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4篇“ 工业生产率“的相关文章
一种工业生产宏观预测与关键因素分析方法
本发明属于工业生产预测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工业生产宏观预测与关键因素分析方法,其依据可信粒度准则,以工业生产输入数据的特性生成同时兼顾各变量覆盖度和特异性的信息粒,通过将该信息粒输入到已训练好的单隐层数值型神经网络...
马福民仲秋萍杨帆张腾飞
中国企业创新、就业动态与工业生产提升被引量:5
2022年
本文基于2008—2014年全国创新调查企业数据库考察工业企业创新对城市小类行业层面就业动态变化以及生产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企业创新通过提升就业创造和降低就业损失显著地提高工业就业净增长,且工业创新产出的就业效应远大于创新投入的就业效应;从不同技术行业看,企业创新促进了高技术、低技术行业的就业净增长,而降低了中技术行业的就业净增长,主要是因为工业企业创新显著降低了中技术行业的就业创造,而高技术和低技术行业的就业创造效应明显且就业破坏的抑制效应显著;工业企业创新显著促进了生产水平的提升,其内在机制是促进就业创造和抑制就业破坏。
宋建王静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物流成本、工业生产和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被引量:2
2021年
本文应用NEG异质性企业模型,探究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化的形成机理,分析物流成本和工业生产等因素的影响,基于2000—2018年的省级数据构建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理论假说并获得全国和分区域的相关结论。研究发现,第一,物流成本的降低对于城镇化的作用取决于当地的人口规模,一个地区的人口规模越大,物流成本越低,越能提升当地的城镇化水平。第二,工业生产的提升对于城镇化水平的作用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工业生产的提升越会降低城镇化水平。第三,物流成本的持续降低和工业生产的不断提升,以及资本禀赋及利用效的区域差距,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在城镇化进程中,市场规模大的地区要致力于推动区际贸易自由化,市场规模小的地区则需要重视人口的吸引和产业集聚;欠发达地区要持续推动技术进步,而发达地区则需要权衡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和就业岗位流失这两方面的得失。
谭策天何文刘玉人
关键词:城镇化物流成本工业生产率新经济地理学
城镇化发展与居民消费——基于工业生产地区差异视角被引量:10
2021年
为探究城镇化发展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本文基于工业生产地区差异视角展开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与居民消费之间不存在自发产生的“U”型演变关系,但工业生产水平对两者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因此,必须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提高工业生产水平。同时,加快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融合发展的转变,实现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
蓝管秀锋朱伟媚匡贤明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居民消费工业生产率
金融集聚与工业生产提升——基于研发资本的中介传导有效性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考察我国金融集聚对工业全要素生产提升的表现,综合分析金融集聚、研发资本对生产的共同影响机制。以33个工业行业的大中型企业数据为样本,探查金融集聚和研发资本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的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中介效应模型,验证研发资本对金融集聚与生产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研发资本投入能够显著提升工业全要素生产,在金融集聚与生产间具有中介传导作用,具体表现为遮掩效应;金融集聚影响工业全要素生产提升存在两条路径:一是具有直接负效应,二是以研发资本为中介的间接正效应,间接正效应会阻滞直接负效应的不利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提升工业全要素生产关键在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研发资本投入水平,要实现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企业)的质效,需要金融市场、企业和政府三位一体合力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需要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张秀艳周毅白雯
关键词:金融集聚研发资本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中介效应
房价波动对中国工业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资源错配的视角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落地,以资本、劳动力为主的要素资源主要流入了生产较低的房地产以及相关的行业企业,而具有较高生产、能够创造更多价值的主要工业企业所从...
齐孟杰
关键词:房价波动工业生产率资源错配
文献传递
中国服务业对工业生产影响的研究
服务业增加值自2008年起占GDP的比重迅速上升并在2013年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我国经济面临着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有学者如李钢(2013)指出,到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仍旧是第...
曾秀兰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SFA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
文献传递
服务贸易技术含量与工业生产——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文章基于进口和出口二维视角探讨了服务贸易技术含量对工业生产的不同作用机制,并利用56个国家(或地区)2004~2013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进出口技术含量均能有效促进工业生产提升,且进口技术含量的生产效应强于出口技术含量;技术和知识越密集的进口服务品,其技术含量增加对工业生产的拉动力度越强;而高技术服务品的出口技术含量对工业生产的影响程度不及中技术服务品,仅略高于低技术服务品。
顾国达朱晗骐
关键词:服务贸易工业生产率
中国工业生产波动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使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估计全要素生产(TFP),以省份和行业为分组,分别计算TFP离散度、资本和劳动的边际收入产品离散度,并进而考察生产波动对资源配置的内生影响。研究表明:资本、劳动要素在30个工业行业内存在不同程度的配置扭曲,且资本要素扭曲要大于劳动要素的扭曲;生产波动与资源误置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生产波动越大,资源误置的程度越高。在工业经济中,生产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行业层面和省份层面的资源配置扭曲(10%~30%),传统关于调节资源配置政策的福利效应可能被高估。
于江宁李承政朱启贵
关键词:离散度
新疆县域工业生产时空演化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通过DEA和ESDA方法,研究1998年以来新疆县域工业生产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县域工业生产呈现稳步增长,主要由纯技术效和规模效的提升推动,但技术进步的增长贡献不足。相对于北疆而言,东疆和南疆的县域工业生产呈现追赶式增长,三大地区间的效差异在平均意义上表现出缩小趋势。工业生产增长的县(市)主要集中于天山北坡经济带,2007年以后不断向北疆北部、东疆及南疆北部和西南部扩散,致使东北-西南方向上新疆县域工业发展的异质性较弱。新疆县域工业生产布局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但集聚水平较低且具有一定的波动性,2011年以后表现出微弱的空间分散趋势。热点区的数量相对稳定但空间分布却由连续型集聚向离散型集聚转变,大致形成一条沿东北-西南方向的高生产"带状"区域,冷点区的数量明显减少且零散分布于南疆贫困地区和北疆沿边高寒地区。由于各县(市)工业生产的普遍增长,新疆工业经济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性有所减弱。
徐妍
关键词:县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相关作者

郑玉歆
作品数:79被引量:1,339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研究主题:生产率 科学发展观 全要素生产率 工业生产率 CGE模型
刘波
作品数:16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轻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工业生产率 集中率 生产率 可拓学 经济增长
蔡金续
作品数:4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经贸大学
研究主题:工业生产率 生产率 综合要素生产率 工业经济
邱阳
作品数:6被引量:92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研究主题:全要素生产率 VAR模型 工业生产率 计量经济方法 经济增长
梁赫
作品数:18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研究主题:会展 长三角城市 世博会 工业生产率 会展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