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5篇“ 异质文化“的相关文章
中外戏剧跨文化研究:异质文化互补与共生——以保尔·克洛岱尔戏剧为例
2025年
戏剧是人类文明史上出现较早的艺术形式。其激烈的矛盾冲突、绚丽多姿的人物角色造型、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深邃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带给人们卓然不凡的视听美感。在当今世界舞台上,中外戏剧各自绽放独特魅力,共同呈现出形式不同但舞台风貌相似的艺术形式。中西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异质性碰撞,导致了中西方戏剧观念的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外戏剧文化之间存在隔阂,反而恰恰体现出戏剧艺术在本质上的回归,异质文化的互补与共生。
刘芳张红玉任金妮
关键词:戏剧东西方戏剧异质文化
异质文化渗透的风险化解分析
2025年
异质文化传入是文化交流的结果;异质文化渗透的出现并逐渐产生系列负面影响,则需要评估其可能带来的意识形态风险,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亲近异质文化必然会消解本土文化的影响,影响“共同思想基础”的形成。新征程的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要求我们要科学地审视异质文化这一现象,并进行尺度恰当、措施得当、成果有效的应对。工作态度上要保持关注,方法上要注意尺度,即认识上要敏感,处理上要脱敏;明确引起风险的关键是个别组织、团体或个人的作用,而非异质文化本身;解决方式要疏堵结合,用长效机制彻底化解意识形态风险。
关键词:异质文化风险化解
作为活态异质文化遗产共生的城市公共建筑
2025年
城市公共建筑在本体功能的同时可作为城市文化的客厅,以地标存在引领对城市的记忆和认同,其空间除了分享交流传播智知之外,常以特定的结构和布局连接社会空间治理。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几乎与城市历史同行,在建成之初就以多功能的空间叙事,延伸维多利亚时代地缘文化对当地社会的规训,其仍旧在使用的数个阅览室和画廊以绝然不同语境的空间景观进行社会生产,完美诠释黑川纪章的新共生思想。州立图书馆不同年代的建筑、样式风格、空间领域,在萌发“共生”现象的同时通过空间穿行、记忆强化、全景敞视等场景产生点与线的空间叙事。通过挖掘历史记忆的空间诗学,探讨社会治理搭载公共建筑后产生的深远效应,阐述了城市公共建筑对城市宜居形象、美学精神、社会规训的意义共生。社会的发展与城市建筑的更迭,推动了建筑更新的衍进速率。
熊承霞左佳平范慧琳
关键词:公共建筑空间叙事历史记忆
异质文化互动中国际理解教育教学的视域融合
2024年
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对探究国际理解教育教学中“理解”的发生和跨文化的交互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基于视域融合理论表明,国际理解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在同质文化基础上理解异质文化,并深入异质文化境遇中与他者做出视域交互的过程。视域交互意味着视域差异,克服差异走向统一的视域融合需要教师基于自身“前结构”的教学经验与文化传统理解课程设计者和教材开发者的视域,同时更离不开学生与教师、文本、同伴和异文化他者基于自身“前结构”的对话和沟通中生成创新性的理解视域,最终不仅有助于促进教师对不同主体间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异质文化观念达成共识,更帮助学生基于自身文化传统连续性批判性地看待他者文化。基于此,增进国际理解教育教学的视域融合需要重视国际理解教学中的问答逻辑,构建国际理解教育教学共同体,以及扩展国际理解教育教学的交流行动范围。
姜传伟冯太平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异质文化视域融合
基于异质文化共生的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应用方式研究
2024年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如何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异质文化的共生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项目作为案例,深入分析这些项目中异质文化共生的具体实现方式和效果。结果显示,异质文化共生在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称均衡与宗教符号的共生、变化统一与美学趣味的共生、比例尺度与审美心理的共生、单纯齐一与浪漫意境的共生。对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应用方式的探讨表明,异质文化共生不仅能够丰富建筑设计的形式语言,提升建筑的社会文化价值,而且有助于推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钟爱萍
关键词:异质文化建筑设计形式美法则
键盘乐器的源流形态发展与异质文化传播研究
2024年
从古至今,键盘乐器艺术以其独有的音乐表现力、艺术功能、音乐思维诠释与艺术境界在西方音乐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享有诸多美誉。当今时代,乐器的溯源研究亦是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背景下各国音乐文化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基于键盘乐器现存的乐器实物、图像文件、学术论文和文学作品来源,对西方键盘乐器的历史沿革与异质文化传播进行追溯梳理与研究概述,并对其改良发展历程提出见解,旨在为键盘乐器多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张佳慧
关键词:键盘乐器管风琴古钢琴
新时代异质文化交融中的哲学话语建构
2024年
把在西方文化土壤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和中华文化相结合是一个异质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交融的过程。习近平提出的“两个结合”重要思想,推进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又一新的历史丰碑。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习近平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辩证唯物论、方法论、唯物史观三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的历史形态,同时也实现了异质文化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视域融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真理结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使其褪去文化异质性,表现出中国现代哲学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内涵,由此创造出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
阎孟伟
关键词:视域融合话语建构
2.5D设计在汉口异质文化空间插画中的应用研究
2023年
为加强汉口城市形象的塑造,扩大城市文化的影响,该文将异质文化空间作为一种对传统文化空间形式的思考方式,在其视角下解析汉口异质文化空间的内涵,结合2.5D设计特点,探索二者结合的动因并产生设计思考,总结汉口异质文化空间2.5D插画设计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语言。用2.5D设计形式表现汉口异质文化空间的生活形态,展示汉口城市文化生活的真实形态,能为汉口异质文化空间的视觉表达提供全新的思路。
蓝江平张子玮
探索异质文化场域——1933至1936年中国内地官方电影出访之各界批评管窥
2023年
1933至1936年,在中国电影教育协会与联华、明星等公司的推动与保障下,我国电影以参加国际影展、影人访问团的形式官方出访欧洲,在海内外引发广泛批评讨论。通过布迪厄场域理论对本阶段探索异质文化场域实践之批评进行读解,分析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历史渊源与未来方向。
冷文玥
关键词:场域官方
电影《推手》中的异质文化差异探析
2023年
文化交际中的冲突看似是行为方式的差异,但隐含的是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的思维定型观念和价值取向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交际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冲突和矛盾。只有正确对待不同文化,以开放理解和包容的态度看待文化差异,才能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文章通过分析李安的电影《推手》,聚焦跨文化交际视角,运用相关理论探索其折射出的一系列中西方典型文化差异,并解释形成冲突的原因,为提升跨文化交际质量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陈菁婷

相关作者

石嵩
作品数:79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电影 英语世界 中国电影研究 电影 华语电影
苏敏
作品数:20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文学手法 文学符号 文学风格 《离骚》 结构诗学
许丽芹
作品数:68被引量:182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跨文化交际 形成性评估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生态女性主义 语篇
曹顺庆
作品数:288被引量:1,451H指数:2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研究主题:比较文学 变异学 中国文论 失语症 中国古代文论
傅俊
作品数:32被引量:197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阿特伍德 小说 女性主义解读 《使女的故事》 生态女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