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1篇“ 小儿麻疹“的相关文章
预防和控制小儿麻疹的探讨
2024年
小儿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通常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传播,并且导致高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和皮疹等症状。小儿麻疹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引起。为了预防和控制小儿麻疹的传播,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手段。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可以有效降低小儿麻疹的发病率,减轻疾病的传播风险。另外,加强个人卫生意识和生活习惯的培养也对预防小儿麻疹有着重要作用。此外,对于发现小儿麻疹病例的及时隔离和治疗,以及病例的追踪调查等控制措施也至关重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预防和控制小儿麻疹的传播,保护孩子的健康与安全。
李振岭
关键词:小儿麻疹病毒性疾病疫苗接种
小儿麻疹临床特点分析及预防控制策略
2024年
目的探讨小儿麻疹临床特点及预防控制策略。方法对2019年1月—2022年12月南昌市东湖区各医疗机构收治的60例麻疹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儿主要临床症状并给予对症治疗,对麻疹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同时统计患儿的疫苗接种情况。结果60例麻疹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出疹、发热、咳嗽、咽部疼痛、眼部充血、流涕,其中出疹与发热所占比例分别为96.67%、91.67%,咳嗽、卡他性鼻炎、咽部疼痛、眼部充血所占比例分别为30.00%、20.00%、8.33%、5.00%。2019年1月—2022年12月,每年1—3月小儿麻疹发病率为18.33%,每年4—6月为51.67%,每年7—9月为15.00%,每年10—12月为15.00%。在60例麻疹患儿中,有10例(16.66%)已接种2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另外50例(83.34%)未接种或仅接种1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结论出疹和发热是小儿麻疹的主要临床表现,其次为咳嗽、咽部疼痛、眼部充血、流涕。每年4—6月为小儿麻疹发病流行期,该时期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预防。预防接种能有效预防麻疹,降低小儿麻疹发病率。
童丽娟
关键词:小儿麻疹临床症状流行病学
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的应用
2024年
本研究主要分析和探讨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8例小儿麻疹合并肺炎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39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合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退烧时间,皮疹开始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的总满意率达到92.31%,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9.49%(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研究组患儿的精神健康,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职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治疗中,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也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程柳
关键词: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
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本次研究中对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1年9月-2022年8月收治的小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对参照组30例患儿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30例患儿使用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选定患儿的护理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家属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儿经过护理干预后,各项观察指标均得到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症状改善时间、患儿家属满意度相比参照组患儿改善程度更加显著,由此说明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提升小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效果、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升生活质量。结论 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恢复具有积极意义,建议临床中推广使用。
张凤娟
关键词:小儿麻疹重症肺炎个性化护理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的观察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的观察护理。方法随机选取近两年内我院收治的小儿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同样的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雾化吸...
杨小青
关键词: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观察护理
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中的实施价值探讨
目的:探究分析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中的实施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治疗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参照组、研究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
丁玲玲杨立群杨梅邬元董晓华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中的应用
2023年
分析将综合护理应用到麻疹合并肺炎患儿护理工作中产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儿科病例系统中2022.3-2023.3期间接收符合研究条件的麻疹合并肺炎患儿78例,将按照病历系统中记录患儿入院时间不同,将其中39例患儿设定为研究组,另外39例患儿设定为常规组。其中常规组主要按照麻疹合并肺炎疾病护理要求开展护理工作,研究组护理人员主要按照综合护理要求开展护理干预,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模式产生的护理影响。结果 常规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临床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差于研究组(P<0.05)。结论 在麻疹合并肺炎患儿护理工作中应用综合护理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促使患儿临床症状得到快速改善,同时也能明显缩短其住院时间,辅助提升患儿生活品质,值得推广。
郑萍萍
关键词:麻疹肺炎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满意度
1例小儿麻疹合并IVIG无应答型不完全川崎病的病例报告
2023年
目的 总结麻疹合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无应答型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1例麻疹合并IVIG无应答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症状、体征、相关辅助检查及诊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合文献学习,对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患儿为8月龄男婴,未接种麻疹疫苗,以发热、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提示炎症指标升高、贫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心脏彩超检查提示中型左主干冠状动脉瘤形成、左前降支中段和左回旋支扩张、少量心包积液,诊断为不完全性川崎病。给予IVIG封闭抗体、阿司匹林抗炎等治疗36 h后,患儿仍发热,麻疹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呈阳性,考虑麻疹合并IVIG无应答型不完全川崎病,给予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行挽救治疗后,患儿退热,皮疹逐渐消退,复查心脏彩超提示冠状动脉瘤缩小,病情好转出院。出院2周后门诊随诊,复查相关炎症指标及心脏彩超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临床医生应提高对不完全川崎病和IVIG无应答型川崎病的诊疗能力,避免因误诊或漏诊而延误病情。由于麻疹容易合并重症及引起远期并发症,对于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婴幼儿及合并基础病的儿童,临床医生需高度重视。对于川崎病的治疗,大剂量IVIG联合阿司匹林仍是一线用药方案;对于IVIG无应答型的病例,应重新评估患儿病情,综合多方面因素选择下一步治疗方案。
张艳如陈天柱张莹刘华
关键词:不完全川崎病麻疹病例报告
观察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2021年
就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对其实施个性化全程护理。结果:经有效护理干预后,患儿病情呈好转趋势,症状消退及住院时间较短,护理总有效率较高。结论:在小儿麻疹合并重症肺炎中,个性化全程护理的应用价值明显,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患儿病情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冯婷
关键词:小儿麻疹重症肺炎
一种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冒及小儿麻疹的蒙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冒及小儿麻疹的蒙药及其制备方法,该蒙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组成:桔梗、沙棘、紫草、拳参、绵马贯众、枇杷叶、甘草,索索葡萄。本发明提供的蒙药性凉,有清肺热止咳化痰之功能,对于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
邢界红韩风雨刘庆玲赵婷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沈惠青
作品数:41被引量:160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流行病学 缺血再灌注 兔脑 氯胺酮
刘强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省蒙城县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麻疹 小儿麻疹 中西医结合治疗 儿童 中西医结合疗法
朱朝敏
作品数:185被引量:1,029H指数:1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流行性乙型脑炎 小儿 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罗如平
作品数:95被引量:329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手足口病 麻疹 并发 重症肺炎
刘泉波
作品数:86被引量:372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腹泻 肠道双歧杆菌 慢性腹泻 维生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