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12篇“ 师生角色“的相关文章
师生角色互换用于药学实习带教的实施效果
2025年
目的分析师生角色互换在药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至12月衡阳市中心医院的50名药学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入观察组与参照组,各25名。参照组接受常规带教方法,观察组则接受师生角色互换带教方法,比较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综合素养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考核成绩比参照组高,综合素养较参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为100.00%(25/25),高于参照组的76.00%(1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4,P<0.05)。结论在药学实习带教当中采用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方法,能提升实习生的考核成绩以及综合素养,教学满意度较高。
吴会蔚
关键词:师生角色互换带教效果
从“授”到“习”:语文要素转化下师生角色定位的靶向
2025年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回应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新课标”)对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谐统一”的属性定位,是发展学生关键能力、彰显语文课程“素养本位”的重要抓手。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并未真正理解“新课标”所提倡的学科实践理念,更多地停留在讲解、“灌输”的层面,使学生缺少了生长、拔节的过程,从而未能充分发挥语文要素的价值。
徐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师生角色定位语文课程实际教学学生关键能力
从学得与习得的角度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师生角色定位的影响与优化
2025年
大学英语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至关重要。面对学生英语能力不均、教学资源紧张等挑战,教育理念的不断演进促使我们审视学得与习得的关系及其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本文深入探讨了学得与习得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其对师生角色的影响。研究指出,优化师生角色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核心,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语言实践与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邱清伟
关键词:学得习得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师生角色定位
基于核心胜任力的科普+师生角色互换病例讨论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全科住院医师在儿科轮转期间应用科普+师生角色互换病例讨论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儿科轮转的全科住院医师42名,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人。观察组采取科普+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儿科常规教学。对两组理论知识、病史书写(采用Mini-CEX量表)、医患沟通技能(采用SEGUE量表)进行考核或评价,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在培训前理论知识考核、病历书写、医患沟通技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提升,其中观察组在理论知识考核、医患沟通技能、病历书写中的人文关怀、卫教咨询、组织效能和整体表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对教学效果评价上,观察组对在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团队协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自信心提高方面的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科普+师生角色互换病例讨论教学模式能提高住院医师理论知识的掌握、医患沟通和病历书写的能力。
黄贇沈珍珍吴丽丽陈柳杨膺符莉
关键词:师生角色互换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基于MOOC平台的团队式学习结合师生角色融合教学模式探索
2025年
科技的发展使互联网延伸至社会的每个角落,为线上教学的普及提供了机遇。近年来,中国许多院校相继提供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使之成为当前最大的中文MOOC平台;而且很多院校已经引入MOOC,使之成为日常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充分且有效地运用MOOC教学资源,对教育教学成效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基于MOOC平台“团队学习+师生角色融合”教学模式的激励作用及其相关实施策略和优势,探讨使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的方式方法,为建立相对健全的中医教育教学模式提供思路。
王常松杨敏朱龙吴同玉
关键词:中医教育教学模式
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师生角色互换探索
2024年
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师生角色扮演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被动接受者。这种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此,文章对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师生角色互换的意义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师生角色互换,并分析了提高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师生角色互换效果的措施。从而使老师从传统教学中“牵着”学生走到“放”着学生走,使教师与学生由“教”与“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格桑曲旦
关键词:中职教育师生角色互换
师生角色互换模式用于药学实习带教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模式在本科生临床药学实习中对学生考试成绩和学习风格的影响。方法:选取遵义医科大学2018级和2019级药学专业本科生各90名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级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分为对照组,2019级学生采用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模式分为观察组。采用期末考试成绩、格拉沙-赖克曼的学习风格量表(GRSLSS)和学生满意度对临床药学实习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为(85.53±7.94)分,高于对照组的(81.67±7.21)分,观察组学生技能考试成绩为(89.37±9.07)分,高于对照组的(85.02±9.28)分(P均<0.05)。观察组学生独立型和参与型的GRSLSS平均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依赖型和回避型的GRSLSS平均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本科生临床药学实习中采用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可以改变学习风格,学生对教学模式表示满意。
黄珺孔晶陶娜吴利利杨艳
关键词:临床药学教学模式
从“教师传授”到“学生习得”——基于语文要素落实的师生角色定位重构
2024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在语文课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存在师生角色错乱的问题,导致语文要素的落实不到位。为此,教师需要重新定位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基于此调整教学策略,突出语文要素落实的实践性、体验性和生成性,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王军
关键词:师生角色定位
师生角色互换,提高学生积极性——以“100以内的加法”复习课教学为例
2024年
在教学中采取互换师生角色的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研究者以“100以内的加法”复习课教学为例,巧妙地设计了“制作一张100以内的加法口算纸”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经历“我给口算来分类”“我给口算来排序”“我来试做口算题”等“出题三部曲”,促进学生巩固“100以内的加法”计算,并把这种学习方法迁移到减法的学习中。
刘佳丽
关键词:角色互换
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字技术赋能师生角色重构的模式设计
2024年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课程改革成为新型人才培养、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师生角色重构的要求应运而生,数字技术为师生角色重构提供强大的支撑和新的机遇。因此,该文在讨论课程改革、数字技术对师生角色重构的影响的基础上,设计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字技术赋能师生角色重构的“基于在线教学平台的自主学习与引导模式”“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支持的情境体验模式”“智能教学系统辅助的个性化学习模式”三大模式,并探讨师生角色重构的策略,为实现数字技术赋能师生角色重构提供理论指导和实现策略。
李庆雪张迎新张昊
关键词:课程改革数字技术

相关作者

孟祥林
作品数:461被引量:1,474H指数:20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
研究主题:经济学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 城市 城市体系 城市群
刘惠欣
作品数:3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师生角色 教学模式 课堂 便携终端 非正式学习
廉欢
作品数:5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角色嬗变 师生角色 教育 乌托邦精神 学生中心说
徐泽芳
作品数:9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高职教育 师生角色 防雷引下线 高职生 截面积
吴文胜
作品数:49被引量:368H指数:8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教师 教育惩戒 教学设计 继续教育 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