面愈合后供区水疱、瘙痒、破溃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烧伤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次创伤评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V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柱状微粒移植联合新型生物敷料治疗小面积严重烧伤患者,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创面二次损伤,降低患者更换敷料时的疼痛程度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马清昌刘燕徐伟
关键词:创面修复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微粒移植在高原地区老年慢性小创面中的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究在高原地区老年慢性小创面治疗中使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微粒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老年慢性小创面患者6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PRP联合微粒移植,对照组采用PRP联合刃厚邮状移植。采集患者的外周静脉血,采用二次离心法制备PRP;2组患者均于局部浸润麻醉下应用电动取机自大腿前内侧根据创面需要取合适大小刃厚片,片厚度约0.2 mm,观察组供受区比例为1∶4~1∶8,将所取片剪碎后切割成直径<1 mm 2的微粒备用;对照组供受区比例为1∶1~1∶2,将所取片制备为大小约1 cm×1 cm的刃厚邮状备用。创面清创、止血后,观察组将制备好的微粒均匀涂抹在创面后以PRP填充创面,用聚氨酯泡沫敷料或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避免PRP流失及失活,清洁敷料覆盖并固定;对照组将制备好的PRP填充于创面,再将制备好的刃厚邮状移植于PRP之上,用凡士林或聚氨酯泡沫敷料覆盖清洁敷料加压包扎。2组术后均常规行抗感染等治疗,术后第6、11、16、21、26天创面换药,直至创面完全愈合。术后第21天,统计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统计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后6个月,以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VSS)对2组患者的瘢痕情况进行评估。数据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术后第21天,观察组治疗有效27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有效20例,无效10例,治疗有效率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8,P=0.043)。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为26.0(24.0,27.0)d,短于对照组[43.0(39.8,47.3)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31,P<0.05)。创面愈合后6个月,观察组VSS评分中色素沉着、瘢痕厚度、血管分布和柔韧性评分分别为0(0,0)、0(0,0)、0(0,0)、1(0,1)分,均
祁焕康包俊杰张婧田琰卓么加祁万乐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皮肤移植慢性创面微粒皮
一种微粒移植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粒移植装置,包括两呈V字形布设的移植臂,移植臂的远端成型有用于穿刺组织的斜口断面,两移植臂的斜口断面相对设置、且均内凹形成用于容纳微粒的半腔。本申请的微粒移植装置兼具制和栽种功能,在微粒移植过...
唐列云
微粒移植外层覆盖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微粒移植术是大面积深度烧伤救治的一项开创性发明,其外层覆盖物的选择对于微粒的成活扩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介绍人源性覆盖物、动物源性覆盖物、人工合成敷料以及肤替代物在内的多种微粒移植外层覆盖物,总结了近年国内外微粒移植外层覆盖物的研究现状,旨在为临床医师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及方向。
尹凯胡骁骅沈余明
关键词:烧伤皮肤移植微粒皮移植术覆盖物
自体微粒移植术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有效性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自体微粒移植术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6例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邮票状植术进行创面修复,试验组采用自体微粒移植术进行创面修复,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重度瘢痕发生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及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重度瘢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水平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微粒移植术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提升治疗效果,还能够降低重度瘢痕发生率,减轻炎症反应及疼痛程度。
朱艺新魏智艺程君涛
关键词:深度烧伤创面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瘢痕

相关作者

胡德林
作品数:112被引量:571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脓毒症大鼠 脓毒症 创面 大面积深度烧伤
方林森
作品数:109被引量:403H指数:10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脓毒症大鼠 脓毒症 创面 大面积深度烧伤
刘敬
作品数:104被引量:335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烧伤患者 人角质形成细胞 巨噬细胞 CCL20
彭代智
作品数:198被引量:545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烧伤患者 严重烫伤 巨噬细胞 烧伤后
王永杰
作品数:88被引量:199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RAW264.7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 RAW264.7 受体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