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33篇“ 左房内径“的相关文章
-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超声测得左心房容积指数、左房内径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探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PAF)患者超声测得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房内径(LAD)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2年5月收治的119例HFpEF合并PAF患者设为HFpEF合并PAF组,同期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HFpEF患者设为HFpEF组,根据HFpEF合并PAF组119患者术后3月心电图或者动态心电图复查结果将其分成2组,其中复发组共31例;未复发组共88例。超声测量LAVI、LAD,罗氏Cobas8000仪器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2组资料及LAVI、LAD、NT-proBNP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HFpEF合并PAF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LAVI、LAD、NT-proBNP值预测HFpEF合并PAF复发的效能。结果:与HFpEF组比较,HFpEF合并PAF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应用钙拮抗剂占比以及LAVI、LAD、NT-proBNP值明显增高(P<0.05)。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应用钙拮抗剂占比以及LAVI、LAD、NT-proBNP值明显增高(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收缩压降低为HFpEF合并PAF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心率加快、舒张压增高、LAVI增高、LAD增大、NT-proBNP水平增高为HFpEF合并PAF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数据结果提示,LAVI、LAD、NT-proBNP值分别与HFpEF合并PAF的复发呈正相关(r=0.681、0.633、0.725,P<0.001),LAVI、LAD分别与NT-proBNP值呈正相关(r=0.573、0.681,P<0.001)。3项指标联合应用时的预测效能(AUC=0.852)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及2项指标联合应用时,其预测灵敏度与特异度依次为70.97、97.73,临界点依次为38.43 mm、49.15 mL/m^(2)、1 686.58 pg/mL。结论:超声测量LAVI、LAD及NT-proBNP与HFpEF合并PAF复发关系密切,为HFpEF合并PAF复发影响因素,有望用于HFpEF合并PAF复发的临床辅助诊断,具备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 赵恩晨金仁波宁伟蒲瑜党国珍
-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房颤动
- 耳穴埋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波离散度、左房内径、左室质量指数的影响
- 目的: 分析耳穴埋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中医证候积分、P波最大时限、P波最小时限、P波离散度、左房内径、左室质量指数的影响,客观评价耳穴埋针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并根据结果判断患者非瓣膜性房颤发生风险...
- 卜文玉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耳穴埋针P波离散度左房内径左室质量指数
- 血清胱抑素C、左房内径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左房内径改变与房颤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9月于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有房颤临床症状的患者68例为房颤组,选取同一时间住院的无房颤症状的患者52例为对照组。观测两组之间Cys-C和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观察Cys-C、LAD与房颤的关系。结果房颤组和对照组之间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饮酒、吸烟以及患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房颤组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ys-C、LAD为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ys-C、LAD与房颤存在正相关性(r=0.633、0.595,P<0.05)。结论Cys-C、LAD为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Cys-C、LAD与房颤呈正相关关系,他们与房颤的发生、发展过程存在一定的相关联系。
- 韩雪
- 关键词:心房颤动血清胱抑素C左房内径
- NLR及左房内径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的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 to lymphocyte ratio, MPVLR)及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stance, LAD)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后新发心房颤动(new 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NOAF)的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AMI患者共413名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检验检查结果;分组依据为AMI急性期内是否发生心房颤动,分为新发房颤组(NOAF组)及无新发房颤组(非NOAF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LR及LAD对AMI后NOAF发病的影响;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及LAD对NOAF的预测价值。结果:413名AMI患者中,发生NOAF的患者96例(NOAF组,23.2%),未发生NOAF的患者317例(非NOAF组,76.8%)。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NLR (OR = 1.555, 95% CI: 1.205~2.009, p < 0.005)是AMI患者发生NOAF的独立预测因素。预测NOAF的最佳临界值为3.86,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1%和57.7%,曲线下面积为0.765 (95% CI 0.712~0.817, p < 0.001);同时联合NLR及LA (left atrium)前后径时能取得更好的预测效果,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灵敏度为90.6%,特异度为61.8%。结论:MPVLR是AMI后NOAF的独立危险因素,且MPVLR联合LA前后径可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 王安毅杨军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房颤NLR左房内径
- 左房内径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 2023年
- 分析AF和LAD、hs-CRP的相关性。方法 从2020年1月-2020年12月心内科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正常对照组40例(A组)、阵发性房颤患者40例(B组)、持续性房颤患者40例(C组)研究,对比三组的LAD、hs-CRP。结果 hs-CRP:A组(1.04±0.52)mg/L房、炎症反应的参与。
- 徐吉伟吴德虎程东
- 关键词:左房内径高敏C反应蛋白心房颤动
- 心房颤动患者唾液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左房内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F)患者血清唾液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表达水平及与左房内径的相关性,探讨炎症反应在房颤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孝感市中心医院住院的非瓣膜性AF患者69例,其中阵发性AF组39例,持续性AF组30例;对照组选择同期住院无AF病史的69例。测定患者唾液酸、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及左房内径。结果阵发性、持续性组唾液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左房内径高于对照组,且持续性房颤组高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研究对象外周血唾液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与左房内径呈正相关性(r=0.685、0.403,P<0.001)。结论唾液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是房颤发病的影响因素,与左房内径的大小相关,其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参与房颤的发生、发展。
- 彭义燕李朋胡威
- 关键词:心房颤动炎症超敏C反应蛋白唾液酸左房内径
- 不同左房内径房颤患者心脏结构的差异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不同左房内径(LAD)心房颤动患者心脏结构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行射频消融术的108例患者,使用心脏多普勒超声测定LAD,按照LAD大小分为Ⅰ组(<38 mm)、Ⅱ组LAD(38~40 mm)、Ⅲ组(>40 mm)。比较三组每分钟心输出量(CO)、心脏射血分数(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e’)、E、室间隔和游离壁e’及舒张功能不全占比;比较三组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LVESD)及心室结构异常占比。结果三组E/e’、室间隔侧e’、游离壁e’、舒张功能不全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EF、C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EF低于Ⅰ、Ⅱ组,CO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LVEDD、LVESD、心室结构异常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LVEDD、LVESD、心室结构异常占比高于Ⅰ组,Ⅲ组LVESD、心室结构异常占比高于Ⅱ组,Ⅱ组心室结构异常占比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LAD患者EF、CO、LVEDD、LVESD、心室结构异常占比有差异,可为房颤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意见。
- 叶海涛李秀芬王梓译祖丽皮耶·艾乃斯艾丽菲热·帕尔哈提帕尔哈提·吐尔逊
- 关键词:心脏超声左房内径房颤
- 持续性房颤患者sST2和NT-pro BNP与左房内径关系的探讨
- 2022年
-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持续性房颤(pAF)患者血清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ST2)、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的水平与左房内径(L A 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4月南京市江宁医院心内科收治住院的105例非瓣膜病pAF患者,按LAD中位数大小,分为一组(35 mm一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T2、NT-pro BNP水平随着LAD增大而增高。sST2水平与LAD大小呈正相关(r=0.788,P<0.001);NT-pro BNP水平与LAD也呈正相关(r=0.739,P<0.001);sST2与NT-pro BNP水平亦呈正相关(r=0.893,P<0.001)。结论:sST2及NT-pro BNP与pAF患者左房结构发展密切相关,高水平sST2及NT-pro BNP可能预示着pAF患者预后及治疗效果较差。
- 钟海兰
- 关键词:持续性房颤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左房内径
- 夏橘化瘀胶囊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左房内径及复发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夏橘化瘀胶囊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左房内径及早期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8月潍坊市中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先行射频消融术后再服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先行射频消融术后再联合服用夏橘化瘀胶囊、胺碘酮进行治疗。观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左房内径(LAD)、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测定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并根据随访结果统计两组患者房颤复发情况。结果术前两组LA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LAD均降低,LVEF升高,且术后3个月治疗组LAD为(31.56±2.68)mm,低于对照组的(33.63±2.97)mm,LVEF为(65.28±1.24)%,高于对照组的(62.94±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3、9.217,P<0.05)。术前两组hs-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hs-CRP、IL-6水平均下降,且治疗组的hs-CRP、IL-6水平为(66.21±7.54)ng/L、(69.52±7.66)g/L,均低于对照组的(72.90±9.12)ng/L、(80.91±8.5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6、6.292,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术后3个月房颤复发率分别为10.00%、27.5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P<0.05)。结论夏橘化瘀胶囊能够有效降低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左房内径的大小,提高射血分数,改善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降低术后早期复发率。
- 葛汝青李杰许军李敏
- 关键词:阵发性房颤左房内径早期复发
- NT-proBNP及左房内径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射频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 2022年
- 目的:探讨NT-proBNP及左房内径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射频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0年9月因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射频消融术患者9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根据射频消融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分为复发组(n = 32)和非复发组(n = 58),绘制ROC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T-ProBNP及左房内径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房颤复发: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后行常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记录到房颤、房扑或有大于30 s的房性心动过速均判为房颤复发。结果:两组间的性别、年龄、用药情况(ARB、安达唐、螺内酯),合并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扩心病、甲亢)、补体C1q、胱抑素C、尿酸、肌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复发组LAD、NT-proBNP均高于非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NT-proBNP及左房内径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NT-proBNP及左房内径预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7 (95% CI: 0.6479, 0.8575, P <0.0001)、0.83 (95% CI: 0.7348, 0.9252, P <0.0001)。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NT-proBNP及左房内径均是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段晴晴阮士苗崔述霞韩晓荣刘松
- 关键词:NT-PROBNP左房内径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复发
相关作者
- 包丽娟

- 作品数:12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研究主题:线性消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左心房功能 左房内径 房颤
- 贺永明

- 作品数:88被引量:214H指数:7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 存活心肌 AMI 肌红蛋白
- 陈明

- 作品数:1,066被引量:3,523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放射疗法 左心室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颈总动脉
- 张代富

- 作品数:126被引量:566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患者 阵发性心房颤动
- 熊攀

- 作品数:34被引量:117H指数:7
- 供职机构: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曲美他嗪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观察 复方丹参滴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