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26篇“ 强国建设“的相关文章
-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文化强国建设
- 2025年
-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宗旨,将文化强国建设提升至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为新时代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涵和重要意义之一,就是在全球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旗帜鲜明地强调巩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把握准这一要义,实现文化繁荣复兴,必须守正创新,锚定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必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掌握文化主动,才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切实有力的文化观照,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 张德祥
- 关键词:文化强国建设文化自信
- 文化强国建设中的国家图书馆担当
- 2025年
-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图书馆8位老专家回信,“希望国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总书记重要回信为国家图书馆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 陈樱
- 关键词: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强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立足职业教育类型特色 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 2025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是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其中教育强国被置于首位,凸显了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
- 李刚
- 关键词:国民教育体系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就业创业科技强国
- 汇聚起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强大力量
- 2025年
-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提供了权威读本。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而言,通过《纲要》的学习研读,有助于深刻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思想伟力,在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 万希平
- 关键词:文化使命《纲要》文化强国建设深刻感悟
- 教育强国背景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 2025年
- 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龙头作用,探究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对于推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此,文章首先深入分析了高等教育与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此为理论依据建构了中国话语体系的高等教育强国指数,并结合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观数据,对比分析了我国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的优势和劣势。之后,文章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包括发挥政府引领作用,突出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加大经费投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打造良性多元高等教育生态体系。文章通过研究,旨在为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实操建议和政策参考。
- 蒋玲杜嫱孙司宇
- 关键词: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强国
- 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路径探析
- 2025年
- 文章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出发,深入探讨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必要性以及实践路径。在理论层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主体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奠定了基础。在实践层面,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要求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目标,不断优化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机制,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 彭帆
- 关键词:文化强国建设人民主体地位
-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专家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一):人才培养与数字素养教育
- 2025年
-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面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纲要》明确了到2027年和2035年的主要目标,部署了9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多项内容都契合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近年研究和讨论的重点和热点,也为学科在未来十年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和路径。为此本刊邀请了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山大学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专家,从不同角度就这一话题进行探讨。本期首先刊发孙建军、吴丹、张久珍和黄如花等四位专家的观点,他们分别强调了通过建设交叉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开展高校数智素养培育、开展全民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特别是提升全学段师生数字素养等服务教育强国战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王晓光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刘越男院长、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张洋院长则从宏观发展角度展望《纲要》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提出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学科应对措施,他们的观点将在本刊今年第三期刊发。我们希望通过此次专家笔谈,引导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师生共同关注和研讨面向国家战略和教育发展需求的学科发展规划,构建学科发展新生态,为我国“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学科力量。
- 孙建军吴丹孙昕玦张久珍黄如花李彦可
- 关键词:强国建设信息资源管理学教育强国
-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教育部负责人就《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答记者问
- 2025年
-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日前,教育部负责人就《纲要》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问:《纲要》出台有什么背景和意义?答: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 关键词:民族复兴教育规划纲要强国建设教育强国
-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教育部负责人就《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答记者问
- 2025年
-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教育部负责人就《纲要》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1.问:《纲要》出台有什么背景和意义?答: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教育强国建设进入了蓄势突破、全面跃升的重要阶段。站在新的起点上,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
- 关键词:教育强国历史性成就《纲要》强国建设纲领性文件答记者问
-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解读
- 2025年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高度,深刻把握国家战略利益与目标变化和国内国际形势,立足我国教育发展实际,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任务制定的重大决策部署。其颁布实施体现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奋斗的历史主动,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纲要》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总体要求、战略任务、实施落实的组织保障等,紧紧围绕教育的“三大属性”,将深化改革贯穿全文,突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部署,推动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系统跃升,以确保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目标如期实现。
- 周洪宇
- 关键词:教育强国
相关作者
- 苗圩

- 作品数:311被引量:31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研究主题:制造强国 制造业 实体经济 信息化 苗圩
- 申长雨

- 作品数:703被引量:2,609H指数:2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注塑成型 注射成型 数值模拟 塑料 注塑
- 姜长云

- 作品数:345被引量:4,831H指数:36
- 供职机构:宏观经济研究院
- 研究主题:乡村 服务业 农业 产业融合 农村
- 李国英

- 作品数:242被引量:1,540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 研究主题:黄河 水利 世界水日 治水思路 水资源
- 沈小平

- 作品数:259被引量:12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
- 研究主题:领导干部 专家点评 党课 总书记 从严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