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5篇“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的相关文章
- MPV、PDW联合PAIg对急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9
- 2019年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摘要: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在急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aITP)患儿中的变化及其联合检测对aITP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用Sysmex XN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分别检测36例aITP患儿和33例未累及巨核细胞系的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ATP)的血小板数量及其相关参数、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其分类;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2组PAIg水平;SPSS软件处理数据,分析两组患者MPV、PDW、PAIg的分布,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成熟的影响因素后,绘制ROC曲线,计算MPV、PDW、PAIg及其联合检测对aITP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的诊断的ROC曲线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与ATP患儿组相比,aITP组MPV、PDW及PAIg升高,Plt和产板型巨核细胞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RBC、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位面积巨核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MPV、PDW及PAIg进入回归模型,其回归模型有统计学意义(χ^2=65.491,P=0.000,R^2=0.713)。MPV+PDW+PAIg联合检测的AUC为0.863,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167%和89.697%,均高于单独检测及MPV、PDW、PAIg两两联合检测。结论:MPV及PDW用于aITP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的诊断存在不足,联合PAIg检测能够提高诊断效能。
- 张加勤侯香华洪强陈志奇卢榕刘朔婕赵金涛洪国粦
- 关键词:巨核细胞
-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指无明显病因引起的以单纯血小板减少,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除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加的发病机制外,巨核细胞的生长、成熟障碍在ITP的发病机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笔者现就主要从血小板相关自身抗体抑制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巨核细胞超微结构、凋亡异常;血小板生成素(TPO)及其他巨核细胞相关作用因子对巨核细胞成熟的影响三方面,阐述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在ITP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旨在更深入地理解其发病机制,并寻找更新颖有效的治疗方法。
- 刘文洁杨仁池
- 关键词: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和抗巨核细胞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伴发血小板减少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matosus,SE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常累及血液系统,血小板减少是SLE患者较常见的血液系统表现之一,发生率为7%~30%,其中严重血小板减少(血小板≤40×10^9/L)的发生率为5%~10%。除病毒感染、药物因素可引起轻、中度血小板减少外,自身免疫因素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1]。多种报道显示抗血小板抗体、抗磷脂抗体与SLE患者血小板减少有关^[2-3]。尽管如此,SLE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大都侧重于自身抗体与外周血小板的作用,而从血小板生成平面探索SLE血小板减少的机制甚少。我们对SLE伴发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巨核细胞进行分析,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巨核细胞抗体,探讨自身抗巨核细胞抗体在SLE发生血小板减少的作用。
- 罗雄燕陈龙杨明辉谢传美唐中袁国华武丽君史冉庚依买提·库尔班江刘宁涛赵岩曾小峰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抗血小板抗体伴发血液系统表现
-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在血小板减少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 2009年
- 陈玮刘晨张秀莲张伟华
- 关键词: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疾病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检查结缔组织病脾功能亢进
-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的临床鉴别
- 目的:为了对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的诊断水平有进一步提高,对我科可引起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的常见病因做一回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缔组织病,脾功能亢进,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巨核细胞各阶段进行分析。方法:病例来源:我科近年来...
- 陈玮张伟华
- 关键词: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巨幼细胞性贫血
-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患者巨核细胞、血小板 4项参数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 8例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患者根据疾病性质分为 ITP、其它血液病、非血液病组 ,并设正常对照。检测骨髓巨核细胞及外周血血小板 4项参数。结果 本组 2 8例均有明显成熟产板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1 )。ITP组与其它任一组相比每单位面积巨核细胞数明显增加 ( P <0 .0 1 )。血小板压积 ( PCT)、平均血小板体积 (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 ( PDW)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 1 ) ,而其它血液病、非血液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见于多种疾病 ,骨髓巨核细胞数明显增加和血小板 4项参数改变是 ITP的重要特征 ,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
- 周巧云张晓敏鞠文东谭南
- 关键词: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
- 36例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以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分析巨核细胞成熟障碍骨髓象36例。结果巨核细胞成熟障碍骨髓象巨核细胞增多占63.89%,产板型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颗粒型阶段显著增高,36例巨核细胞成熟障最后确诊为ITP 24例,占66.67%。结论区分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与ITP,需要结合其他的化学染色法及其它的辅助性检查。
- 陆炜高
- 关键词:巨核细胞紫癜特发性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的探讨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的界定标准。方法分别计数对照组15例健康成人和48例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骨髓涂片中100个巨核细胞中产血小板巨核细胞数量。结果对照组100个巨核细胞中产血小板巨核细胞百分率为(42±11)%,ITP组产血小板巨核细胞百分率为(11±5)%。经t检验,P〈0.01。结论对照组中产血小板巨核细胞百分率95%的可信区限为20%~64%,ITP组为1%~21%,取20%作为成熟障碍拐点时,敏感性为96.5%,特异性为93.3%,所以作者认为骨髓巨核细胞中产血小板巨核细胞少于20%可作为其成熟障碍的界定标准。
- 李加平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巨核细胞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血小板减少机制及治疗被引量:7
- 2015年
- 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是SLE常见临床表现之一,也是其预后不良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SLE伴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多样,包括感染、药物、免疫因素等。目前,抗血小板抗体增多破坏血小板被认为是SLE伴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发病机制,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发病机制类似。ITP是加速血小板破坏和抑制血小板生成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抗血小板抗体介导血小板破坏和(或)细胞毒性T细胞对血小板的溶解作用是血小板破坏增多的重要原因,而免疫介导的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和凋亡则是导致ITP患者血小板生成减少的重要原因。有16%SLE患者在狼疮其余临床表现出现10年前先表现为ITP,大约有3%~5%ITP发展为SLE,女性ITP患者血浆中高滴度ANA对预测其发展为SLE的敏感性较高。本研究将对SLE伴血小板减少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 刘静洪永桃夏艳辉袁佳利袁国华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抗血小板抗体血小板破坏细胞毒性T细胞
-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治进展及保健被引量:6
- 2014年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机体可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导致外周血小板减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以外周血小板数目持续减少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唐莉杨岩樊红琼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保健诊治血小板破坏血小板抗体
相关作者
- 陈玮

- 作品数:33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表达及意义 RCAS1 基因表达
- 袁国华

- 作品数:234被引量:999H指数:17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红斑狼疮 骨关节炎
- 张伟华

- 作品数:111被引量:185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表达及意义
- 谢传美

- 作品数:52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维生素D受体
- 刘宁涛

- 作品数:39被引量:112H指数:7
-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 趋化因子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维生素D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