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74篇“ 尿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文章
- 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脊髓栓系松解术后尿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意义
- 2023年
- 目的通过比较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患儿脊髓栓系松解术前后尿动力学检查(urodynamic study,UDS)结果,探讨脊髓栓系松解术对TCS患儿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3例TCS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接受脊髓栓系松解术前后的UDS参数,并对部分UDS参数进行量化评分,分析手术前后变化。UDS评分由UDS参数量化后相加获得。本研究依据患儿手术前UDS参数和下尿路症状将患儿分为膀胱功能正常组(Normal组)和膀胱功能异常组(Abnormal组),对比两组患儿手术后UDS参数及下尿路症状的变化特征,评估TCS患儿手术后膀胱功能情况。结果43例患儿手术时年龄(4.0±4.5)岁,均符合纳入条件。脊髓栓系松解术前后TCS患儿结果显示,手术前后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协同性[1.00(0.00,1.00)分比1.00(0.00,2.00)分]和UDS评分[4.00(2.00,7.00)分比6.00(1.00,9.0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最大尿流率[12.00(9.00,13.00)mL/s比12.00(5.00,15.00)mL/s]、残余尿量[20.00(7.00,50.00)mL比20.00(5.00,40.00)mL]、最大膀胱容量[0.00(0.00,1.00)分比0.00(0.00,1.00)分]、膀胱顺应性[1.00(0.00,2.00)分比1.00(0.00,2.00)分]、逼尿肌活动[2.00(1.00,3.00)分比3.00(0.00,4.00)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ormal组24例(55.8%),Abnormal组19例(44.2%),两组性别构成比[10例(41.7%)比9例(47.4%),χ^(2)=0.140]、下肢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改善比例[17例(70.8%)比14例(73.7%),χ^(2)=0.029]、下肢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改善比例[19例(79.2%)比11例(57.9%),χ^(2)=2.2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normal组术后膀胱功能障碍改善比例高于Normal组[14例(73.7%)比8例(33.3%),χ^(2)=6.9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S松解术可以改善部分手术前有膀胱功能障碍患儿的膀胱功能。对手术前无膀胱功能障碍的患儿,TCS松解术可引起部分患�
- 周钊凯杨帅喻佳婷文一博张国贤王庆伟陆伟文建国
- 关键词:脊髓栓系综合征神经外科手术尿流动力学检查
- 糖尿病神经性膀胱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叶酸、维生素B_(12)的水平及尿动力学变化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 探讨糖尿病神经性膀胱(DNB)患者血清叶酸(FA)、维生素B_(12)(VitB_(12))、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T2DM患者251例,其中合并DNB患者86例(DNB组)、单纯T2DM患者165例(T2DM组),比较两组FA、VitB_(12)、Hcy及尿动力学指标。结果 DNB组FPG、2hPG、HbA1c、尿微量白蛋白(UMA)、膀胱最大测压容量(VMBC)、Scr、BUN、Hcy高于T2DM组(P<0.01);FIns、FA、VitB_(12)、最大尿流率(MFR)、最大尿流率时逼尿及压力(PQmax)、膀胱顺应性(BC)低于T2DM组(P<0.01)。结论 DNB患者血清FA、VitB_(12)、Hcy及尿动力学指标均发生改变。
- 曹迎东李翠凡夏武宪李晓芳
-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性膀胱叶酸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尿动力学指标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犬梗阻性不稳定膀胱术前术后的尿动力学变化
- 2017年
- 目的:建立"犬梗阻性不稳定膀胱"的动物模型,通过对该模型动物行膀胱逼尿肌切断术前术后尿动力学的研究,探讨经尿道微创手术对改变逼尿肌不稳定收缩的可行性。方法:首先建立犬不稳定膀胱模型,解除梗阻3个月后在静脉麻醉下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间断横行切断膀胱逼尿肌。术前术后检测犬最大逼尿肌压力(MDP)、最大膀胱容量(MCC)、最大膀胱顺应性(MBC)等尿动力学参数。结果:7只不稳定膀胱模型犬,电切术后3个月后MDP、MCC、MBC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切断膀胱逼尿肌能改善犬梗阻性不稳定膀胱出口梗阻引起的症状,可行性仍需大样本实验支持。
- 陈安龙吴越张国飞邓玮史京
- 关键词:逼尿肌不稳定尿动力等离子电切术
- 脑卒中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动力学变化与疗效评价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评价。方法选取2009~2014年72例脑卒中合并BPH患者的尿动力学和治疗效果的资料,总结脑卒中合并BPH的尿动力学特点,并根据其尿动力学表现给予相应临床治疗并研究疗效。结果 72例患者中47例存在梗阻,9例有可疑梗阻,16例不伴有梗阻。47例有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16例有膀胱逼尿肌降低或减弱,6例有逼尿肌-尿道括约肌不协调。临床治疗1周与1个月后生活质量(QOL)评分及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合并BPH患者尿动力学参数变化较不伴有BPH脑卒中更为复杂,临床结合不同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 邓青富朱礼坤朱永生裴利军巫建彪杨海帆
- 关键词:尿动力学脑卒中前列腺增生
- 经尿道膀胱逼尿肌间断横行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犬不稳定膀胱的尿动力学变化研究
- 2017年
- 目的:建立"犬不稳定膀胱腔内手术切断部分逼尿肌"动物模型,使犬膀胱处于"低张、大容量"状态,通过对膀胱逼尿肌切断术后尿动力的研究,探讨经尿道微创治疗对改变逼尿肌不稳定收缩的可行性。方法:首先建立犬不稳定膀胱模型,解除梗阻3个月后在静脉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逼尿肌间断横行等离子电切术。术前术后检测犬最大逼尿肌压力(MDP)、最大膀胱容量(MCC)、最大膀胱顺应性(MBC)等尿动力学参数。结果:7只不稳定膀胱模型犬,术后3个月后测最大逼尿肌压力(MDP)、最大膀胱容量(MCC)、最大膀胱顺应性(MBC)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犬梗阻性不稳定膀胱经尿道膀胱逼尿肌横行等离子电切术能改善膀胱功能但仍需大样本支持。
- 张国飞吴越邓玮陈安龙史京
- 关键词:逼尿肌不稳定尿动力
- 伴有难治性储尿期LUTS女性膀胱黏膜白斑患者的影像尿动力学变化及手术疗效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伴有难治性储尿期下尿路症状(LUTS)女性膀胱黏膜白斑患者影像尿动力学变化及手术疗效。方法:选取49例伴有非神经源性难治性储尿期LUTS并确诊为膀胱黏膜白斑的女性患者为病例组,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病变电切术,术前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记录排尿日记、生活质量评分(QOL);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排尿日记、QOL等并评估手术疗效。同时选取15例仅存在上尿路疾患而下尿路功能正常的女性患者为对照组,记录排尿日记,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病例组术前充盈期膀胱呈卵圆形或圆形,壁光滑,未见膀胱颈口开放和明显漏尿;排尿期膀胱颈口开放良好、尿道显影正常,未见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和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病例组术前正常尿意容量(VND)、功能性膀胱容量(FBC)、最大膀胱测压容量(MC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42±46)ml vs.(344±55)ml、(298±53)ml vs.(450±51)ml、(456±59)ml vs.(524±54)ml,P<0.01]。病例组术后的24小时排尿次数和QOL均显著低于术前[分别为(10±1)次/d vs.(14±2)次/d,(3±1)分vs.(5±1)分,P<0.01)];术后FBC显著高于术前[(447±56)ml vs.(298±53)ml,P<0.01)],与对照组FB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7±56)ml vs.(450±51)ml,P>0.05)]。病例组术后的总体手术有效率为85.7%。结论:伴有难治性储尿期LUTS女性膀胱黏膜白斑患者多伴有膀胱感觉敏感,尿动力学检查可为其诊疗提供客观依据。部分患者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病变电切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 王庆伟杨琨琨王焱王晓飞陶德赏张建伟文建国
- 关键词:影像尿动力学
- 糖尿病膀胱病变合并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膀胱病变(DCP)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合并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膀胱病变分为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57例)和DCP合并BPH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功能障碍情况、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膀胱最大容积(MCC)、初始尿意容量(FDV)、膀胱顺应性(BC)、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 Qmax)、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结果 DCP合并BPH组IPSS中排尿不尽、尿频、尿中断、延迟排尿、排尿无力、夜尿次数以及症状总得分均高于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4.8±0.4)分比(3.7±0.3)分,(4.7±0.5)分比(3.7±0.4)分,(3.3±0.2)分比(3.1±0.2)分,(3.8±0.3)分比(2.9±0.1)分,(3.1±0.4)分比(2.2±0.2)分,(3.9±0.3)分比(3.8±0.2)分,(28.3±3.7)分比(23.9±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尿流变细得分高于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4.7±0.5)分比(4.6±0.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P合并BPH组不稳定膀胱、低顺应性膀胱以及膀胱感觉减退发生率均高于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58.5%(24/41)比35.1%(20/57),36.6%(15/41)比17.5%(10/57),61.0%(25/41)比33.3%(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DCP合并BPH组MCC、BC、Pdet Qmax与单纯BP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DV、PVR较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升高[(203.5±15.7)m L比(149.5±10.4)m L,(148.6±10.6)m L比(74.6±5.3)m L],Qmax较单纯糖尿病合并BPH组降低[(3.6±0.4)m L比(6.1±0.6)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CP并BPH患者FDV、PVR显著升高,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也显著升高,可见尿动力学检查能够为DCP合并BPH患者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作用。
- 顾鑫王岸迪薛秀荣景立伟李永禄王元松
- 关键词:糖尿病膀胱病变前列腺增生症尿动力学变化膀胱功能障碍
- 保留神经宫颈癌根治术后近期尿动力学变化
- 目的:通过对传统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简称RH,亦称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简称NSRH)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行尿动力学检查(urodynamic study,UDS),对比两种术式对患者术后...
- 曹寒寒
-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保留神经尿动力学检查
- 输尿管镜碎石术中上尿路尿动力学变化对术后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术中上尿路尿动力学变化与术后肾功能的关系,建立输尿管镜术中肾盂内压的监测方法。方法对9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治疗,术中用尿动力学分析仪监测患者肾盂内压变化,根据术中肾盂内压是否大于生理压力4.0kPa,时间是否超过10min为界,将患者分为高压组(≥10min)和低压组(<10min)进行比较。研究肾盂内压、高压持续时间等因素与术后肾功能的关系。结果高压组34例,低压组57例,本组患者术后肾功能及肾脏形态较术前有明显差异;肾周积液发生率高压组明显高于低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盂返流存在于输尿管镜术中并可引起相关肾功能改变;肾功能的改变与术中肾盂高压、高压持续时间等因素相关。
- 张维颉李科威顾润国
- 关键词:输尿管镜肾盂内压尿动力学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后尿动力学变化的研究
- 研究背景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e hyperpiasia,BPH)是泌尿外科的老年男性常见病,严重困扰着中老年人的生活,如不及时干预,还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比如尿毒症。目前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 辛玉宏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尿动力学检查
相关作者
- 文建国

- 作品数:556被引量:2,604H指数:2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尿动力学 儿童 尿动力学检查 神经源性膀胱 小儿
- 郭建忠

- 作品数:7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研究主题:尿道 良性前列腺增生 尿动力学变化 尿动力学 前列腺切除
- 王庆伟

- 作品数:208被引量:725H指数:1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尿动力学 儿童 神经源性膀胱 尿动力学检查 遗尿
- 周锋

- 作品数:11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尿道 良性前列腺增生 尿动力学 尿动力学变化 等离子
- 徐涛

- 作品数:9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研究主题:尿道 良性前列腺增生 尿动力学变化 尿动力学 入院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