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17篇“ 布氏杆菌感染“的相关文章
神经型氏杆菌感染脑膜炎的研究进展
2023年
神经型氏杆菌病(NB)是氏杆菌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后出现的罕见且严重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脑膜炎是神经型氏杆菌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神经型氏杆菌病所致脑膜炎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致病机制及代谢通路尚不明确,为提高临床工作者对神经型氏杆菌感染脑膜炎的认识,本文将对神经型氏杆菌病患者常见临床表现脑膜炎进行讨论,现将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综述,希望通过利用代谢组学、宏基因二代测序等技术明确诊断,在疾病早期进行治疗干预,改善患者病情及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刘美玲崔宏伟石树君张哲林
关键词:神经型布氏杆菌病脑膜炎
通过血液靶向NGS检测氏杆菌感染1例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氏杆菌病是人兽共患病,其主要从感染的动物宿主传染给人。氏杆菌是小型革兰阴性需氧菌,属于兼性胞内寄生菌。马耳他鲁菌可通过气雾播散,在流行区,动物通过吸入病原菌感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1])。为病畜接生、剥牛羊皮、剪毛、切肉改刀等均可受染,经口摄入感染的生乳、乳制品或病畜肉类未煮熟都会造成感染迹象^([2])。氏杆菌病通常潜伏期1~3周,也可更长。
李祥张文莹张小河
关键词:血液靶向布氏杆菌感染
基于NF-κB通路探讨萝卜硫素对氏杆菌感染的HMC3人小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本研究应用萝卜硫素(Sulforaphane,SFN)干预光滑型牛种氏杆菌S2308感染HMC3人小胶质细胞,测定小胶质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
刘海欣
关键词: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小胶质细胞细胞保护作用核转录因子-ΚB
氏杆菌感染性主动脉瘤腔内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氏杆菌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临床特点、腔内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13例氏杆菌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5例术前合并腹主动脉破裂、2例合并髂动脉破裂,13例均行腔内修复术,术后均接受长期抗菌药物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1~40个月随访,观察腔内修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围术期13患者无死亡,4例同期行髂内动脉弹簧圈栓塞术,恢复良好。1例患者术后20个月复发,出现感染性休克再次入院治疗。结论:氏杆菌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发病率虽然较低,部分患者常呈重症,破裂风险高,规范的抗菌药物治疗联合覆膜支架血管腔内修复术是安全、有效的。
刘新波李有金张亚政张华蒋福东
关键词:布鲁氏杆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氏杆菌感染的防控
2022年
氏杆菌病由氏杆菌感染引起,各种日龄、性别和品种的猪都能感染,呈世界流行,我国以地方散发为主,怀孕期母猪和性成熟后的种公猪易感性最强,病猪以流产、体温升高、性机能减退、睾丸和附睾炎症为临床表现,部分猪有关节炎症状;预防本病需科学制定消毒程序,做好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对健康猪群接种疫苗进行免疫;本病为人畜共患病,与动物经常接触的职业人员务必做好自我防护工作。
黄德建
关键词:布氏杆菌流产
氏杆菌感染过程中长链非编码RNA的表达及其功能研究
氏杆菌是一种兼性胞内寄生的革兰阴性细菌, 它是引起氏杆菌病的重要病原微生物.氏杆菌病每年给全世界的畜牧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羊种氏杆菌、牛种氏杆菌和猪种氏杆菌作为人畜共患病的重要病原菌严重威胁人类的...
管祥
关键词:布氏杆菌感染致病机制长链非编码RNA巨噬细胞
氏杆菌感染致中期妊娠稽留流产1例
2022年
氏杆菌病(Brucellosis)是由感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疾病,全球范围内氏杆菌病流行区主要位于中东、西亚、拉丁美洲及地中海地区,我国以内蒙古及西北等牧区多见[1-3]。本文对1例非牧区氏杆菌感染导致中期妊娠稽留流产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并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复习,总结该病临床特点、诊治方案及妊娠结局,现报道如下。
陶梅陈凯杨辰晨
关键词:布氏杆菌妊娠期流产
脊柱氏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表现及抗菌方案的研究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脊柱氏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表现,比较多西环素+利福平、多西环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的抗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脊柱氏杆菌感染病人,分析其临床特征表现,并根据抗菌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多西环素+利福平治疗,观察组行多西环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对病人关节疼痛程度予以评估。结果78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脊柱活动受限,其中关节疼痛78例(100.00%)、发热78例(100.00%)、乏力25例(32.05%)、多汗34例(43.59%)、肌肉痛12例(15.38%);CT检查显示病椎及相邻椎体边缘有不同程度破坏及明显骨质增生,病椎间隙狭窄;MRI检查显示病变椎旁软组织异常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氏杆菌特异性血清凝集试验均呈阳性,血白细胞水平异常11例(14.10%),C反应蛋白水平异常15例(19.23%),红细胞沉降率增快7例(8.97%)。治疗6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9.49%,P<0.05);观察组体温、NR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与对照组(10.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氏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表现多样,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指导作用,相比于多西环素+利福平抗菌方案,多西环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抗菌方案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高旭段炼陈奇吴昌炎李放邵立伟孙翊夫
关键词:布氏杆菌脊柱多西环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
宏基因组检测法诊断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氏杆菌感染一例被引量:6
2020年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氏杆菌感染的情况比较少见,术后感染的诊断有时候比较困难,尤其是病原菌的培养阳性率低,可能对治疗带来一定的干扰和延误。我们将介绍1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宏基因组检测(mNGS)确定病原菌为氏杆菌,后行假体取出旷置以及翻修手术。
张来波孙水李伟王先泉
关键词:布氏杆菌
氏杆菌感染者血清Tim-3/HMGB1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3(Tim-3)/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氏杆菌感染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氏杆菌感染者32例为病组,于同期医院体检正常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2组血清Tim-3、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干细胞因子(SCF)水平,同时计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斑点形成细胞数(SFC)。结果病组Tim-3、HMGB1、TNF-α、IL-1β及SCF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3.54±2.02)ng/ml vs.(7.43±1.76)ng/ml,(25.84±6.82)ng/ml vs.(13.23±4.75)ng/ml,(74.54±22.66)pg/ml vs.(37.43±10.38)pg/ml,(205.84±84.82)pg/ml vs.(83.23±25.63)pg/ml,(225.25±76.72)pg/ml vs.(103.43±66.67)pg/ml,t=12.662、8.394、8.196、7.595、6.667,P均<0.01]。病组中采用氏杆菌重组蛋白抗原(BCSP31)为实验刺激孔TGF-β的SFC明显多于对照组(t/P=28.590/<0.001),而2组中阴性与阳性对照孔TGF-β的SF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氏杆菌病患者血清Tim-3/HMGB1水平均增加,且在氏杆菌抗原刺激后形成TGF-β的SFC明显增加。
杨丽玮卢佩佩西丽娜依·买买提郭淑丽
关键词:布氏杆菌高迁移率族蛋白1细胞炎性因子

相关作者

桑宏勋
作品数:116被引量:664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阿司匹林 骨质疏松 切除后 骨移植 脊柱
白阳秋
作品数:54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肝细胞癌 寡核苷酸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肝硬化 结肠癌
江小柯
作品数:19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肝硬化 高胆红素血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胆红素浓度 独立危险因素
王菲
作品数:8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肝硬化 布氏杆菌感染 肠内营养 护理 奥美拉唑
王乙涵
作品数:6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延髓内侧梗死 布氏杆菌感染 急性脊髓炎 多发性神经根炎 系统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