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7篇“ 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相关文章
- 无管化微创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 探讨无管化微创PCNL(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 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5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给予对照组47例患者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TURL)治疗、观察组48例患者无管化微创PCNL治疗,观察两组手术一般状况、血清学指标、肾脏血流动力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血尿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肾损伤分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脂脂质运载蛋白(NGAL)以及胱抑素C(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肾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_s)以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_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16%)低于对照组(19.15%)(P<0.05)。结论 无管化微创PCNL可改善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一般状况,减轻患者肾脏损伤,提高结石清除率,不影响肾脏血流,且并发症更少。
- 陆身修李腾林宋文谢孟亮郑圳楠淡明江
- 关键词: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结石清除率
-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
- 2025年
-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首钢水钢医院泌尿外科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48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照组采用斜卧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血红蛋白值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取出的结石均做“结石成分分析”。两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及留置引流管时间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更佳,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作为首选方法。
- 黄华刚周建方王建伟张璐
- 关键词: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后腹腔镜微创经皮肾镜
- 不同术式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对比及安全探讨
- 2024年
- 本文主要围绕针对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不同手术方法对应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评估、分析。方法 将本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基于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均为30例。其中,前者接受微创精辟神穿刺取石术治疗,后者接受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将手术时长、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保留时长、导尿管保留时长、术后住院时长、结石清除情况(术后4周)、结石复发情况(术后6个月)作为观察指标,收集两组数据并进行比对。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保留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导尿管保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长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②术后4周复诊,观察组患者结石完全清除率达到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③观察组患者术后6月结石复发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 临床针对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的效果好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且接受前者治疗时,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更短,复发率更低,表明这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同样更高,具有更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 高磊周萌
- 关键词:嵌顿性输尿管结石微创经皮肾穿刺
-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应用于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究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肾功能、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分为M组和R组,两组样本量均为44例。M组予以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tripsy,MPCNL),R组予以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uretero lithotomy,RLU)。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和手术前后的肾功能情况、氧化应激水平、炎症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R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M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出血量明显低于M组(P<0.05),术后3d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M组(P<0.05)。术后,R组患者的血清中性粒细胞鲨烯酸结合蛋白、血肌酐、脂质过氧化物、高度氧化蛋白质衍生物、白细胞介素-1β、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于M组相比较,明显更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LU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量,并提高结石清除率,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情况,降低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反应水平,未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 王义夏王同庆马琦岳王继征
- 关键词: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结石清除率
- 一期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效果评价
- 2024年
- 目的分析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实施一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9例,比照组行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实践组行一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对比两组的碎石效果、临床指标、肾功能、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结果实践组的碎石效果优于比照组,手术时间多于比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的肾功能水平、疼痛程度、出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践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80%(5/39),低于比照组的33.33%(1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2,P<0.05)。结论输尿管镜软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一期碎石成功率高,清石效果好,且并发症少。
- 侯健胡栋梁俞辉
- 关键词:输尿管上段结石嵌顿性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 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 2024年
- 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作用探讨。方法 将隆安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近3年2月间治疗的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80例患者以手术方式不同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并行疗效对比。结果 较之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手术时间相对偏短(P<0.05),但其术中出血量则明显增加(P<0.05),且术后血尿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5),住院时间较久(P<0.05)。研究组血红蛋白下降值更为显著(P<0.05),CRP、IL-6等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偏高(P<0.05)。研究组结石清除率高达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患者予以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方案治疗,所形成的创伤更小,但其结石清除率相对较低。而针对患者予以经皮肾镜取石术方案治疗,其创伤相对较大,但结石清除效果更为明显,且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相对较短。两种术式各有优劣,可结合临床实际予以确定执行。
- 罗业恒
-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
- 逆行肾内手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对比分析
- 2024年
- 针对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本文主要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200例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法的差异分组,对照组(n=100)手术方法选用逆行肾内手术,观察组(n=100)手术方法选用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数据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术后疗效更好,手术及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观察组术后血肌酐、血胱抑素C水平及NRS评分、炎症因子水平、肾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更低,P<0.05。结论 对于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而言,经本文数据分析推荐实施经皮肾镜取石术,其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逆行肾内手术,该手术治疗方法具备相当高的实践价值,值得推广。
- 邹善博
-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
- 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在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应用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Ureterolithotomy,RLU)的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3月—2022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4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其中通过RLU治疗的3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n=32)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指标及住院时间、肾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结石清除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住院时间、手术耗时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各项肾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时采用RLU,具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同时能够减少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对肾功能损伤更小,且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郑龙宝孟庆超李明峰
- 关键词: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肾功能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并发症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 研究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RSL)与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UUC)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兴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嵌顿性U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URSL组(46例)与PCNL组(46例),分别采用URS、PCN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炎症因子水平、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URSL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均低于PCNL组,手术及住院时间均短于PCNL组(均P <0.05)。治疗后,URSL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及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PCNL组(均P <0.05);URSL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低于PCNL组,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RSL与PCNL治疗嵌顿性UUC各具优缺点,URSL创伤小、术后疼痛程度低、恢复快且机体炎症反应轻微,PCNL结石清除率高。
- 王振杰
- 关键词: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
- 探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在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和并发症比较
- 2024年
- 目的研究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经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治疗的60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成软镜组与腹腔镜组,各30例。软镜组患者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腹腔镜组行经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发热、结石清除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术后发热、结石清除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软镜组手术时间(57.23±10.34)min、住院时间(4.10±0.54)d、术后疼痛评分(2.21±0.43)分均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79、9.195、8.181,P均<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清除结石方面可能更有效。然而,其伴随着较大的手术创伤和较多的术后疼痛。相比之下,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可以减轻术后的疼痛,并降低手术和住院的时间,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
- 陈克明
-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