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9篇“ 影像符号“的相关文章
- 武侠叙事、影像符号与文化内核——重读电影《侠女》
- 2025年
- 胡金铨的《侠女》是一部充满东方韵味的武侠经典电影,开创了全新的美学风格,至今仍有广阔的解读空间和重要的阐释价值,从虚与实、动与静、象与境、鬼与禅等角度展开细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从文本走向镜头、从故事走向内核,进一步发掘其中含蓄蕴藉、幽深婉转的文化意蕴。
- 孙岩
- 关键词:细读文化意蕴
- 影像符号学视域下城市体育赛事宣传片研究——以成都大运会《哪吒蓉宝奇遇记》为例
- 2024年
- 成都大运会宣传片《哪吒蓉宝奇遇记》在短时长内通过影像创造出丰富的符号意指,跌宕的故事情节,成功地传播了成都的城市形象,有效地宣传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成为城市体育赛事宣传片中的代表性作品。以影像符号学为理论视角,对《哪吒蓉宝奇遇记》展开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阐释其如何组接叙事段落、编织影像符码实现宣传城市形象和体育赛事的目的和意图。
- 秦廷健
- 新主流电影的影像符号表征与文化意义建构
- 2024年
- 新主流电影近些年受到观众的青睐,实现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新主流电影中的人物符号和场景符号体现了对电影符号学的运用,其对电影先进技术的运用和题材叙事的精挑细选获得了观众的认同,给观众创造了一场虚实交互的梦,满足了观众的需求。与此同时,新主流电影对于电影文化体系的构建展现出了契合时代思想潮流的意义与价值。
- 曹舒涵
- 关键词:电影符号学文化价值
- 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影像符号的传播、传承与保护
- 2024年
- 袁 园
- 影像符号在艺术治疗类动画中的应用研究
-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尤其是现处后疫情时期,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度越来越高,而艺术治疗这种特殊的心理疗法,其独特的价值与作用在心理治疗中正逐渐显现出来。影像艺术因涵盖更为丰富的表现资源、叙事空间、情感要素等,在艺术治疗领...
- 王春蓉
- 关键词:动画艺术治疗影像符号
- 红色纪录片中革命精神的影像符号建构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纪录片对革命文化的传播,以及所体现出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教育世人、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革...
- 吉荣凤
- 关键词:影像符号
- 人物纪录片《纸上的光芒》中影像符号的建构与呈现
- 人物纪录片通过记录人物的行为方式、心理状态、情感命运等传达着人的生命美感,让观众通过有限的时间影像窥见时代洪流中的多面人生,进而实现对自我的观照。将人物纪录片视为一个符号系统,其中的影像元素往往被创作者赋予了某种符号意义...
- 张楠
- 关键词:人物纪录片影像符号纪录片创作
- 西北乡土题材纪录片影像符号建构研究--兼论个人作品《山塬人烟》
- 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中国式现代化宏伟推进,乡土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在“城乡双栖”的现代化生活格局中,用影像将乡土与人在疏离的场景中连接起来,成为脱离乡土生活的人们重建乡土价值、重塑乡土精神的一种渴望。囿于西北地...
- 白彩玲
- 关键词:纪录片影像符号美学特征
- 纪录片影像符号再创与跨文化传播路径的探索——以泰国纪录片《冻结的希望》为例
- 2023年
- 新媒体时代创作的纪录片,一改往常以表达创作者想法为主的输出方式,以纪录片所拍摄记录的影像画面为载体,加以二度创作使之成为“有生命力的”影像符号,尽最大努力引导、唤醒大众对于社会问题的认知,提高民众对于社会热点话题的关注度、发现社会问题的敏感度,进而探索符合多元文化共生共融的跨文化传播路径。文章采用定性研究和内容分析两大研究方法,分析泰国纪录片《冻结的希望》(Frozen Hope)中包含的声屏影像等内容。研究发现,泰国纪录片多次巧妙利用家庭私影像(Privateimage)、自然环境影像(Natural&Environment-Image)、语言声屏影像符号(Linguistic sound&screenimage)输出泰国本土文化,立足《冻结的希望》中蕴含的本土化元素,并依托国际化团队为其传播造势,使得泰国纪录片在实现跨文化传播领域始终走在世界前列。研究表明,泰国纪录片将捕捉到的所有影像符号以最真实的形态不加掩饰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强大的国际团队同步赋予了泰国纪录片影像符号再创与跨文化传播的交互作用,对于厘清纪录片中提及的宗教文化与现代科学、社会需求、生命观念之间的共生关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说明泰国纪录片团队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引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 刁卓丁梦蝶张可
-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新媒体研究多元文化
- 麦茨理论视域下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影像符号研究——以《革命者》为例
- 2023年
- 《革命者》是一部极为风格化的传记电影,特写镜头、对比蒙太奇、多线叙事以及影像符号是这次“艺术实验”的诸多亮点,但影片在形式上的大胆创新也对观众发起了一次审美体验上的挑战。文章从克里斯蒂安·麦茨的电影符号学理论出发,采用文本分析法,将电影《革命者》的视听内容分为内文本、全文本、泛文本三类,从三类文本出发,分析影像信息的传播和观众的感知方式。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从影像中个体对观者的询唤、特写镜头下超我人格的体现以及以“光”为符号的表意形式三点出发,分析影像信息的传播和观者对影像的感知。从研究中可以得出,电影《革命者》在表意形式上的创新是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少有的尝试,但是在风格化的影像表达下,叙事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极易影响观者对影片的情绪感知。在影像符号化逐渐受到创作者青睐的同时,其在信息传播中显露出的弊端也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
- 宋猛苏桂霖
- 关键词: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电影符号学隐喻
相关作者
- 黄黎新

- 作品数:21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电视转播 体育赛事 体育 社会健康 电视现场报道
- 慈祥

- 作品数:32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电影 青春电影 伊朗电影 评奖 旅游
- 吴超

- 作品数:22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武侠电影 冷兵器 影像 中国武侠电影 影像符号
- 赵兴元

- 作品数:3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电影 层级 新闻话语 文化层 语言符号
- 刘婷婷

- 作品数:5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服装学院
- 研究主题:色彩趋势 意象创造 现代摄影 摄影 影像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