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28篇“ 延安时期“的相关文章
延安时期诗歌语言的艺术特征探析
2025年
延安时期的诗歌是我国新诗史上诗歌实践的重要成果,其诗歌的语言具有独特的社会特征、审美特征和风格特征。本着为工农兵服务的精神指引,消除艺术与大众的距离,延安时期诗歌语言吸收民间谣曲等元素,用通俗凝练、质朴平实的表达和精短、整饬、富有音乐性的诗句去展现社会变迁、民风民俗和传达文艺政策,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及政治功能性,其语言反映出大众普及、政治宣传和歌颂赞扬等社会特征。延安时期诗歌产生于战争年代及陕北大地,整体语言风格具有民族特性、时代特性与地域特性。新时代,深入分析延安时期诗歌语言的艺术特点,了解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诗歌语言在文化、政治和社会态势的表达,可以推动当代文学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用红色文艺培育新时代民族精神。
冯娟杜舒媛
关键词:延安时期诗歌语言社会特征审美特征
党在延安时期开展宣传工作经验探析
2025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开展思想宣传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快速发展,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必须努力做好宣传工作,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延安时期,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参与抗战,就必须积极开展宣传工作。
郭晋宁
关键词:延安时期共同思想基础思想宣传工作意识形态领域广大人民群众
延安时期木刻版画中的人民美学思想探析
2025年
延安时期木刻版画是宣传革命、表达人民心声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1942年,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木刻版画非常关注艺术与人民之间的交流互动,展现人民的生活和审美追求。准确来说,《讲话》揭示了以人民为主体的崇高的美学地位,为人民美学思想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基于《讲话》前后木刻版画创作形式和内容上的视角变化,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延安时期木刻版画是如何表征人民美学思想的。
鲁丹丹
关键词:木刻版画《讲话》交流互动延安时期《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美学思想
延安时期的美术作品中感悟延安精神
2025年
精美的画作和流畅的讲述相互辉映,传递着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这样的作品让读者在艺术之美中感悟伟大精神,也显示了文艺作品在记录历史、凝心聚力方面的突出作用.延安时期的美术作品,在为人民而创作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
卞文志
关键词:美术作品延安时期延安精神文艺作品美学风格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025年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展了建设公共文化机构、组织公共文化活动、生产公共文化产品等事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发展出一条以满足人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为价值依归、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路向、以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为本质内涵等鲜明特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道路,为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重要启迪。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必须构建多功能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杜一鸣贾慧静
关键词:延安时期公共文化
延安时期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
2025年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科技自立自强,在陕甘宁边区取得了巨大成效,极大地增强了全体军民夺取革命胜利的信心。同时,在此过程中党也积累了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宝贵历史经验,即全力保障科技人才待遇、积极制定科技发展政策和大力促进科学文化普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上,我们要继承延安时期科技自立自强的宝贵经验,坚持以党的领导为前提,以尊重人才为关键、以法治建设为保障、以科学普及为基础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我国科技自主性、安全性,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刘俊宜刘倬言
关键词:延安时期延安精神
延安时期干部学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历史经验
2025年
延安时期干部学校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主要有: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培育革命的理想信仰作为根本目的;必须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阵地,把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际一致”的原则;必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为学员开辟在艰苦的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的广阔空间。这些历史经验,对于新时代开展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韩琳
关键词: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历史经验
延安时期高等学校的思政课建设及其当代启示
2025年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创办的高等学校重视加强思政课建设,并且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与原则等方面,立足战时需要和边区实际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培养了有用人才,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新时代的思政课应该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推动思政课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马慧芳
关键词:延安时期思政课建设
延安时期党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教育改造及其时代价值
2025年
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革命熔炉延安更是青年成长的重要阵地。为了提高青年的整体素质,中国共产党动员青年参加抗战,实现对青年的政治引领,着力对知识青年进行教育改造,使延安青年成为全国青年的模范。延安时期党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教育改造对培育“新时代好青年”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唐莹莹张志强
关键词:延安时期青年教育
延安时期红色文献数据库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探索——以延安大学图书馆为例
2025年
延安时期红色文献见证了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历史实践的重要载体,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研究价值和时代价值。文章以延安大学图书馆为例,系统总结了延安时期红色文献数据库的建设目标、总体思路、技术方案、建设成果及其社会价值。通过深入分析,文章探讨了保障数据库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旨在实现其建设目标和价值,为国家数字化战略、高校学科建设以及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贾翠玲雷小倩牛永洁陈彬
关键词:延安时期数据库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关作者

王东维
作品数:95被引量:260H指数:7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思想政治教育 延安时期 有效性 实效性 思想政治工作
郝琦
作品数:69被引量:158H指数:7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思想政治教育 毛泽东 思想政治理论课
梁星亮
作品数:52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局部执政 毛泽东 群众工作
张俊国
作品数:123被引量:147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毛泽东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国家利益观 建国初期
黄延敏
作品数:51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延安时期 传统文化 抗日战争 传统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