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66篇“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相关文章
- SAA/CRP、PCT、NLR联合检测在小儿感染性腹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SAA)/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检测在小儿感染性腹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调取大冶市人民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2020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儿科住院的127例感染性腹泻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不同致病微生物将其分为细菌组(n=72)和病毒组(n=55)。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SAA/CRP、PCT水平、NL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AA/CRP、PCT、NLR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体温及呕吐、腹痛、脱水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的SAA/CRP、PCT水平及NLR高于病毒组(P<0.05)。SAA/CRP、PCT、NLR鉴别诊断小儿细菌性腹泻和病毒性腹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5、0.756、0.651,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97;SAA/CRP、PCT、NLR联合检测的AUC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SAA/CRP、PCT、NLR联合检测可有效鉴别诊断小儿感染性腹泻类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尹欢刘舒南
- 关键词:血清淀粉样蛋白小儿感染性腹泻
- 血液学参数动态监测在小儿感染性腹泻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及预测价值
- 2025年
- 探讨动态监测相关血液学参数在小儿感染性腹泻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及预测价值。选择2023年8月—2024年08月本院收治的183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为观察对象,并根据病情将患者分为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在入院当天及进行抗炎、补液和止泻等常规治疗后进行静脉采血作为样本,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样本中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降钙素原(PCT)、肝素结合蛋白(HBP)和心肌酶(CK、CK-MB)水平。比较入院时血清细胞因子3项和治疗前后CK、CK-MB、PCT和HBP水平,分析比较动态监测血清各指标水平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水平检测对感染性腹泻治疗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最佳诊断敏感度、特异度。感染性腹泻患者经治疗后,轻型患者全部判定为有效,而中型患者中8人、重型患者中18人病情进展继而判定为无效。有效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细胞因子3项水平根据病情由轻到重呈现上升趋势;相较治疗前,治疗后的CK、CK-MB、PCT和HBP水平显著降低(P<0.05);中、重型患者无效组病情加重后,血清细胞因子3项、CK、CK-MB、PCT和HBP水平明显高于中、重型患者有效对照组,血清各指标均与临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复查血清各指标水平预测临床疗效的AUC为0.816,最佳诊断敏感度84.32%,特异度为88.67%。动态监测血清细胞因子3项、CK、CK-MB、PCT和HBP水平与感染性腹泻临床治疗疗效密切相关,对临床病情判断及用药评估有重要意义。
- 王晗晶王艳辉余小红
-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小儿感染性腹泻病因研究进展
- 2024年
- 小儿感染性腹泻为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病症,由多种因素导致,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及大便性状改变。患儿还有可能出现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如果干预不及时,不但会导致小儿出现短时间的身体不适等症状,还可能引起慢性或迁移性腹泻,不利于小儿生长发育。因此,本文针对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病因情况进行研究,具体论述导致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并对其相关知识进行综述。
- 陆献蒿田红艳涂欣欣黄根
- 关键词:小儿感染性腹泻病因
- 优质护理在小儿感染性腹泻护理中的效果与观察
- 2024年
- 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感染性腹泻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为有效的明确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可从2022年1月-2023年5月期间所有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感染性腹泻患儿中选取80例进行相应的研究,为更好的明确优质护理的疗效,对选入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的分组,确保每组的研究对象例数均保持在40例,传统护理及优质护理为两组患儿需要接受的方式护理方式,对相关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予以相应的观察。结果 试验组护理后的各指标均显著改善,且其他指标也明显较优,P<0.05。结论 在诸多的护理模式中,优质护理能够获得理想效果。
- 李丹丹
- 关键词:优质护理小儿感染性腹泻护理效果
- 集束化综合护理在小儿感染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分析集束化综合护理在小儿感染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儿科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儿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生存质量、脱水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脱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综合护理能够促进感染性腹泻患儿症状消失,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存质量,降低脱水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 彭婉君
- 关键词:小儿感染性腹泻脱水
- 凝血纤溶指标在小儿感染性腹泻病情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对比分析凝血纤溶指标在小儿感染性腹泻病情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去选取2021年4月一2023年4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就诊的122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为研究组,依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5例、中度组51例和重度组36例,选取同期100名接受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对各组儿童的外周血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D二聚体(D-D)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诊断重度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价值。结果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儿童的FIB、t-PA、PAI-1、FDP、D-D水平依次升高(P<0.05);上述指标水平与研究组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FIB、t-PA、PAI-1、FDP、D-D诊断重度感染性腹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FDP的AUC及在Cutoff值下的灵敏度最高,其次为D-D和t-PA。结论感染性腹泻患儿表现为部分凝血纤溶指标的异常,这些指标水平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FDP、D-D、t-PA等指标有望作为新型标志物用于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病情评价。
- 胡玲唐锋王宝香
- 关键词:凝血指标纤溶指标小儿感染性腹泻病情评价
- 商丘市部分城区小儿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特点及耐药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2020-2022年商丘市部分城区小儿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定某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的658例感染性腹泻患儿,观察其具体临床表现,并分析其病原学检测及致病菌耐药性情况。结果:658例患儿的临床表现最为多发的症状为腹痛164例(24.92%)、稀水便140例(21.28%)。病原学检测发现感染分细菌、病毒2种,前者223例(33.89%),常见细菌为沙门菌、致病菌大肠埃希菌以及志贺菌;后者435例(66.11%),常见病毒为轮状病毒。沙门菌耐药率最低的为头孢他啶(0.00%)、亚胺培南(0.00%),最高的为氨苄西林(82.35%);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最低的为亚胺培南(0.00%),最高的为氨苄西林(92.98%);志贺菌耐药率最低的为哌拉西林(5.49%)、左氧氟沙星(5.49%),最高的为氨苄西林(97.80%)。结论:临床需结合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并依据病原学检测及耐药性情况做好对症用药工作,以尽早促使患儿恢复正常生活。
- 孟岗
-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儿童耐药情况病原学特点
- 枫蓼肠胃康胶囊辅助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效果及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7水平变化观察
- 2024年
- 目的分析枫蓼肠胃康胶囊对感染性腹泻患儿炎症因子、免疫指标及肠道菌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3年6月期间井陉县医院收治的100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50例,口服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和观察组(50例,基于对照组联合枫蓼肠胃康胶囊辅助治疗),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证候积分、炎症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肠道菌群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升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证候积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4^(+)/CD8^(+)比值及两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及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消化球菌数量均升高,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高(均P<0.05)。结论枫蓼肠胃康胶囊辅助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可缓解患儿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力,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显著提高。
- 陈亚玲
-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枫蓼肠胃康胶囊肠道菌群
-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整体护理效果观察
- 2023年
- 对小儿感染性腹泻患儿在治疗过程中,运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探讨。方法 以我院近一年收治的90例小儿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通过对两组患儿精心护理,采集临床数据,对两组护理效果对比。结果 观察组腹痛症状、腹泻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P<0.05);在治疗期间,对比各小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仅4.44%,而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则达到了2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小儿感染性腹泻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开展整体护理模式,护理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也大大降低,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 陆丹枫丁亚芹
- 关键词:整体护理小儿感染性腹泻
- 循证护理在小儿感染性腹泻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感染性腹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西安医学院附属汉江医院收治的400例感染性腹泻患儿,按照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200例)与实验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哭闹情绪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护理依从性、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症状改善时间、哭闹情绪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家属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小儿感染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利于症状的改善,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依从性、家属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 赵媛媛王婷
- 关键词:循证护理小儿感染性腹泻护理依从性家属满意度
相关作者
- 耿少怡

- 作品数:68被引量:359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治疗小儿 小儿 拔罐 中医药疗法 儿童
- 邓莉

- 作品数:69被引量:724H指数:13
-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
- 研究主题:儿童 手足口病 轮状病毒 诺如病毒 麻疹
- 王树山

- 作品数:19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微生态制剂 儿童 腹泻 腹泻患儿 肺炎
- 王宝香

- 作品数:14被引量:163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感染性腹泻 小儿感染性腹泻 功能性消化不良 儿童 病原菌分布
- 胡玲

- 作品数:23被引量:123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儿童 感染性腹泻 患儿 小儿感染性腹泻 甲基腺嘌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