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2篇“ 小气道阻塞“的相关文章
从毒损肺络论治吸烟引起的小气阻塞被引量:4
2022年
小气隶属于肺络系统中的气络部分,小气结构功能的病变影响整个肺络系统以及肺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小气阻塞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阶段,吸烟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结合“毒”邪理论和络病学说,认为烟草烟雾是本病的使动因素,烟雾对小气的影响包括介导气炎症反应、黏液分泌和气阻塞以及肺内组织损伤。烟毒伤络过程包括:留滞气络积蕴成毒阶段、成毒络损阶段和络损内生新毒阶段。治疗强调排毒通络、益气养阴,初期留滞气络积蕴成毒阶段宜清肺润络排毒,烟雾积聚成毒络损阶段宜益气通络排毒,络损内生新毒阶段宜逐瘀化痰通络。
赵艳芬王琦姜云宁滕俊李睿杨天舒张永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气道阻塞吸烟络病学说
持续小气阻塞的哮喘儿童的小气功能指标与FEV1/FVC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处于临床缓解期、存在持续小气病变的哮喘儿童的小气功能指标包括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FEF50或M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FEF75或MEF25)、最大呼气中期流量(FEF2...
谢宜俐
关键词:儿童哮喘小气道阻塞
文献传递
潮气肺功能检查鉴别胸内大、小气阻塞性病变的价值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潮气肺功能检查区分胸内大、小气阻塞性病变的价值。方法以2014年4月至2019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124例胸内阻塞性疾病[包括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毛细支气管炎、气异物和中心气狭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不同的病变位置分为小气病变组(BO、毛细支气管炎)和大气病变组(气异物、中心气狭窄),以同期在该院就诊的111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体积描记法检测潮气肺功能。结果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测量值相比较,各疾病组均低于健康对照组TEF/TE:BO组13.2(10.3,16.3)%、毛细支气管炎组15.9(13.2,19.7)%、气异物组24.5(16.7,30.7)%、气狭窄组20.7(16.1,29.3)%、健康对照组30.2(25.6,36.5)%;VPTEF/VE:BO组18.2(17.8,22.3)%、毛细支气管炎组20.3(17.0,21.6)%、气异物组26.0(20.5,30.7)%、气狭窄组22.9(20.2,29.1)%、健康对照组31.5(28.1,37.0)%](P<0.05),小气病变组低于大气病变组(P<0.05)。各疾病组功能残气量高于健康对照组[BO组(501.6±166.5)mL、毛细支气管炎组(334.6±149.6)mL、气异物组(392.2±130.1)mL、气狭窄组(350.1±127.9)mL、健康对照组(191.6±73.8)mL](P<0.05)。小气病变组潮气呼气峰流速/剩余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PF/TEF_(25))高于健康对照组及大气病变组[BO组232.7(183.2,261.2)%、毛细支气管炎组186.4(153.3,247.7)%、气异物组143.1(126.8,168.9)%、气狭窄组140.3(122.9,186.0)%、健康对照组132.3(123.1,147.8)%](P<0.05),大气病变组PF/TEF_(2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气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气病变组潮气呼吸流速容量曲线(TBFV)呼气相下降支斜率增加且向横轴凹陷,大气病变组TBFV下降支斜率无明显增加。结论TPTEF/TE、VPTEF/VE下降,同时PF/TEF_(25)升高提示小气阻塞性病变。PF/TEF_(25)是反映�
刘莎刘芳君符州龚财惠刘铮
关键词:婴幼儿阻塞性病变
小气阻塞人群中医证素初探
研究意义及目的小气阻塞与多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主要是从小气功能异常开始加重的。小气病变的研究和探索,无论基础还是临床领域,一直是慢阻肺研究的“深水区”。在临床实践中,及时评...
王羽嘉
关键词:小气道阻塞
文献传递
吸烟人群小气阻塞者中医证候初探
研究意义及目的:中医在辨证治疗吸烟所致的小气阻塞等肺络病及吸烟人群的戒断反应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中医辨证论治的关键是对证候学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对吸烟人群小气阻塞的证候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课题在中医理论知识的指...
刘飘飘
关键词:小气道阻塞吸烟人群中医证候
文献传递
哮喘小气阻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反应性分析
支气管哮喘发病率逐年上升,是常见的慢性气炎症性疾病。先天遗传和多种环境因素共同引起可逆性气流受限,如果炎症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随之可出现气重构、引起不可逆性气缩窄。  以糖皮质激素为主导的治疗是当前哮喘控制的基础,...
曹可
关键词:哮喘糖皮质激素给药方式
海岛居民小气阻塞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了解海岛居民小气阻塞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海岛居民小气阻塞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于2011年10月17日至2011年11月1日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873名年龄>20岁的海岛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李小钦
关键词:小气道阻塞
文献传递
支气管哮喘患者小气阻塞程度及可逆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激发试验前后及舒张试验前后小气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31例已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激发试验阳性患者予以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15min后再测定患者肺功能。选择同时期条件匹配的28例气高反应性升高但不能诊断为哮喘的非哮喘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间激发试验前后及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小气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①激发前和激发后,哮喘组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用力呼气2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EF25%)、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EF50%)和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EF75%)均显著低于非哮喘组(P<0.01)。舒张后FEF25%和FEF50%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MEF和FEF75%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哮喘组激发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MMEF、FEF25%、FEF50%和FEF75%的下降率显著高于非哮喘组(P<0.01),舒张前后MMEF、FEF25%、FEF50%和FEF75%的上升率也显著高于非哮喘组(P<0.001),而FEV1%的上升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哮喘组激发前后及舒张前后MMEF和FEF75%的变异率要显著高于FEV1%(P<0.01)。非哮喘组激发前后MMEF和FEF75%的变异率也要显著高于FEV1%(P<0.05),但舒张前后变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小气功能要低于其他原因所致的气高反应性患者,小气阻塞的可逆性要高于其他原因所致的气高反应性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大、小气均存在可逆性阻塞,小气阻塞的可逆程度要高于大气
谢华健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小气道支气管激发试验沙丁胺醇
小气阻塞与非吸烟女性早期肺腺癌相关性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小气阻塞与非吸烟女性早期肺腺癌的关系以及环境暴露与小气阻塞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非吸烟女性肺腺癌患者85人和对照组85人;用肺功能指标评价小气情况。结果肺癌组FEF50%、FEF75%、MMEF75/25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被动吸烟的肺癌患者小气阻塞调整危险度上升到3.55(95%CI为1.33~9.02),厨房油烟暴露使小气阻塞的调整危险度由1.90(95%CI为0.84~4.03)上升到3.61(95%CI为1.78~9.13)。结论小气阻塞与非吸烟女性早期肺腺癌相关;被动吸烟和厨房油烟暴露可能是小气阻塞的危险因素。
张尽晖王镇山王琪平晓云
关键词:小气道非吸烟女性肺腺癌
阿斯美对小气阻塞性病变125例的治疗意义
2010年
目的:探讨阿斯美对改善小气阻塞性病变的治疗意义。方法:125例经肺功能检测存在小气阻塞性病变的患者口服阿斯美治疗,治疗8周后对比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测定提示小气功能有所改善。结论:阿斯美可以有效缓解小气痉挛,对改善小气阻塞性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赵丽关继奎杨欢
关键词:阿斯美

相关作者

刘恩梅
作品数:430被引量:5,083H指数:3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哮喘 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呼吸道感染
李启田
作品数:16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肾病综合征 除颤器 经静脉植入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张慧
作品数:19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雷帕霉素 马尔尼菲青霉病 文献复习 白塞病 肺血管
孙淑娟
作品数:143被引量:537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氟康唑 抗真菌作用 抗真菌 白色念珠菌 抗真菌药物
刘灿霞
作品数:29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 儿童哮喘 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