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32篇“ 少数民族社会“的相关文章
- 历史再现的美学表达——基于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的影像分析
- 2025年
- 对上个世纪50-60年代拍摄的15部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的拍摄史研究来讲,现阶段在梳理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尚涉及如何理解影像语言表达意义的过程。其中内容包含两方面:其一少数民族社会的历史如何通过影像方式展现;其二理解这些影像画面如何体现拍摄时代的视觉艺术表达特征。本文讨论将以这批影片中拍摄的原始社会影像为例,尝试分析并解释影像呈现的上述两个层面的内涵及其意义何在。
- 伍婷婷
- 关键词:影像原始社会历史再现集体主义
- 云南3个特有少数民族社会资本与高血压防治研究
- 目的分析社会资本对高血压控制措施及高血压相关因素的影响,探讨民族在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与高血压控制措施间的调节作用,以期更有针对性地改善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高血压患病及治疗现状。方法本研究依托云南特有人口较少民族营养与健康调...
- 张楠
- 关键词:个人社会资本高血压
- 土司参加科举与科举制度对西南少数民族社会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明至清初,朝廷以“土司无用流官之例”,不许土司参加科举考试。雍正朝大规模改土归流,大量土司被废除,土司制度日趋衰落。保留下来的土司,其权力受到严格限制,在此背景下,土司请求参加科举考试。雍正十三年,土司获准参加科举考试。作为少数民族首领的土司参加科举考试,推动了科举制度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在西南民族地区的推行,是中央王朝在文化领域推行一体化进程中的一部分,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清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参加科举考试,扩大了科举制度推行的区域,丰富和发展了科举制度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让科举制度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 郗玉松
- 关键词:土司科举阶层流动冒籍
- 大夏大学社会研究部关于贵州少数民族社会的研究
- 2023年
- 长期以来,贵州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社会文化落后,而被误解甚重。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大夏大学为躲避战火内迁至贵州,并设立社会研究部,利用地利之便对贵州少数民族社会进行近距离调查与研究。社会研究部吸纳了以吴泽霖、岑家梧为首的众多学术人才,在驻黔期间开展了系列学术活动。其学术成果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廓清了以往史籍中对贵州少数民族种种不实的认知,展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又紧跟国族建构的时代思潮,从族群源流和民族融合强调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并为其时政府开发贵州提供了施政参考。
- 王国文
- 关键词:少数民族社会
- 小组工作介入少数民族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从与其他群体融入的对比来看,少数民族群体则面临着更多的社会适应及社会融入的问题,因此有效解决少数民族社会融入问题是全国各民...
- 麦迪娜
- 关键词:少数民族社会融入
- 不言而信:城市少数民族社会信任论析——基于F市D社区的调查
- 2022年
-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不同民族间的社会互动更需要坚实的信任基础作为支撑。对少数民族来说他文化空间和群体是完全陌生的,全新的互动对象与互动空间充满着未知和不确定性,而社会信任恰恰是一种高效的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在脱离传统文化空间中的不确定性。从传统生活空间流动到全新的他文化空间,不仅代表着少数民族社会信任对象在发生着改变,同时其信任建立与维系模式以及生成要素也随之变化。基于F市D社区的田野调查,城市少数民族社会信任类型可初步划分同族信任、互利型信任、制度信任和情感认同型信任。而少数民族社会信任的发展又经历了以同族信任为主的初始阶段,以互利型信任和制度信任为中心的初级阶段,互利型信任、制度信任和情感认同信任并重的发展阶段,回归情感认同信任的最高阶段。
- 白云腾
- 关键词:少数民族社会信任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程中重庆城市少数民族社会融入研究
-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程中,受“磁吸效应”影响,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来渝人口日益增加,重庆城市少数民族数量呈上升趋势。少数民族在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上逐渐适应、融入重庆城市发展的同时,仍存在诸多现实挑战。重庆城市...
- 李思睿
- 关键词:城市少数民族社会融入风俗习惯
- 新中国初期的社会调查与民族工作——以广西少数民族社会调查为中心被引量:1
- 2021年
-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随着民族工作的逐步开展,中国共产党越来越重视对少数民族的调查研究。新中国初期党和政府在民族工作方面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有组织地开展少数民族社会调查,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新中国民族研究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方素梅
- 关键词:新中国初期民族工作
- 南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生活变迁——基于两个少数民族聚居点的社会调查
- 2021年
- 本文基于南疆少数民族聚居点社会调查,对当地社会经济变迁状况作了初步描述与分析。南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已由简单、粗放的传统农业转向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生产,剩余劳动力流向二、三产业,生计方式的变迁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转型。
- 王薇
- 关键词:兵团经济生活社会转型
- 中国高等教育与边疆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史论
- 张学强
相关作者
- 李普者

- 作品数:16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少数民族 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社会 民族文化 政治结构
- 钱宁

- 作品数:55被引量:679H指数:17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工作 内源发展 社会福利 社区照顾 社会
- 赵复兴

- 作品数:24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鄂伦春族 鄂温克族 解放前 巢居 家庭
- 黄行

- 作品数:83被引量:459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语言 少数民族语言 民族语言 语言规划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 沈海梅

- 作品数:36被引量:159H指数:7
- 供职机构:云南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白族 社会 学术史 族性 社会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