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4篇“ 左心房粘液瘤“的相关文章
心房粘液脑转移误诊1例被引量:2
2021年
病例女,49岁,以"突发头痛伴肢体抽搐4小时"入院,既往心房粘液术后2年,现无心脏不适感。查体:头颅无畸形,双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反射正常,双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应灵敏。颈软,无抵抗,Kerning征、Brudzinski征均阴性。四肢肌力均为Ⅴ级,肌张力正常无增高,病理反射阴性。心前区无隆起,心尖部搏动位置正常.
邴雨苗延巍陈欢欢姜健蔡兆诚迟跃允
关键词:心脏肿瘤黏液瘤脑肿瘤肿瘤转移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与传统正中开胸治疗心房粘液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对比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与传统正中开胸治疗心房粘液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1例心房粘液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右胸前外侧小切口组,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45.1±15.4)岁;正中开胸组,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49.4±11.9)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术期无死亡;右胸前外侧小切口组与正中开胸组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右胸前外侧小切口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和术后输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随访3~106个月,两组患者粘液术后均无复发。结论与传统开胸心房粘液切除术比较,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房粘液切除术安全有效、创伤小,可作为心房粘液治疗的常规术式。
贺逢孝王玮璠王石雄王炜马麒薛羽柳德斌高秉仁孙婧
关键词:粘液瘤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栓塞
右胸微创小切口行心房粘液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究右胸微创小切口行心房粘液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心房粘液患者52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微创组。传统组采用胸部正中切口手术治疗,微创组采用右胸微创小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平均输血量,平均住ICU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开胸率。结果:微创组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平均住ICU时间、术后平均输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开胸率均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右胸微创小切口行心房粘液切除术治疗心房粘液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减少引流量和输血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者较快恢复,术后并发症少,二次开胸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石辛格
关键词:左心房粘液瘤安全性临床疗效
右胸微创小切口与传统胸部正中切口心房粘液摘除术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右胸微创小切口与传统胸部正中切口行心房粘液摘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材料及方法:选择2011年07月至2017年02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施行右胸微创小切口心房粘液摘除术39例患者作为小切口组,同...
黄茂勋
关键词:左心房粘液瘤
文献传递
浅谈微创心房粘液切除术的发展被引量:2
2017年
心脏粘液在临床中并不少见,主要发生于心房,明确诊断后需积极治疗,手术为其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微创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使得微创心房粘液切除术的应用不断增加,虽然微创技术切除心房粘液法目前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正中开胸方法,但借助各项新技术与新外科工具,这一治疗方法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均得到了验证,同时也说明了这一手术理念是未来发展方向。现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探讨微创心房粘液切除术的发展历程,探讨各项手术存在的不足及应用中的改进空间,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展望,以期为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张莲美蔡建辉
关键词:心脏粘液瘤微创理念切除术胸腔镜
胸腔镜下与传统开胸心房粘液切除术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与传统开胸行心房粘液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心房粘液切除的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69例心房粘液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胸腔镜组,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47.36±13.02)岁;传统开胸组,39例,男10例、女29例,年龄(49.17±13.09)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胸腔镜组与传统开胸组相比,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但术后住ICU、术后住院和机械通气时间更短、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缩短、胸腔引流量更少且住院总费用更低,术后30 d内恢复工作比例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术后早期均未发生脑梗塞等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随访11个月至4年7个月,平均(38.5±12.7)个月,两组粘液均无复发。结论与传统开胸心房粘液切除术比较,胸腔镜下心房粘液切除术有效性和安全性更佳,可作为外科治疗心房粘液优先选择术式。
刘健郭惠明谢斌陈波黄焕雷张晓慎刘菁卢聪陈寄梅庄建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左心房粘液瘤微创手术
右胸微创小切口与传统胸部正中切口心房粘液切除术的疗效对比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对比右胸微创小切口与传统胸部正中切口行心房粘液切除术治疗心房粘液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3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施行右胸微创小切口心房粘液切除术32例患者[微创小切口组,男9例,女23例,年龄(59.1±9.5)岁]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17例行传统胸部正中切口的心房粘液患者(对照组,男7例,女10例,年龄(60.0±9.0)岁]对比,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微创小切口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较对照组长,而术后机械通气时间(9.5±4.9)h、ICU停留时间(18.6±6.2)h、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103.8±19.4)ml、二次开胸止血率(0.0)、术后输血量(1.4±1.1)U、下地活动时间(38.5±6.9)h、住院时间(8.1±0.9)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0)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右胸微创小切口行心房粘液切除术安全可行,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黄茂勋朱志成朱翠琳王维铁许日昊柳克祥
关键词:左心房粘液瘤
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房粘液切除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经右胸前外侧微创小切口行心房粘液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心外科施行经右胸前外侧微创小切口心房粘液切除术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7例,年龄37~62(51±9)岁。采用右胸前外侧微创小切口(4~6 cm),经股动、静脉及上腔静脉建立体外循环,经胸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冷血心脏停博液,行心房粘液切除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死亡病例。全组总手术时间210~310(260±33)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23~50(37±9)min,体外循环时间60~87(71±9)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6~14(9.0±2.5)h,住ICU时间17~26(20±3)h,术后心包、纵隔引流量100~650(376±190)ml,术后切口长度4.5~6.0(5.3±0.6)cm。术后门诊随访1~30个月,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无复发病例。结论经右胸前外侧微创小切口行心房粘液切除术安全可行,疗效确切。
刘洪端李新于风旭邓明彬
关键词:微创手术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粘液瘤体外循环
完全胸腔镜下心房粘液摘除术的探讨
目的采用完全胸腔镜下的心内手术为开展非常规微创切口的心内手术增加手术安全性和适应症。本文总结12例完全胸腔镜下心房粘液摘除术的初步经验。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2月,收治12例心房粘液患者,女性6例,男性...
张晓慎郭惠明谢斌曾庆诗朱平罗志超庄建
关键词:手术创伤完全胸腔镜左心房粘液瘤
文献传递
心房粘液超声表现1例被引量:1
2011年
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8岁,藏族,因心慌、气短数年,晕厥来我院就诊。门诊查体:一般情况可,心尖区可闻及随体位而改变的舒张期杂音,伴有震颤。门诊以"晕厥待查"收住入院。入院检查胸片提示心影增大,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室长轴切面显示心房内团块状回声,边缘不规则,表面不平呈分叶状,由于体的蒂较细,故体活动度大,
王元胜刘芳
关键词:左心房粘液瘤超声表现舒张期杂音心影增大心尖区心房内

相关作者

邵蓓
作品数:272被引量:710H指数:14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脑梗死 BCR 阴部神经 卒中后 女性
郭惠明
作品数:302被引量:591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胸腔镜 外科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全胸腔镜 心脏外科手术
张晓慎
作品数:86被引量:195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胸腔镜 心脏外科手术 完全胸腔镜 心脏手术 全胸腔镜
达嘎
作品数:69被引量:172H指数:7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高海拔地区 ARDS 腋下小切口 外科治疗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辛晨
作品数:50被引量:160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研究主题:青光眼 颈内动脉狭窄 小梁网 滤过泡 脉络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