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篇“ 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的相关文章
应激胃肠粘膜病变对急脑卒中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6
2000年
张静
关键词:急性中风应激性溃疡预后
洛赛克胃内给药预防脑出血并急应激胃肠粘膜病变
2000年
覃建宏邱国荣
关键词:洛赛克脑出血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
神经源应激胃肠粘膜病变被引量:96
1997年
神经源应激胃肠粘膜病变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中心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急救科(上海,200003)陈德昌景炳文1842年Curling报告烧伤病人可诱发胃溃疡,后人称之为Curling's溃疡。尔后发现除烧伤外,创伤、休克、败血症和神经系统疾病...
陈德昌景炳文
关键词:胃肠粘膜病变神经源性应激性
大黄对危重病应激胃肠粘膜病变的治疗及其机理探讨
本实验旨在研究大黄对脓毒症并发应激胃肠粘膜病变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43名ICU患者,其中脓毒症并发应激胃肠粘膜病变22例(治疗组),非脓毒症恢复期病人21名(对照组),检测指标为胃和直肠粘膜内PH值(PHI)和血液动...
陈德昌杨兴易景炳文陶红陈学云严鸣张翔宇
关键词:胃肠粘膜应激性危重病
大黄对危重症患者应激胃肠粘膜病变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64
1996年
研究大黄对脓毒症并发应激胃肠粘膜病变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43例ICU患者中脓毒症并发应激胃肠粘膜病变22例(治疗组),非脓毒症恢复期患者21例(对照组)。检测胃和直肠粘膜内pH值(pHi)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黄止血有效率为81.8%,治疗前患者胃和直肠pHi分别为7.0180±0.1170和7.0710±0.1860,大黄治疗后胃和直肠pHi分别为7.3050±0.0950和7.2680±0.0785,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均<0.01);对照组胃pHi为7.3350±0.1800。血流动力学参数显示,治疗前尽管全身氧输送和心排指数远远高于正常,但胃和直肠pHi很低,即胃肠道仍处于严重灌注不足和缺氧状态。作者认为:大黄对应激胃肠粘膜病变有明显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增加胃肠粘膜灌注、清除氧自由基和促进胃肠粘膜新陈代谢实现的。
陈德昌杨兴易景炳文陶红陈学云严鸣张翔宇
关键词:脓毒症胃粘膜病变应激性多器官衰竭
早期鼻饲法干预、预防和治疗应激胃肠粘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许雯张军普盖书君葛风英纪桂芝张妍慧牛丽君
本研究探讨了早期鼻饲法,在病人入院8小时以内给予插胃管、抽胃液、监测胃液PH值、做胃液潜血试验,鼻饲牛奶等温热流质。能补充血浆蛋白的丢失,满足机体的需要,避免了全静脉营养给患者带来的身体和经济的双重负担,又节约了医疗资源...
关键词:
关键词:鼻饲法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
大黄治疗应激胃肠粘膜病变18例
2002年
李华
关键词: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
大黄预防急脑卒中应激胃肠粘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2001年
曹子成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
大黄治疗应激胃肠粘膜病变29例被引量:4
1999年
随着研究的深入,中药大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1997年以来,笔者应用大黄治疗应激胃肠粘膜病变出血者29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29~84岁。基础病变:脑卒中20例,脑炎1例,肺原心脏病4例,感染休克4...
沈建宏
关键词: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消化道出血
大黄对妊娠特有疾病治疗临床观察
2010年
目的研究大黄在妊娠特有疾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间62例临床妊娠特有疾病患者,应用胃肠粘膜内pH值检测胃肠粘膜的血液灌注和氧合情况.观察大黄对此类患者应激胃肠粘膜病变及中毒肠麻痹的疗效.结果大黄对此类患者应激胃肠粘膜病变治疗有效率达80.6%,与洛赛克对照治疗组无差异;大黄对中毒肠麻痹的有效率达77.4%,明显高于莫沙比利对照治疗组P<0.05;大黄能显著提高胃肠粘膜内pH(P<0.01);说明大黄能明显改善胃肠道氧合和功能状况.结论大黄对此类患者发生应激胃肠粘膜病变和中毒肠麻痹有较好的疗效.
赵海燕王雨平董丽红
关键词: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肠麻痹

相关作者

景炳文
作品数:225被引量:3,127H指数:3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救治 内毒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杨兴易
作品数:355被引量:3,214H指数:31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后 ICU 脓毒症 机械通气
陈德昌
作品数:345被引量:4,963H指数:44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脓毒症 ICU 内毒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危重病医学
陈学云
作品数:107被引量:1,038H指数:1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氧供给 氧消耗 大肠癌 FAS配体 内毒素
纪桂芝
作品数:23被引量:67H指数:3
供职机构:德州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健康教育 糖尿病 护理路径 2型糖尿病 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