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1篇“ 小麦纹枯病菌“的相关文章
防治小麦纹枯病和玉米茎基腐病的药剂筛选及复配增效评价
2023年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杀剂对小麦纹枯病和玉米茎基腐的室内毒力。针对高效药剂,以孙云沛法评价各配比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己唑醇和咯腈对小麦纹枯病的室内毒力最高,EC_(50)值分别为0.094 mg/L和0.312 mg/L;咪鲜胺和己唑醇对玉米茎基腐病的室内毒力最高,EC_(50)值分别为0.088 mg/L和0.593 mg/L。己唑醇和咯腈按照不同比例复配对小麦纹枯病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咪鲜胺和己唑醇按照1:5、1:2和1:1比例复配对玉米茎基腐病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效果,其中1:5配比的共毒系数为212.2,增效作用最为显著,生产上可考虑用于上述病害防治。
纪祥龙王开运武玉国姜莉莉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菌己唑醇咪鲜胺室内毒力菌丝生长
小麦纹枯病中真病毒的多样性及其对寄主生长特性的影响
丝核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寄主,是许多作物病害的病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近年来,由禾谷丝核(RhizoctoniacerealisVanderHoeven)引起的小麦纹枯病(sharpeyespotofwheat)已经...
张浩天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真菌病毒
选择性培养基在小麦纹枯病分离及土壤核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由禾谷丝核(Rhizoctonia cerealis,Rc)引起的纹枯病是黄海麦区的重要病害[1]。对病分离主要采用组织分离法[2]。该法费时、费力、操作要求严格,且无法对土壤中的病数量进行检测。选择性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SM)是根据不同真对化学药剂敏感性的不同,通过向基础培养基中添加特定的抑物质,达到专一性分离目标真而有选择地抑制杂生长的目的。
杨岚徐建强王莉莉任富豪赵增新李鹏飞郑伟
关键词:病原菌分离病原菌检测选择性培养基
小麦纹枯病Rc-RPA-LFD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的变化和水肥条件的改善,小麦纹枯病在我国危害日趋严重,现已成为长江中下游麦区和黄淮麦区主要病害,每年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小麦纹枯病常与小麦根茎部病害如根腐病、茎基腐病混合发生,发病早期症状相似,影响病害的早期诊断和防治。
鞠玉亮沈鹏飞冯艳娟羊国根刘文成郭文华潘月敏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水肥条件茎基腐病黄淮麦区耕作制度
2017年河南省小麦纹枯病对三唑酮的敏感性被引量:3
2020年
为监测中国河南省小麦纹枯病对三唑酮的敏感性,采用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三唑酮对从河南省15个地市分离的169株病的毒力。结果显示:供试株对三唑酮的EC50值在0.82~12.62μg/mL之间,敏感性差异达到15.39倍,平均EC50值为(3.33±1.91)μg/mL。敏感性频率分布图显示:169株小麦纹枯病对三唑酮的敏感性呈连续性分布,部分供试株的EC50值已超出敏感性基线范围;39.6%的株(67株)集中位于敏感性频率分布图主峰范围内,呈近似正态分布,EC50平均值为(1.78±0.44)μg/mL;最小显著差异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与聚类分析均表明,不同地区株对三唑酮敏感性差异不明显,病对三唑酮的敏感性差异与株来源的地理位置无明显相关性;河南省各地市株对小麦纹枯病的抗药性倍数和频率不同,可以据此指导各地的用药选择。
杨岚徐建强何姗殷国煜郑伟夏彦飞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菌三唑酮敏感性毒力测定
小麦、玉米两熟区小麦纹枯病群体组成及其农田分布特征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小麦纹枯病在河北、山东、河南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秸秆还田种植区发生严重。本研究通过广泛调查,明确河北、山东、河南麦区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病原群体结构与优势病原的农田分布特征,为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5点取样法调查河北、山东、河南小麦、玉米两熟区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程度,通过细胞核染色、丝融合反应和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群体特征,利用盆栽试验测定120株禾谷丝核(Rhizoctonia cerealis)的致病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禾谷丝核小麦、玉米两熟秸秆还田种植体系中的分布特征。【结果】河北、山东、河南麦区纹枯病发生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河南麦区、山东麦区和河北麦区。采自3省11个不同生态类型区72个采样点的小麦纹枯病病原包括421株双核禾谷丝核、24株多核立枯丝核(Rhizoctonia solani),可划分为AG-D、AG-B(0)、AG-2和AG-54类融合群,分别占供试株总数的91.91%、2.70%、3.82%和1.57%。根据石新828、济麦22和周麦22病情指数,120个供试禾谷丝核株可分为VT1、VT2、VT3、VT4和VT55个致病类型,各类型病情指数依次为44.0、39.4、34.2、29.6和27.2。其中,采自河南麦区株整体致病力最强,河北麦区最弱。在小麦全生育期,禾谷丝核含量在地上部和根系中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三叶期地上部量最低,起身期含量最高,为3774.60 ng DNA/g鲜组织;而根系中量在拔节期达到最高峰。三叶期至分蘖期量增速最快,小麦地上部和根系中量增幅分别高达28.17倍和17.26倍。禾谷丝核量在小麦根际土壤中和玉米地上部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在玉米根际土壤中禾谷丝核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抽雄期最低,为170.6 ng DNA/g干土。【结论】河南麦区纹枯病发生程度最重,山东麦区次之,河北麦区最轻。�
赵绪生齐永志甄文超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禾谷丝核菌实时荧光定量PCR
一种小麦纹枯病选择性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原真筛选分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纹枯病选择性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小麦纹枯病选择性培养基包含基础培养基和终浓度为50~100mg/L的硫酸链霉素、终浓度为100~200mg/L的乙磷铝、...
徐建强杨岚李美霖郑伟夏彦飞秦玉佳任富豪辛文静
小麦纹枯病对三唑酮不同敏感性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对不同杀剂的敏感性被引量:11
2018年
为预测小麦纹枯病对三唑酮抗药性的发展趋势,采用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13年分离自河南省16个地市的98株株对三唑酮的敏感性,比较不同敏感性株的生物学性状差异,并分析了其中22株株对其它10种杀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小麦纹枯病群体中已出现对三唑酮敏感性下降的株,其中有90株对杀剂的敏感性属于正态分布,以其EC_(50)均值1.91μg/mL作为小麦纹枯病对三唑酮的敏感性基线。敏感丝生长速度较快,可达8.50~12.86 mm/d,核产量较多,为35.80~42.90 mg/皿,生存适合度较高;敏感性下降及抗性株的致病性及核萌发等都未发生改变,但丝生长速率仅为5.36~10.02 mm/d,核产量为9.00~36.90 mg/皿,均下降明显,生存适合度降低;低抗株与敏感株在落形态上相同,但丝分枝数增多且分枝丝变短。三唑酮对小麦纹枯病的毒力较小,EC_(50)大于其它10种杀剂;戊唑醇、氟环唑、烯唑醇、咯腈和噻呋酰胺的毒力均较大,其EC_(50)≤0.10μg/mL;其余5种杀剂的EC_(50)在0.13~0.69μg/mL之间;小麦纹枯病对三唑酮的敏感性与其它10种杀剂间的决定系数为0.003~0.200,存在微弱的正相关性,表明在生产中这些杀剂可与三唑酮轮换或交替使用。
徐建强赵建江胡雪涵吴亚云杨改凤范倩倩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菌三唑酮菌丝生长菌核萌发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对三唑酮的敏感性被引量:13
2017年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世界分布的土传真病害。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冬小麦种植区发生普遍,已成为小麦高产、稳产的重大障碍。河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之一,近几年小麦纹枯病的发生面积连续在300万hm^2左右,危害严重。目前,尚未发现高抗纹枯病小麦品种,控制该病害主要依靠药剂种子处理结合春季喷雾来进行,所用药剂包括井冈霉素和以三唑酮为代表的三唑类化学药剂。
徐建强伍士郎赵建江胡雪涵吴亚云杨改凤范倩倩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菌三唑酮敏感性土传真菌病害发生面积小麦品种
中国河南省小麦纹枯病对咯腈的敏感性被引量:6
2017年
为明确河南省小麦纹枯病对咯腈的敏感性,采用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咯腈对2013年从河南省15个地市分离的98株病的毒力。结果表明:咯腈对供试小麦纹枯病株的EC50值在0.009~0.079μg/m L之间,平均EC50值为(0.025±0.012)μg/m L;98个株对咯腈的敏感性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未出现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可将(0.025±0.012)μg/m L作为小麦纹枯病对咯腈的敏感性基线;方差分析(LSD法)及SPSS聚类结果均显示,同一地市内的株对咯腈的敏感性差异较大,EC50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在1.0~4.1之间,而不同地区株间对咯腈敏感性差异不明显,咯腈EC50平均值变化范围在0.015~0.060μg/m L之间,后者是前者的4倍;小麦纹枯病对咯腈的敏感性与其对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井冈霉素、丙环唑及戊唑醇的敏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河南省小麦纹枯病防控杀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徐建强杨岚平忠良陈静夏彦飞刘圣明郑伟林晓民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菌咯菌腈敏感性基线交互抗性

相关作者

陈怀谷
作品数:165被引量:1,017H指数:20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菌 赤霉病 禾谷丝核菌
徐建强
作品数:111被引量:348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敏感性 小麦纹枯病菌 禾谷镰孢菌 杀菌剂 菌丝生长
李伟
作品数:96被引量:311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禾谷丝核菌 致病力 小麦 小麦纹枯病菌 禾谷镰孢菌
王宝雷
作品数:90被引量:339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研究主题:杀虫活性 除草活性 小麦纹枯病菌 生物活性 醇酸
王裕中
作品数:81被引量:733H指数:19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小麦纹枯病 赤霉病 小麦纹枯病菌 纹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