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7篇“ 小麦灌浆“的相关文章
- 不同叶面喷剂对小麦灌浆期穗器官Cd分配与积累的影响
- 2025年
- 为探究硅(Si)、脱落酸(ABA)和阿魏酸(FA)3种不同叶面喷剂对小麦灌浆过程籽粒镉(Cd)的积累影响,通过小麦灌浆期叶面喷施,研究了小麦穗部器官Cd累积的动态变化与分配特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喷施去离子水为对照(CK),自扬花后叶面喷施Si、ABA和FA,每隔7天喷施1次,喷施前收样,直至小麦成熟。随着灌浆时间推移,籽粒中Cd积累不断增加。与对照相比,叶面喷施ABA和FA显著降低了小麦成熟期籽粒Cd的积累,Si处理对于籽粒中的Cd积累影响不明显。ABA处理下外稃和护颖中Cd占比增大,FA处理下穗梗和外稃中Cd的占比增加。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发现不同叶面喷剂影响的穗部器官Cd分配的作用时期发生改变。CK处理下开花后21和28天显著影响籽粒Cd积累,不同喷剂处理在开花后7天产生显著影响,提前了影响籽粒Cd积累的作用时期。另外,对照处理下护颖中Cd的相对贡献与籽粒Cd积累显著负相关,ABA处理下二者呈现出显著正相关,FA处理下芒中Cd的相对贡献与籽粒Cd积累显著负相关。灌浆期不同叶面喷剂对小麦籽粒Cd积累的影响依赖于小麦穗部器官Cd的分配差异。Si处理下穗部器官Cd分配对籽粒Cd积累的作用不明显;ABA和FA叶面喷施改变了灌浆期小麦穗部器官Cd的分配模式和作用时期,增加了穗部其他器官的分配,降低了籽粒中Cd的积累。
- 李思萌刘晗羽李冰灵张仕豪曾建
- 关键词:镉污染灌浆期
- 节水灌溉下减氮配施丛枝菌根真菌对旱地灌区小麦灌浆期光合生理及氮代谢的影响
- 2025年
- 为了解节水灌溉下减氮配施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春小麦品系兰大211为材料,通过裂裂区试验,在两个灌溉量(常规灌溉400 mm和节水灌溉280 mm)和3个施氮水平[常规施氮(250 kg·hm^(-2))、减施氮肥20%(200 kg·hm^(-2))和减施氮肥40%(150 kg·hm^(-2))]下设置AMF接种[菌种为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和不接种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间小麦灌浆期生长特性、光合生理、氮代谢过程以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FM能够侵染小麦根系,并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与常规灌溉相比,节水灌溉下FM的菌根侵染率、丛枝着生率、侵入点位数和泡囊数均降低。与常规灌溉下常规施氮处理相比,节水灌溉下减氮20%并接种FM处理对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无显著影响,株高和群体总茎数均下降;小麦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气体交换参数与正常灌溉下常规施氮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节水灌溉下减氮40%和减氮40%并接种FM处理。与常规灌溉下常规施氮处理相比,节水灌溉下减氮20%并接种FM处理的小麦旗叶全氮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氮代谢过程中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节水灌溉下减氮20%并配施FM处理小麦产量达7786.0 kg·hm^(-2),与常规灌溉下常规施氮处理的产量无显著差异。本试验条件下,节水灌溉下减氮20%并配施FM能维持小麦灌浆期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作用,保持小麦氮代谢酶活性以及代谢产物含量,是旱地灌区节水、省肥、保持高产的绿色水肥管理模式。
- 蒋长明冉新民叶万玉陈云香
- 关键词:小麦丛枝菌根真菌氮代谢
- 一种冬小麦灌浆期籽粒用试验箱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冬小麦灌浆期籽粒用试验箱,涉及小麦试验箱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小麦试验箱通过气缸驱动调节机构辅助小麦授粉,但小麦培育的环境温度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导致小麦生长较为缓慢的问题。包括铁箱体,铁箱体的前端面上...
- 丁凯刘南南朱志航
- 小麦灌浆期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 2024年
- 小麦灌浆期的长度、速度和效率影响着小麦的千粒重、籽粒充实度和蛋白质含量。因此,做好小麦灌浆期的管理,是保证小麦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措施。
- 薛晶晶
- 关键词:小麦灌浆期病虫害防治
- 河南省冬小麦灌浆期连阴雨灾害风险评估被引量:1
- 2024年
- 基于河南省24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20年冬小麦发育期资料和91个气象观测站1961—2020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冬小麦产量资料,统计了河南省冬小麦灌浆期连阴雨过程均日数、过程均雨量、过程均日照时数、年均过程次数及多年发生频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连阴雨风险强度指数,从发生频率、风险强度指数、产量损失率对河南省冬小麦灌浆期连阴雨开展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河南省冬小麦灌浆期连阴雨过程均日数、过程均日照时数、年均过程次数空间上均呈带状分布;构建的连阴雨风险强度指数对连阴雨灾害有较高的识别能力;连阴雨灾害发生频率、风险强度指数均呈纬向型分布,南部偏高、北部偏低;河南省冬小麦灌浆期连阴雨中、低风险区占比90.3%,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南阳东部地区。
- 檀艳静成林郭康军
- 关键词:冬小麦连阴雨灌浆期风险评估
- 碳点对小麦灌浆期抗渍性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碳点溶液对小麦灌浆期抗渍性的影响,为小麦抗逆栽培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小麦花后进行10天的渍水胁迫,渍水结束后设置喷施250倍、500倍和1000倍碳点稀释液和清水4种处理,以不渍水作为对照。测定花后上部三片叶的叶绿素含量(SPAD)的动态变化,并测定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和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结果:小麦花后渍水胁迫导致产量、有效穗数、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收获指数、上三叶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渍水后叶面喷施250倍和500倍碳点稀释液可将产量提高到无渍水水平,主要是因为有效穗数和收获指数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渍水后叶面喷施碳点溶液可以缓解旗叶、倒2叶和倒3叶的叶绿素的降解,在3个浓度中,1000倍碳点稀释液效果最好。结论:喷施碳点溶液可以减少小麦花后渍水胁迫导致的产量损失,缓解渍水胁迫对小麦的不利影响。
- 付鹏浩许文姣陈泠刘易科朱展望佟汉文张宇庆王华生高春保邹娟
- 关键词:小麦渍水胁迫
- 不同施氮量对春小麦灌浆速率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籽粒灌浆进程的调控效应,分析滴灌条件下春小麦产量的提升潜力,为确定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适宜施氮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个新疆审定的春小麦常规品种和1个现阶段正在培育的品系为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处理,研究施氮量对不同春小麦品种(系)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籽粒灌浆趋势均呈现为“S”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籽粒的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高籽粒千粒重后,积累的有效籽粒干物质重不增反降,但下降程度有所减缓。新春6号、新春37号、核春137表现为灌浆强势品种,新春11号、新春21号、新春29号表现为灌浆弱势品种。100 kg/hm^(2)低氮水平下,新春17号和核春615产量达最高水平;200 kg/hm^(2)中氮水平下,新春6号、新春11号、新春26号、新春29号、新春37号、新春39号、核春121和核春514共8个春小麦品种产量达最高水平;300 kg/hm^(2)高氮水平下,核春137和新春21号产量达最高水平。【结论】4个施氮水平下,最大灌浆速率V max与平均灌浆速率Vs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灌浆速率Vs与灌浆总天数T均呈负相关。公顷产量Y与千粒重A、最大灌浆速率V max、平均灌浆速率Vs、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所用天数T max、灌浆总天数T均呈正相关。
- 高新汪烨霖朱泰武李剑峰王重时佳王春生张宏芝王立红樊哲儒张跃强
- 关键词:小麦氮肥灌浆速率
- 不同水肥管理下的冬小麦灌浆速率无人机监测方法研究
- 籽粒灌浆速率(GFR)在评价冬小麦籽粒发育、指导作物品种选择和栽培策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决定最终产量的关键性指标,GFR快速精准诊断可为作物产量预测提供新的思路。传统的冬小麦GFR测定依赖于田间人工破坏性取样,成本过...
- 张宝元
- 关键词:灌浆速率千粒重冬小麦无人机冠层光谱
- 水氮互作对超高产小麦灌浆和抗衰老特性的影响
- 2024年
- 为了明确水氮互作对超高产冬小麦灌浆特性和抗衰老特性的影响,以超高产冬小麦烟农1212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2个施氮量处理,分别为N1(270 kg/hm^(2))和N2(180 kg/hm^(2)),副区为4个灌水量处理,分别为全生育期不灌水W0、水分处理W1、水分处理W2以及充分灌溉W3(其中W1、W2和W3分别在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补灌至土壤相对含水量65%、75%和85%),重点探讨不同水氮处理对烟农1212的产量、灌浆特性及抗衰老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处理、水分处理及水氮互作对小麦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平均灌浆速率、灌浆持续期、开花期干物质积累量、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及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等多个关键指标均有显著影响,水氮组合N1W2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水氮组合N1W2的CAT活性高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在同一氮肥水平下,不同水分处理下的SOD和POD活性表现为W0>W1>W2>W3,水氮组合N1W0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处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农1212籽粒产量和产量三因素(千粒重、穗粒数、穗数)均显著提高,水氮组合N1W2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综合考虑水分和氮肥对小麦灌浆特性、干物质积累转运、抗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水氮组合N1W2(施氮量270 kg/hm^(2)、拔节期和开花期土壤相对含水量75%)为烟农1212的最佳水氮组合。
- 余双双陈磊郭冰玲殷岩王新语孙晓辉严美玲
- 关键词:超高产小麦灌浆特性灌水量
-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金麦1号小麦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 基于关中灌区秋淋天气及前茬玉米晚收背景下,研究“吨半田”小麦品种金麦1号群体特征及籽粒灌浆特性,为“吨半田”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22年9月-2023年7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新庄试验农场进行,设置了3...
- 张国红
- 关键词:冬小麦播期种植密度灌浆特性
相关作者
- 傅兆麟

- 作品数:84被引量:348H指数:10
-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小麦 小麦品种 小麦旗叶 小麦育种 旗叶
- 宫晶

- 作品数:11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千粒重 灌浆期 叶绿素 种子
- 何丽香

- 作品数:10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千粒重 品质性状 灌浆期 叶绿素
- 马冬云

- 作品数:153被引量:2,074H指数:27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小麦 冬小麦 氮肥 小麦品种 小麦籽粒
- 郭天财

- 作品数:405被引量:4,700H指数:39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冬小麦 穗型 籽粒产量 小麦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