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1篇“ 微型种植支抗“的相关文章
微型种植支抗被引量:12
2005年
微型种植支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颇有前景的一种正畸支抗,文献报道中微型种植体英文名称有三种:mini-implant,miniscrew,micro-implant[1~4],可植入颌骨包括牙槽突等部位提供稳定支抗,植入手术简单。病人感觉舒适,尤其在成人正畸治疗方面,优势更加突出。本文就微型种植支抗的历史、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武建潮黄吉娜赵士芳
关键词:微型种植体正畸支抗
微型种植支抗与口外弓加强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对比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对比口腔正畸治疗中采用微型种植支抗与口外弓加强支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泰兴市人民医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微型种植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咬合力与咀嚼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下牙槽座角、下中切牙倾角、上中切牙凸距差、尖牙间宽度与磨牙移位值均优于对照组,咬合力与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支抗的效果较口外弓加强支抗更好,患者咀嚼功能改善更为明显,且不良反应更少。
桂娟陈幼新
关键词:口腔正畸微型种植支抗咀嚼功能
比较口外弓加强支抗微型种植支抗对口腔正畸患者的矫治效果
2024年
探析在口腔正畸矫治上选择口外弓加强支抗微型种植支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入的60例口腔矫治病人,以选择随机数表法,划分全部入选病人为两组,对照组(口外弓加强支抗)和观察组(微型种植支抗),观察期成效。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于疗效层面效果更佳(P<0.05)。结论 于口腔正畸矫治上介入微型种植支抗凸显其疗效,与口外弓加强支抗对比,前者的口腔功能和牙齿矫正疗效均优,且不良反应率低,满意度高。
杨晓东周吉武张英
关键词:微型种植支抗矫治效果
口腔正畸中微型种植支抗的应用进展
2023年
目前口腔问题是受到临床广大关注的健康问题,无论是先天或后天因外界多种因素导致的错畸形、咬合创伤及牙齿缺失等问题,均可通过口腔正畸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因此随着错畸形发生率的提高,口腔正畸治疗也在临床广泛应用。口腔正畸以颌骨可塑性、牙周膜内环境稳定性及牙骨质抗压性为基础理论,通过个体生理与机械力之间产生互相作用,起到排齐牙齿和改善侧貌等美观作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需要将被矫正的牙齿移向目标位置,为了达到良好的矫正效果,支抗在口腔正畸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一个良好的支抗设计在矫正过程中可有效协助被矫正牙齿移向目标位置,传统支抗控制主要以牙齿为抗基,因此对牙齿结构造成的损伤较大,易造成牙齿移动,远期效果较差。而随着口腔医学不断发展,相关医疗技术的进步,微型种植支抗逐渐应用于口腔正畸中,与传统支抗控制不同,支抗力为骨骼,因此满足了口腔正畸中不希望某些牙齿移动的现象发生的需求,在获得良好矫正效果的同时远期效果理想。本文现针对口腔正畸中微型种植支抗的应用进展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应用及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杨珍
关键词:口腔正畸微型种植支抗
微型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3年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于宁津县人民医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9例。对照组应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法治疗,试验组应用微型种植支抗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尖牙间宽度、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磨牙移位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咬合力、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微型种植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咀嚼功能。
张建晖
关键词:口腔正畸微型种植支抗咀嚼功能
微型种植支抗与口外弓加强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23年
对比分析微型种植支抗治疗方法和口外弓加强支抗治疗方法用于口腔正畸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患者入组,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中有15例患者入组,与此同时对其实施口外弓加强支抗治疗方法,研究组则也有15例患者入组,与此同时对其实施微型种植支抗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正畸效果、不良反应(不适感、软组织肿胀、口腔发炎)发生率、牙列排齐时间、拔牙间隙关闭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牙龈情况(GI评分、PLI评分、SBI评分)、头影测量软组织指标(Eline-UL、Eline-LL、上唇突度、下唇突度)、头影测量硬组织指标(SNA、SNB、ANB、U1-SN)以及咀嚼功能(咬合力、咀嚼效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之后发现,P<0.05;研究组牙列排齐时间、拔牙间隙关闭时间=(2.63±0.78)个月、(6.12±1.74)个月,对照组=(6.16±1.45)个月、(10.25±2.36)个月,研究组<对照组,统计学显示P<0.05;治疗前:2组牙龈情况、头影测量软组织指标、头影测量硬组织指标、咀嚼功能显示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比较显示P<0.05。结论 对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实施微型种植支抗治疗方法所获得的临床效果比口外弓加强支抗治疗效果更高,一方面能够积极改善牙龈情况、头影测量软组织指标、咀嚼功能和头影测量硬组织指标,另外一方面能够提高正畸效果,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谢园
关键词:微型种植支抗口腔正畸治疗
口外弓加强支抗微型种植支抗对口腔正畸患者的矫治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比较口外弓加强支抗微型种植支抗对口腔正畸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抽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54例。常规组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研究组采用微型种植支抗。比较两组矫治情况、口腔结构、口腔功能、牙龈情况、牙周炎性微环境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拔牙间隙关闭时间、矫治疗程短于常规组,矫治成功率(94.44%,51/54)高于常规组(79.63%,43/54),P<0.05。研究组磨牙前移位量少于常规组,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压低量、中切牙倾角差大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牙龈指数、菌斑指数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研究组增高幅度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41%,4/54)低于常规组(22.22%,12/54),P<0.05。结论与口外弓加强支抗比较,微型种植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患者,可缩短矫治时间,提高矫治成功率,改善口腔结构和口腔功能,减轻对牙龈损害,并可将降低牙周炎性反应,提高矫治安全性。
谢冰武时谦陈卓
关键词:口腔正畸微型种植支抗
对比微型种植支抗与口外弓加强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探讨微型种植支抗与口外弓加强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予以微型种植支抗治疗,对照组(50例)采取口外弓加强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正畸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上牙槽座角、下牙槽座角、上中切牙凸距差、下中切牙倾角及尖牙间宽度均较对照组更优,磨牙移位距离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0,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0,P<0.05);观察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比微型种植支抗与口外弓加强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整体疗效,前者的治疗有效率、矫正效果明显优于后者,且还能改善患者牙龈状况,减少创伤,不良反应较少,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借鉴。
叶学武陈建伟
关键词:微型种植支抗口腔正畸
对比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支抗、口外弓加强支抗的效果
2022年
对比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支抗、口外弓加强支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9.06-2021.06开展此次研究,研究样本为92例来自我院口腔科的患者,按照正畸支抗方式将样本划分为2组:46例研究组与46例参照组,前后组在口腔正畸时分别应用微型种植与口外弓加强支抗,对比两组咀嚼能力、不良反应情况、口腔正畸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咬合力、咀嚼效率值比参照组更高,差异十分显著,P<0.05;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研究组更高,差异十分显著,P<0.05;研究组磨牙位移、尖牙间宽度及其他效果均比参照组更优,差异十分显著,P<0.05;研究组口腔正畸治疗效果满意率比参照组高,差异十分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第一等级、第四等级均更低,差异十分显著,P<0.05。结论:与口外弓加强支抗相比,在口腔正畸中应用微型种植支抗效果更为让人满意,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更美观、安全、稳定。
李巧苏
关键词:口腔正畸
对比分析口腔正畸医治中微型种植支抗与口外弓加强支抗的不同效果
2022年
微型种植支抗与口外弓加强支抗分别应用与口腔正畸医治中,探究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临沂兰山正直医院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接受口腔腔正畸医治的患者54例作为研究的研究对象,选择随机抽取奇偶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7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医治方式,给予实验组微型种植支抗正畸医治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磨牙位移距离差值、上中切牙倾斜角度差值、上中切牙凸距离差值、上齿槽座角度差值、下齿槽座角度差值、尖牙间距离差值、患者的医治总有效率、患者牙齿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患者的牙齿功能评分、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磨牙位移距离差值为(31.59±2.51)mm、上中切牙倾斜角度差值为(26.94±1.43)°、上中切牙凸距离差值为(5.73±0.49)mm、上齿槽座角度差值为(-2.72±0.26)°、下齿槽座角度差值为(3.94±0.43)°、尖牙间距离差值为(2.83±0.27)mm,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医治总有效率为74.0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8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牙齿功能评分为(71.49±2.4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医治患者中选择微型种植支抗对患者进行医治临床效果较好,与口外弓加强支抗比较,微型种植支抗能够明显增加患者磨牙位移距离差值、上中切牙倾斜角度差值、上中切牙凸距离差值、上齿槽座角度差值、下齿槽座角度差值、尖牙间距离差值、提高患者正畸效果、减少患者牙齿初夏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牙齿功能评分、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王宇威
关键词:微型种植支抗

相关作者

徐欣
作品数:273被引量:592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种植体 口腔种植 牙种植 牙周病 牙种植体
周伏保
作品数:15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畸形 微型种植支抗 正颌 正畸 骨折
陈海
作品数:17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正颌 正畸 磨牙区 下颌后缩畸形 替牙期
张彬
作品数:47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
研究主题:微种植体 微种植体支抗 稳定性 糖尿病大鼠 骨质疏松
谢冰
作品数:6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口腔正畸 口外弓 牙周组织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骨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