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063篇“ 应用解剖学研究“的相关文章
重视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对妇产科手术进行系统分区
2025年
手术治疗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是医的三大治疗方法之一,未来仍是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妇产科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兼顾外科治疗、内科治疗、介入治疗的3个交叉治疗并重的科之一。对于妇产科各个亚专科,相对而言手术治疗在妇科更为重要、疗效更为直接。无论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还是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现代西医,手术治疗在疾病治疗中一直在占据重要地位。传统中医的刮骨疗伤、麻沸散令人惊奇,而庖丁解牛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提示解剖在手术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陈春林李维丽
关键词:解剖学妇产科学手术
封闭治疗肩周炎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为封闭治疗肩周炎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查找封闭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操作方法。利用30例肩部三维重建模型,探讨骨性定位标志与病变部位的几何关系,并获得改良的封闭注射方法。用改良方法对34例防腐标本进行封闭注射,经解剖验证注射的准确性。结果 几何关系分析发现肩峰前角进针,7号针头呈扇形注射,几乎可注入整个肩峰下间隙;在喙突尖与肩峰前角连线的中点,向肱骨头可刺入关节腔。解剖发现肱二头肌腱与大结节前缘存在一定的间隙,可为进针点。改良的注射方法准确率为100%。结论 熟悉肩部的几何关系和解剖特点,改良的封闭注射方法有助于提高封闭注射的准确性。
杨先文王飞成赋斌廖立青
关键词:肩周炎冻结肩解剖学
鼻唇沟区面动脉分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2024年
目的通过解剖观测鼻唇沟区面动脉分支及其周围毗邻结构的行程、径线,以及位置关系,为临床医师进行面部美容修复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对40例成人头颈部标本进行实地解剖,观察鼻唇沟区面动脉的分支、面静脉、面神经的行程及位置,测量其径线,记录相关数据。结果鼻唇沟区面动脉分支情况分为4种类型:Ⅰ型(上唇型)占12.5%,Ⅱ型(鼻型)占62.5%,Ⅲ型(经典型)占20.0%,Ⅳ型(双重型)占5.0%。鼻唇沟区面动脉与面静脉的位置关系有4种:口唇段面动脉位于面静脉内侧占42.5%,口唇段面动脉位于面静脉外侧占32.5%,两者紧贴并包裹在一个筋膜鞘中占17.5%,口唇段面动脉与面静脉主干交叉,静脉位于动脉深面占7.5%。面动脉与面神经下颌缘支的位置关系有3种:面动脉位于面神经下颌缘支深面占87.5%,面动脉位于面神经下颌缘支浅面占7.5%,面动脉被面神经下颌缘支分两支经其浅面或深面夹持或环抱占5.0%。结论鼻唇沟区面动脉与面静脉、面神经的位置关系复杂,熟悉其位置关系可避免鼻唇沟手术过程中损伤血管神经,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丛源刘静雯孙晓旭张春菊顿爱社
关键词:面动脉面静脉面神经
乳突下区及相关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韩英杰
肠系膜下血管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背景与目的直肠癌,作为全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几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治疗多采用综合的治疗模式,即以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或切除手术为主,同时辅助以放化疗或者免疫治疗。直肠癌根治术常常需游离并结...
那轶
关键词:肠系膜下动脉直肠癌
小腿三头肌肌支超选择性神经切断术联合S2神经根部分切断缓解痉挛性马蹄足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及初步临床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小腿三头肌肌支超选择性神经切断术(hyper selective neurectomy,HSN)联合S2神经根部分切断缓解痉挛性马蹄足的可行性。方法采用12具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学研究,从后路显露S2神经根及其分支,寻找S2神经根汇入坐骨神经的部位,测量其到中线的距离以及到髂后上棘平面的垂直距离,并确认此处的S2神经根是否已经发出盆内脏神经、阴部神经以及股后皮神经的分支。2023年2月—11月,对4例痉挛性马蹄足患者采用比目鱼肌及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HSN联合S2神经根汇入坐骨神经分支切断进行治疗。男3例,女1例;年龄5~46岁,中位年龄26岁。病因包括脑外伤2例,脑出血1例,脑瘫1例。病程15~84个月,中位时间40个月。术前小腿三头肌跖屈肌张力改良Ashworth分级(MAC)为3级2例、4级2例;DanielsWorthingham徒手肌力分级(MMT)评定肌力为2级1例、3级1例,2例因肌张力4级而无法准确测量术前肌力;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价下肢功能,4例患者均为2级。术后采用上述分级评价小腿三头肌跖屈肌张力、肌力及下肢功能。结果S2神经根汇入坐骨神经位置至中线的距离为(5.71±0.53)cm,至髂后上棘平面的垂直距离为(6.66±0.86)cm。在汇入坐骨神经前S2神经根已发出盆内脏神经、阴部神经以及股后皮神经的分支。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4~13个月,中位时间7.5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肌张力较术前下降2~3级,肌力较术前无下降,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提升1~2级,均无下肢感觉减退。结论小腿三头肌肌支HSN联合S2神经根部分切断可缓解痉挛性马蹄足,且不损伤其余骶丛。
许珂殷耀斌殷耀斌李峰王树锋
关键词:马蹄足
髂筋膜间隙阻滞技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刘露
腰椎黄韧带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与三维可视化建模
目的:通过局部解剖与测量,观察国人腰椎黄韧带的形态特点并获取其形态数据。利用不同年龄组黄韧带连续组织切片,观察黄韧带纤维结构的年龄特征和变化规律。通过连续腰椎薄层断层标本图像和三维重建技术,探讨黄韧带及其周围结构的三...
王清爽
关键词:腰椎黄韧带棘间韧带三维可视化
死亡冠血管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23年
死亡冠是指闭孔血管和髂外或腹壁下血管之间的血管吻合支,损伤该血管时易造成难以遏制的出血,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被称为死亡冠。除了外伤导致的损伤外,在临床上进行髋骨骨折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等腹股沟区手术时都可能造成死亡冠的损伤,进行该区域手术的外科医生有必要了解死亡冠相关的解剖知识,例如死亡冠的大致位置与走形、手术切口位置的选择等以避免死亡冠血管的医源性损伤,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死亡冠血管的出现概率、形态特点、分型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为临床提供相关资料。
黄文涛李传清杜小敏林璐瑶(综述)丁思余邓春雷(审阅)
关键词:闭孔动脉腹壁下动脉
椎神经节麻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2023年
目的观测椎神经节的解剖特征,为临床颈部交感干神经节麻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具(60侧)成人大体标本进行解剖,根据出现的形式区分颈中神经节与椎神经节,观测椎神经节的形态、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椎神经节出现率为83.33%,测得椎神经节长,右侧:男(5.06±2.64)mm,女(4.72±2.56)mm,左侧:男(4.43±2.76)mm,女(4.28±2.43)mm;宽,右侧:男(3.31±1.57)mm,女(2.86±1.96)mm,左侧:男(3.14±0.93)mm,女(3.08±1.56)mm;厚,右侧:男(1.52±1.07)mm,女(1.88±1.56)mm,左侧:男(1.57±0.98)mm,女(2.14±1.21)mm,左右侧椎神经节的长、宽、厚未见统计差异(P>0.05)。椎神经节的形态多为椭圆形(50%),其主要位于椎动脉起始部稍上方,发出分支与颈胸神经节的节后纤维共同分布于相应部位。两侧椎神经节至颈前正中线的距离及至皮肤的深度相近,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椎神经节为颈部交感神经节的一部分,可能为低位颈中神经节,是颈胸神经节的辅助神经节,与其共同发出节后纤维至靶器官,颈胸神经节阻滞时的不完全阻滞和副反应可能与椎神经节的纤维联系有关。
吴文斌胡雨田代琳曦吕旺轩吕丰均尹袁杰杨红梦畅君达李文奇郭义威
关键词:交感神经麻醉

相关作者

钟世镇
作品数:1,188被引量:9,533H指数:4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解剖学 生物力学 应用解剖学 三维重建 临床解剖学
徐达传
作品数:653被引量:6,563H指数:4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解剖学 穿支皮瓣 皮瓣 解剖学基础 生物力学
鞠学红
作品数:157被引量:555H指数:12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研究生处
研究主题:应用解剖学 应用解剖学研究 解剖学 专业学位 显微解剖
王金平
作品数:131被引量:480H指数:11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
研究主题:应用解剖学研究 应用解剖学 显微解剖 人体解剖学 桥小脑角区
杜颋
作品数:35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
研究主题:应用解剖学研究 面神经 瓣膜 解剖学 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