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18篇“ 居民生活质量“的相关文章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研究
2025年
为更好地衡量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实际生活水平,本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结合的组合赋权法对2013—2023年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开展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实现历史性跨越。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仍存在短板弱项,需从夯实物质基础、改善生活环境、提升公共服务、强化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持续提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国家统计局“新时期农民生活质量研究”课题组王贵荣夏欢
关键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组合赋权
农村公共服务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5年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运用OLS模型实证分析农村公共服务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村公共服务能够通过促进农村居民社会参与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异质性检验表明,农村公共服务对处于西部和中部以及60岁以上的村民生活质量的正向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存在倒U形关系,即存在最优公共服务水平,偏离了最优的公共服务会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鉴于此,建议通过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公共服务供给的区域差异、重视社会参与来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并根据地区禀赋构建最优公共服务体系。
雷瑞芳孙中义王力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生活质量农村居民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5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以技术创新、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为核心的新型生产力形态,对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并促进产业结构转型;数字经济的融入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并推动了农村电商与智慧物流的发展;生态农业的推广不仅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还为农村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新质生产力的多维度应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并为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杨月琦
关键词:生活质量农业现代化
河南省乡村居民生活质量研究--基于PVAR模型检验
2025年
以河南省2013-2022年间1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PVAR模型深入分析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子系统之间的动态因果联系。研究结果发现,生态文明建设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中发挥核心作用,城乡融合发展虽在提升富裕程度上作用有限,但对促进各子系统长期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建设是推动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对实现居民生活质量的长期稳定提升至关重要。研究结果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实证基础,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与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赵铭胜
关键词:乡村居民生态文明建设生活质量
基于财政支出视角湖南省县域居民生活质量空间分异及影响
2025年
文章以湖南省122个县域为例,通过构建面向居民生活消费需求的指标体系,采用Moore指数对其进行评价,利用GWR模型分析财政支出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11个因子对县域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此解构其空间分异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湖南省县域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分层趋势明显,发展保障型支出成为居民消费支出的主导型支出类型。同时,县域间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异显著,空间上基本保障型支出呈现由西向东递减,而发展保障型支出则呈现由东向西递减。②湖南省县域居民生活质量差异显著,质量指数评价的值域范围为[0.295,6.611],空间上团聚状特征明显且呈现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变化趋势。③经济性财政支出对湖南省县域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能力最大,空间模式上呈条带状由中部向东西两侧递减;服务性财政支出、民生性财政支出、人资性财政支出和维持性财政支出的正向影响能力依次递减,且均呈现差异化的空间模式变化趋势;经济发展差异正向影响湖南省居民生活质量的能力最大且空间模式上呈现由东部向西部递减的变化趋势;产业结构差异、教育公平差异、就业水平差异和市场规模差异的正向提升能力依次递减。
汤迪莎石磊王杰麟柳思勉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居民生活质量财政支出结构县域
数字素养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提升农村居民对数字技术的认知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农村居民对数字技术的感知维度出发,实证分析数字素养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作用机制和异质性效应,对于优化数字乡村建设策略至关重要。数字素养能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其中社交层面的数字素养影响尤为突出。数字素养通过激发农村居民的数字行为,间接提升其生活质量。在低受教育水平、男性和党员群体中,数字素养对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基于此,建议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数字素养培育体系和开展数字素养帮扶模式,以提升农村居民的互联网感知力。
向运华程鹏黄蓉
关键词:生活质量农村居民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4年
为了深入探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了河南省正阳县的农村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通过对正阳县60岁以上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参保情况和生活质量现状的调查,结合文献综述,探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对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然而,研究也揭示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加大对该政策的宣传力度;重视农村养老设施的建设等建议。
李静琪
关键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体育锻炼何以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基本事实与潜在机制
2024年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体育锻炼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效应与潜在机制。发现: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是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经过异质性分析、全模型估计、更换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增加控制变量、内生性问题处理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潜在传导路径表明,体育锻炼通过增加农村居民的健康促进效应、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其中,心理资本发挥的作用尤为重要。据此,从加强对体育锻炼时代意义的认知,推动体育锻炼与卫生健康深度融合,发挥农村体育组织作用、开展赛事活动提升农村居民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等方面提出建议。
刘超陈林祥
关键词:体育锻炼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社会资本心理资本
加强农村水资源管理 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2024年
随着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环境变化,农村水资源管理的问题日益凸显。农村水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和管理不仅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还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基于此,文章对当前农村水资源的使用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当前农村水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旨在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提供策略参考。
董天翔
关键词:居民生活质量可持续性
数字乡村建设与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
2024年
文章基于CGSS调查的2021年数据,探究数字乡村建设与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机制作用。研究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将呈现边际递减的情况;此外,数字乡村建设能够通过促进社会参与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同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有明显的异质性,从区域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受到高等教育的群体反而呈现负效应;进一步地,数字乡村建设与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存在倒“U”型关系,也即存在最优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偏离了最优的数字乡村建设,将会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邵祥东高宇航
关键词:数字乡村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社会参与

相关作者

查奇芬
作品数:96被引量:662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研究主题:实证分析 实证研究 经济增长 综合评价 产业结构
韩淑丽
作品数:42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北财经大学杂志社
研究主题:生活质量 居民消费 居民生活质量 组稿 高校
李辉婕
作品数:76被引量:289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气象灾害 种粮大户 影响因素 农户 结构方程模型
杨新军
作品数:216被引量:4,300H指数:40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生态系统 恢复力 农户 脆弱性 黄土高原
李正龙
作品数:52被引量:233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人口老龄化 生活质量 指标体系 社会保障 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