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58篇“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相关文章
单倍体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ML1-ETO、FLT3-TKD阳性及-Y的急性髓系白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19岁,未婚,因"腹胀伴纳差半月余,间断发热4天"于2018年11月26日入院。患者于2018年11月无诱因出现腹胀、纳差,后受凉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伴贫小板减低。11月26日转诊我院查常规:白细胞计数14.39×10^(9)/L,红蛋白54 g/L,红细胞平均体积122.1 fL,小板计数9×10^(9)/L。胸部CT:两肺片絮影,下叶为著,多考虑感染;两侧胸膜局限性增厚、粘连;两侧胸腔少量积液;两侧腋窝数枚稍大淋巴结。骨髓细胞形态学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红=78∶1;原粒+早幼粒占72.4%,Auer小体可见。
周佳玮吴涛毛东锋宗雪莲白海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红细胞平均体积白细胞升高
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病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评价
2021年
评价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病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0月接诊白病患者取样35例,皆给予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随机分为常规组(n=17,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18,常规护理+并发症护理),比较并发症率、患者满意率、QLQ-C30评分。结果:护理后,实验组并发症率5.8%(1/17),比常规组33.33%(6/18)低,满意率94.44%(17/18)比常规组70.58%(12/17)高。躯体功能(69.42±4.19)分,情感职能(70.15±4.76)分,生理功能(69.36±3.87)分,认知功能(73.87±4.39)分,QLQ-C30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白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加强并发症护理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其并发症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借鉴。
郭丽邢倩郑甜甜
关键词: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优质护理联合参一胶囊对急性高危白病患者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免疫功能重建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预联合参一胶囊对急性高危白病患者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免疫功能重建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急性高危白病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预联合参一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预联合参一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预后免疫功能重建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个月免疫细胞恢复状况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8个月免疫细胞恢复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预联合参一胶囊能改善急性高危白病患者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免疫功能的重建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张平徐丹王艳
关键词:优质护理免疫功能并发症发生率
HLA匹配同胞供者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常综合征13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评价人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匹配同胞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MSD-PBSCT)治疗骨髓增生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9月至2017年12月接受MSD-PBSCT治疗的138例MDS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总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复发(RR)率及非复发死亡率(NRM),分析影响移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①中位随访1050(4~4988)d,3年OS率、DFS率分别为(66.6±4.1)%、(63.3±4.1)%,3年累积RR率、NRM分别为(13.9±0.1)%、(22.2±0.1)%。②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造干细胞移植合并症指数(HCT-CI)≥2分组和修订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极高危组的OS率均显著降低[(42.9±13.2)%对(72.9±4.2)%,χ^2=8.620,P=0.003;(53.3±7.6)%对(72.6±4.7)%,χ^2=6.681,P=0.010;(53.8±6.8)%对(76.6±6.2)%、(73.3±7.7)%,χ^2=6.337,P=0.042]。MDS伴有原始细胞过多-2(MDS-EB2)和MDS转化急性髓系白病(MDS-AML)患者,移植前接收化疗或去甲基化治疗不改善OS[(60.4±7.8)%对(59.2±9.6)%,χ^2=0.042,P=0.838]。③多因素分析显示,HCT-CI是影响移植后OS和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2,HR=2.108,95%CI 1.174~3.785;P=0.008,HR=2.128,95%CI 1.219~3.712)。结论HCT-CI评价MDS患者移植后预后优于IPSS-R预后分组;发生Ⅲ~Ⅳ度aGVHD是影响移植后OS的不良预后因素;MDS-EB2和MDS-AML患者可以不化疗直接行MSD-PBSCT。
王茜茜刘子闲赵小利张桂新姚剑峰郑晓辉张利宁申昱妍赵邢力何祎黄勇张荣莉魏嘉璘马巧玲庞爱明杨栋林翟卫华姜尔烈冯四洲韩明哲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因素
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研究背景: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是造干细胞移植后一种少见的并发症,治疗难度大,预后差,近些年临床发病有增多趋势。目的:通过分析本移植中心近3年移植患者临床数据,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
刘占祥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利妥昔单抗
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供者嵌合状态对预后的预测意义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评价清髓性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早期完全供者嵌合状态(FDC)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行清髓性allo-PBSCT治疗的72例液病患者临床资料。男44例,女28例,中位年龄36.5(4~59)岁。其中同胞全合供者35例、亲缘单倍型相合供者27例、无关供者1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PCR-STR)检测移植后1、2、3个月受者骨髓的供者细胞嵌合(DC)率。结果 全部72例患者中位随访462(47~805)d,其中55例存活,2年总体生存(OS)率为(68.9±7.7)%;45例无病存活,2年无病生存(DFS)率为(59.5±6.3)%;16例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移植后157(32~374)d,2年复发率(RR)为(24.1±5.3)%。40例(55.6%)患者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35.5(13~90)d;23例(31.9%)发生慢性GVHD(cGVHD),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169(94~475)d。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供受者型、供受者性别、是否发生aGVHD和cGVHD均不影响OS、DFS率及RR。移植后2个月达到FDC组患者OS、DFS率均高于未达FDC组[OS:(85.2±6.9)%对(66.1±7.7)%,P=0.051;DFS:(76.7±7.7)%对(48.9±8.1)%,P=0.021],RR低于未达FDC组[(16.6±6.8)%对(30.4±7.8)%,P=0.187]。结论 清髓性allo-PBSCT后早期患者是否达到FDC对移植预后具有重要预测价值,移植后2个月达FDC患者OS及DFS率明显高于未达FDC患者。
翟卫华刘庆珍施圆圆李刚孙佳丽陈欣姚剑峰苏秀华马巧玲庞爱明何祎杨栋林张荣莉黄勇魏嘉璘冯四洲韩明哲姜尔烈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嵌合状态
ABO主次要型不合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前后型变及输1例
2018年
随着输医学被增设为二级学科,输科不仅要承担 型鉴定及交叉配等关系到输安全的实验室工作,也 应对输适应证及禁忌证等进行评估。现将1例“急性非淋 巴细胞性白病M1型”患者在ABO型主次要不合非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前后在本院的型结果变化及输 治疗报告如下。
何杜
关键词:ABO血型干细胞移植输血
全身照射预处理的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造重建的影响因素:279例单中心经验
背景:同种基因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各种液学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手段。HCT受者在移植后的最初一个月内必须实现供体细胞植入来获得一个同种体抗白病/淋巴瘤作用。快速持久的造重建(HR)是HCT成功的必要条件,可显著减少...
彭博
关键词:造血重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全身照射
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16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评价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SAA)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Allo-PBSCT的SAA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同胞HLA相合供者移植8例,亲缘单倍体供者移植4例,非移植4例;预处理方案为环磷酰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氟达拉滨或环磷酰胺+白消安+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案联合应用环孢素+短程甲氨蝶呤±酶酚酸酯;输注单个核细胞(MNC)(5.3~69.5)×108·kg-1,中位数为7.5×108·kg-1,CD34+细胞(0.47~16.1)×106·kg-1,中位数为5.8×106·kg-1。结果 16例患者均获得造重建,7例患者发生急性GVHD,2例患者发生慢性GVHD。无移植物排斥。移植后随访1~7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14例患者生存,移植相关死亡2例。预期5年总体生存率为(83±11)%。结论 Allo-PBSCT治疗SAA患者安全有效。
聂大年张伟明李益清尹松梅马丽萍谢双锋王秀菊吴裕丹肖洁刘红云王婕妤范美婷
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外周血干细胞
移植物抗宿主病对白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探讨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和慢性GVHD (cGVHD)的严重程度对白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接受allo-PBSCT的231例白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GVHD、cGVHD的发生率及其对患者移植后总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移植相关死亡(TRM)率和复发率(RR)的影响.结果 ①可评估的224例患者中85例发生aGVHD,其中Ⅰ度46例,Ⅱ度25例,Ⅲ~Ⅳ度14例.生存100 d以上者213例,109例发生cGVHD,其中局限型84例,广泛型25例.②0~Ⅰ度aGVHD患者3年OS和DFS率高于Ⅱ~Ⅳ度aGVHD患者(分别为69.5%和60.7%对33.6%和33.7%,P值均<0.01);前者3年TRM率低于后者(15.0%对56.7%,P<0.01).③局限型cGVHD患者5年OS率高于无cGVHD及广泛型cGVHD患者(79.8%对55.6%,P<0.01;79.8%对56.4%,P=0.038);局限型cGVHD患者5年TRM率低于广泛型cGVHD患者(14.1%对41.1%,P=0.018);无cGVHD患者5年RR不仅高于局限型cGVHD患者(47.2%对10.9%,P<0.01),也高于广泛型cGVHD患者(47.2%对12.4%,P=0.007).④多因素分析提示供者类型、清髓性预处理是allo-PBSCT后发生aGVHD的主要危险因素;而aGVHD又是发生cGVHD的唯一危险因素.结论 aGVHD对白病患者allo-PBSCT后长期生存有明显不良影响,尤其是Ⅲ~Ⅳ度aGVHD对患者的影响更加显著;而局限型cGVHD则是患者长期生存的有益因素,可能与之伴随的移植物抗白病效应降低白病复发相关.
黎美章章卫平王健民宋献民杨建民倪雄杨丹陈莉陈洁胡晓霞高磊邱慧颖周虹程辉
关键词:白血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预后

相关作者

王健民
作品数:510被引量:1,554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白海
作品数:541被引量:1,27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白血病 间充质干细胞 恶性血液病 文献复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章卫平
作品数:429被引量:1,238H指数:1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白血病 基因治疗 基因疗法 IL-2 白细胞介素2
温丙昭
作品数:136被引量:193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赖永榕
作品数:319被引量:601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地中海贫血 移植后 急性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