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1篇“ 巨大型“的相关文章
- 巨大型神经鞘黏液瘤1例
- 2025年
- 患者男,60岁,右后枕部包块进行性增大20余年。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及皮下脂肪内可见肿瘤细胞团块,呈分叶状排列,由梭形细胞组成,间质内含有大量黏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Vimentin(+),S100(+),SMA(-),EMA(-),NSE(-),Ki67(5+)。诊断:神经鞘黏液瘤。
- 喻维薇刘树雷
- 关键词:神经鞘黏液瘤巨大型后枕部
- 针对巨大型滑坡处治的隧贯式渗水井桩结构体系
- 本发明属于坡体防灾技术领域,具体为针对巨大型滑坡处治的隧贯式渗水井桩结构体系;包括多个集排锚索抗滑桩,相邻的集排锚索抗滑桩之间设有抗滑桩式渗水井,集排锚索抗滑桩和抗滑桩式渗水井组成大范围空间连续的截水墙,集排锚索抗滑桩底...
- 王全才王浩丁瑜张群利陈颖琪吴清郭少平郭江
-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胶原酶化学溶解术(CCNL)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HLDH)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行CCNL的159例H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两年的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n=131)与无效组(n=28),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两年,159例HLDH患者总优良率为8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术前腿部视觉模拟评分(VAS)、突出节段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显示年龄和术前腿部VAS是影响HLDH治疗效果的独立因素。结论CCNL可有效治疗HLDH,高龄和术前腿部低VAS是疗效不佳的主要影响因素。
- 胡龙泉史小花吕卓敏张洪新袁鹏
- 关键词:胶原酶化学溶解术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巨大型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 2024年
-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TED)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GLD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BSCO、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关于PTED治疗GLD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单双多臂临床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Stata 14.0软件对纳入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69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术后1 d或3 d、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整体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降低(MD=4.57,95%CI 3.89~5.24,P<0.00001;MD=6.36,95%CI 5.58~7.13,P<0.00001;MD=6.17,95%CI 5.31~7.04,P<0.00001),术后1 d或3 d、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显著降低(MD=3.29,95%CI 1.24~5.34,P<0.00001;MD=3.12,95%CI 2.20~4.05,P<0.00001;MD=4.46,95%CI 3.74~5.17,P<0.00001),术后末次随访时下肢痛VAS评分显著降低(MD=5.92,95%CI 5.55~6.30,P<0.00001),术后1 d或3 d、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显著降低(MD=23.79,95%CI 8.77~38.82,P=0.002;MD=36.00,95%CI 26.56~45.44,P<0.00001;MD=37.11,95%CI 31.26~42.95,P<0.00001),术后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显著增加(MD=-14.37,95%CI-17.62~-11.13,P<0.00001),术后3个月直腿抬高角度显著增加(MD=-39.29,95%CI-43.25~-35.33,P<0.00001)。术中硬膜囊完整率为99.4%(621/625),术中神经根未受压迫率为99.7%(623/625)。结论PTED治疗能显著缓解GLDH患者腰部和下肢疼痛,显著提高人体功能性指数,术后末次随访优良率高,术中取髓核时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 胡辉林黎永生葛北海
- 关键词: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META分析
- 消髓化核汤联合牵弹三步法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消髓化核汤联合牵弹三步法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巨大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牵弹三步法(松筋活筋理筋、正骨复位、强筋束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髓化核汤(药物组成:生黄芪、威灵仙、当归、川芎、防己、地龙、木瓜、白芥子、水蛭)加减治疗。两组均于出院3个月判定疗效。对比两组椎间盘突出物重吸收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33%(42/45);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7.78%(35/45)。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椎间盘突出物重吸收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髓化核汤联合牵弹三步法治疗巨大型LDH气滞血瘀证有较好疗效,可提高椎间盘突出物重吸收率,减轻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 杜欢欢魏娟程坤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巨大型重吸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 椎间孔镜下治疗巨大型腰间盘突出症术后腰椎稳定性的研究
- 2024年
- 评价椎间孔手术治疗巨大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本课题拟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42例腰间盘突出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成椎间孔镜组和非手术组,比较 VAS、 JOA及 ODI指标。结果 经椎间孔镜检查与保守治疗组比较, VAS评分明显改善, ODI指数明显提高(P<0.05)。结论 采用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系统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好,可有效改善腰椎生理曲度,腰椎稳定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黎永生张璐
- 关键词:巨大型腰间盘突出症腰椎稳定性
- 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壮年单节段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单节段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3年3月采用PEID治疗的31例单节段巨大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13例;年龄15~40(28.5±7.4)岁;L_(4,5)10例,L_(5)S_(1)21例;左侧14例,右侧17例;病程3~19(6.8±3.1)个月。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及住院时间等。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腰痛及腿痛,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椎功能,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采用椎管正中矢径、椎管有效矢径、椎管面积及硬膜囊面积评估椎管减压情况。比较椎间隙前缘高度、中部高度及后缘高度评估椎间隙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完成脊柱内镜手术治疗,手术时间30~71(48.7±14.2)min,出血量10~40(21.1±7.0)ml,术中透视次数4~7(4.7±0.7)次。住院时间3~8(5.1±1.3)d,术后随访12~34(16.9±4.1)个月。术前,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痛VAS分别为(6.2±1.8)、(1.4±0.8)、(1.9±0.7)、(1.6±0.6)分;腿痛VAS分别为(7.6±1.6)、(1.8±0.9)、(1.6±0.6)、(1.4±0.7)分;ODI评分分别为(35.74±4.62)、(6.68±1.78)、(6.90±1.85)、(7.10±1.94)分;术后各时间点腰痛、腿痛VAS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腰痛VAS高于术后3个月(P<0.05)。末次随访时按照改良MacNab标准,优14例,良15例,可2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椎管正中矢径分别为(0.77±0.18)、(1.18±0.24)cm;椎管有效矢径分别为(0.48±0.17)、(0.89±0.23)cm;椎管面积分别为(0.90±0.22)、(1.68±0.43)cm^(2);硬膜囊面积分别为(0.41±0.10)、(0.81±0.24)cm^(2);末次随访时椎管正中矢径、椎管有效矢径、椎管面积及硬膜囊面积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前缘高
- 陈康杨富国罗园超何仁建黄宏杰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手术
- 颈外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血流代偿不良的大型或巨大型颈内动脉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颈外动脉(ECA)-桡动脉(RA)-大脑中动脉(MCA)M2段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对于血流代偿不佳的大型或巨大型颈内动脉(ICA)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例采用ECA-RA-M2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治疗的大型(最大径为16~25 mm)或巨大型(最大径>25 mm)ICA动脉瘤患者,共10个动脉瘤(2例为串联动脉瘤)。其中,破裂动脉瘤2例,未破裂动脉瘤6例。所有患者均通过术前评估证实球囊闭塞试验阳性和(或)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提示血流灌注分期为Ⅱ2期。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评估术后即刻动脉瘤的闭塞程度。观察围手术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定期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和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8例患者中,术后6例达到完全闭塞(OKM分级D1级),1例为近全闭塞(OKM C1级)。围手术期2例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临床随访时间[M(Q_(1),Q_(3))]为69.9(55.0,85.3)个月。至末次随访,6/8的患者术前临床症状缓解或治愈,随访期间1例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8例患者末次随访的mRS[M(Q_(1),Q_(3))]为0(0,1)分,其与术前mRS[1(1,1)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9,P=0.236)。末次随访,8例患者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为(92.5±13.9)分。影像学随访时间[M(Q_(1),Q_(3))]为35.8(5.8,68.8)个月,1例患者的动脉瘤较术前缩小,其余7例患者的动脉瘤达到完全或近全闭塞。结论对于血流代偿不佳的大型或巨大型ICA动脉瘤,ECA-RA-M2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的动脉瘤闭塞率高,患者的临床预后良好,安全性较理想。
- 丁茂华王序佟小光
- 关键词:颈内动脉脑血管重建术手术并发症
- 巨大型成年型卵巢颗粒细胞瘤1例
- 2024年
-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3岁,因"腹部胀痛不适五个月"入院。既往有冠心病病史,有“脑梗塞”病史,曾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除,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乙肝、结核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后体格检查:神志清楚,颈软,甲状腺不肿大,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 李福瑞张冬冬王静
- 关键词:卵巢颗粒细胞瘤
- 巨大型恶性潜能未定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属于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的一种,属于临床少见的间叶来源肿瘤,常发生在肝、肾和肺,子宫发生较为罕见,对于直径大于5.0cm的巨大型肿瘤则更为罕见,笔者系统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直径大于10.0cm的肿瘤鲜有报道。尽管可以通过肿瘤组织学形态和具有特征性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辅以诊断,但该疾病因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加之发病率极低,临床病例资料较少,故极易造成临床漏诊、误诊。本文回顾1例巨大型恶性潜能未定子宫PEComa患者,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于该疾病的认知,丰富对该疾病的诊疗经验。
- 杨萍
- 关键词: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子宫肿瘤
相关作者
- 杨军

- 作品数:425被引量:1,144H指数:16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阴道 MPCNL 手术入路 NOTES
- 雷鹏

- 作品数:221被引量:57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显微手术切除 颅脑创伤 颅脑损伤后 大型脑膜瘤
- 姚倍金

- 作品数:76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显微外科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 皮质运动区 婴儿 手术治疗
- 王钰

- 作品数:108被引量:285H指数:8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显微手术切除 大型脑膜瘤 手术入路 鞍区 颅脑损伤
- 韩国强

- 作品数:268被引量:644H指数:13
-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显微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内镜 皮层脑电图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