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篇“ 小果博落回“的相关文章
小陇山徽县林区小果博落回特征特性及高产繁殖栽培技术
2024年
小果博落回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用和农林防治价值的植物,其含有多种生物碱,可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和跌打损伤,也可以制成植物源农药,用于生物防治农林病虫害,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和危害。然而,由于野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小果博落回的野生资源已经日益稀缺,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开展小果博落回高产繁殖栽培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甘肃陇南小陇山徽县林区的小果博落回为研究对象,详细描述和分析了其形态特征及特性,探讨了其种子繁殖、分根繁殖和移栽繁殖3种方式的优缺点和适宜条件,总结了其选地与整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高产栽培技术,为提高小果博落回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杨小刚
关键词:小果博落回繁殖栽培技术
小果博落回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网络药理学预测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对小果博落回果荚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靶点及通路。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中高压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小果博落回果荚正丁醇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Targetnet数据库获取目标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OMIM及TTD数据库获取阿尔茨海默病相关靶点,将两者输入Venny在线工具获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网络,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使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KEGG和GO通路富集分析,并用AutoDockTools 1.5.7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从小果博落回果荚正丁醇萃取物分离得到5个酚苷类化合物;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TNF、PTGS2、APP等10个关键靶点,Pathways in cancer、Serotonergic synapse、Alzheimer’s disease等10条重要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化合物3~5为首次从博落回属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罂粟科分离得到;小果博落回可能通过作用于TNF、PTGS2、APP、ABCB1等关键靶点,干预APP/Aβ/NMDAR信号通路,来降低炎性因子、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脑内Aβ肽沉积,起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
宫贺李淑婷赛春梅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小果博落回黄酮苷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小果博落回毛状根诱导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目的:博落回属(Macleaya)全属共包括两个种,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与小果博落回(Macleaya microcarpa)。它们含有丰富的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benzylisoquinoline...
郑淇尹
关键词:小果博落回毛状根遗传转化体系
文献传递
小果博落回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博落回属植物作为杀蛆的青草药早在民间广泛使用,具有悠久历史,生物碱含量丰富为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在农业上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重要的植物源农药资源。异喹啉类生物碱广泛存在于博落回属植物中,具有抑菌、杀虫、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分析了该属植物小果博落回中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为今后小果博落回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了方向。
钱玺丞綦世金杨超梁浩
关键词:小果博落回生物碱药理活性
质谱导向分离小果博落回茎叶的化学成分
罂粟科(Papaveraceae)博落回属植物(Macleaya R.Br)包括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Willd).R.Br和小果博落回Macleaya microcarpa(Maxim.)Fedde。...
林莉
关键词:小果博落回生物碱
文献传递
温度对小果博落回种子萌发的影响与血根碱合成基因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博落回属植物属于罂粟科,包括两个种: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 (Willd.) R. Br.与小果博落回Macleaya microcarpa (Maxim.) Fedde.。博落回属植物中含有一些重要的药用活性成分。一些包含博落回提取物的产品广泛用于饲料添加剂和其他领域。当前对于博落回属植物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博落回,而对小果博落回资源的研究较少。主要是由于小果博落回无菌苗较难获取,使得遗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很难进行。本研究在5个不同温度下筛选出小果博落回最优的萌发温度,并且分析了3个不同时期的小果博落回无菌苗中血根碱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除此以外,还比较了同一时期的小果博落回博落回的根、茎、叶组织中的血根碱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为下一步小果博落回的资源开发提供了前期研究基础。
江若岚黄鹏汪鹏唐昭山曾建国刘薇
关键词:小果博落回种子萌发基因表达
博落回小果博落回不同部位中生物碱类成分的比较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比较博落回属植物博落回小果博落回不同部位中生物碱随生长期积累的动态量化规律,为博落回属资源品质评价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对不同药用部位中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原阿片碱和别隐品碱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校。结果:在根、茎、叶和果实不同部位中,两种植物的果实中生物碱类化合物量均为最多;茎中积累生物碱的量最少;根中积累较多的原阿片碱;生物碱在叶中的积累具有显著的种属特异性;另外,小果博落回果实中别隐品碱的量远高于其他生物碱。结论:该研究为博落回属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由于生物碱类成分在该属植物中的累积具有种属特异性,在植物资源利用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具体的药用部位及其生物量。
刘秀斌黄嘉璐郑亚杰刘薇唐昭山曾建国
关键词:博落回小果博落回生物碱药用部位高效液相色谱
小果博落回的化学成分及苯菲啶生物碱的xbp1转录激活作用评价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溶剂提取、萃取粗分离和硅胶柱色谱纯化等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手段,从罂粟科植物小果博落回的根中除得到部分已报道的苯菲啶型生物碱外,又进一步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深入的波谱分析并参考文献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1-氧代-2,22(30)-何帕二烯-29-羧酸(1)、3-氧代-12-齐墩果烯-30-羧酸(2)、3α-羟基-12-齐墩果烯-30-羧酸(3)、3β-羟基-12-齐墩果烯-30-羧酸(4)、阿魏酸(5)、阿魏酸-4-O-β-D-葡萄糖苷(6)、3-O-阿魏酰奎尼酸(7)和3-O-阿魏酰奎尼酸甲酯(8)。其中1为新的何帕烷型三萜类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为寻找具有潜在抗溃疡性结肠炎活性的天然药物活性物质,本文采用特异的体外靶向xbp1高通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药物筛选模型,对小果博落回所含主要成分进行了xbp1转录激活作用评价。实验结果首次阐明了二氢型苯菲啶生物碱类化合物,即二氢血根碱(9)和二氢白屈菜红碱(10),具有一定的xbp1转录激活作用,其作用强度分别为空载体对照组的1.76倍和1.77倍。
刘洋邓安珺马林张海婧张志辉吴练秋申竹芳王文杰秦海林
关键词:小果博落回罂粟科转录激活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小果博落回中血根碱与白屈菜红碱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小果博落回中血根碱与白屈菜红碱2种生物碱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HPLC的最佳色谱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测得小果博落回中血根碱与白屈菜红碱的含量分别为0.74,1.38mg/g;H...
周欲航吴诚岐马海龙王兴芳肖雯
关键词:小果博落回白屈菜红碱高效液相色谱法
不同生长期及保存期小果博落回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测定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生长期及保存期小果博落回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Keystone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 m L·L-1磷酸溶液(25∶75),流速1.0 m 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70 nm。结果血根碱进样量在0.082~0.820μg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47%,RSD=1.3%;白屈菜红碱进样量在0.106~1.060μg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09%,RSD=1.4%。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小果博落回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质量控制。小果博落回的最佳采收期应为8月底到10月初,其最佳保存期应为1~3年。
岐琳刘宇凡刘养浩
关键词:小果博落回白屈菜红碱生长期保存期

相关作者

曾建国
作品数:259被引量:1,451H指数:20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博落回 生物碱 白屈菜红碱 植物提取物 饲料添加剂
安彩贤
作品数:38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小果博落回 正交试验法 山楂叶 总黄酮 正交试验
符军梅
作品数:8被引量:70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小果博落回 生物碱 正交试验法 银 方药
刘秀斌
作品数:33被引量:153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博落回 生物碱 HPLC特征图谱 黄花菜 小果博落回
郭宇鸽
作品数:21被引量:67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小果博落回 用药分析 别隐品碱 原阿片碱 生物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