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94篇“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相关文章
-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被引量:11
- 2005年
- 卢新天
- 关键词:儿童
- 全面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次化疗的影响
- 2025年
- 探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次化疗期间通过全面护理措施干预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医院内初次化疗的10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护理措施是常规护理,研究组护理措施是全面护理,将护理效果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儿化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且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比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通常需要进行化疗措施干预,而受到化疗特殊性影响,需及时采取全面护理干预,通过观察本次分析结果显然全面护理可以发挥出显著功效,能够确保患儿积极配合化疗,并降低化疗不良反应。
- 詹莎王妍捷
- 关键词:全面护理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护理效果
- 培门冬酶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
- 2024年
- 探究培门冬酶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就诊的70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均采取VDLD化疗方案,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培门冬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沉降率(ESR)、乳酸脱氢酶(LDH)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42% vs 17.14%,P<0.05)。结论 培门冬酶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血液学指标,提高凝血功能,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性高。
- 杨芬
- 关键词: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
- 全面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次化疗的影响探讨
- 2024年
- 观察以及研究全面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次化疗的影响。方法 在2021年5月至 2023年5月期间内,从本院随机抽取54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并且确保54例患儿全部自愿且愿意积极配合医院观察。随机抽样,先抽取27例作为对照组,剩余27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情况。结果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情况,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对比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护理干预,患儿依从性提升,总感染率降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对比了两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次化疗所使用的护理干预效果,全面护理干预取得的各项数据表现极为良好,十分有效地提升了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为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奠定了基础,也减少了化疗期间出现感染的情况,对患儿的化疗大有帮助,获得了极高的满意度,对患儿以及患儿家属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此护理值得推广应用。
- 张林珠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
- 微小残留病灶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关系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微小残留病灶(MRD)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初诊为ALL患儿80例的临床资料,且随访至2023年6月30日,根据随访期间患儿预后情况进行分组,将无事件生存患者纳入对照组(n=68),预后不良患者纳入观察组(n=12)。收集所有患儿初诊时临床资料,检测MRD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水平。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LL患儿预后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MRD水平、CD_(3)^(+)、CD_(4)^(+)及CD_(4)^(+)/CD_(8)^(+)比较有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RD、CD_(3)^(+)、CD_(4)^(+)及CD_(4)^(+)/CD_(8)^(+)水平为影响ALL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MRD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能够反映ALL患儿预后情况,MRD、CD_(3)^(+)、CD_(4)^(+)及CD_(4)^(+)/CD_(8)^(+)水平是提示ALL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 李威刘欣朱尊民
- 关键词:微小残留病灶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
- 不同剂量阿糖胞苷用于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使用阿糖胞苷治疗的7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按照给药剂量的不同分为低剂量C1组(34例)和高剂量C2组(38例),两组均经诱导化疗缓解后,在巩固治疗阶段给予阿糖胞苷治疗,C1组的剂量为1g/m^(2),C2组的剂量为2g/m^(2),均行4个疗程的化疗。分析两组患儿的短期疗效、血清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清干扰素-γ(IFN-γ)]、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的变化。结果:C2组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高于C1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CD4^(+)水平、CD4^(+)/CD8^(+)比值、IL-10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CD8^(+)、IL-2、IFN-γ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C2组的CD4^(+)、IL-10水平、CD4^(+)/CD8^(+)比值均低于C1组,CD8^(+)、IL-2、IFN-γ水平均高于C1组(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2g/m^(2)剂量的阿糖胞苷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更好,能改善患儿的预后情况,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 刘付琼
- 关键词:阿糖胞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临床疗效安全性
- 大剂量化疗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大剂量化疗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ALL患儿104例,根据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两组化疗方案均为6-硫基嘌呤(6-MP)、甲氨蝶呤(MTX)联合三联鞘注,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MTX(3 g/m^(2)),观察组采用大剂量MTX(5 g/m^(2))。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46%,46/52)高于对照组(71.15%,37/52),P<0.05;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MP、HD-MTX联合三联鞘注方案治疗小儿ALL,采用大剂量MTX治疗不会影响治疗依从性,也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但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 时晓贞王亚峰程翠霞耿妨妨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儿大剂量化疗
-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 2023年
- 脓毒症作为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化疗后常见的感染性并发症,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普通感染在某些危险因素的影响下可以迅速发展成脓毒症,如疾病危险度因素、化疗后复发因素、化疗阶段因素、粒细胞数量与功能、留置静脉导管因素、微生物因素、住院时间等,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因此了解小儿ALL并发脓毒症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早判断、早干预、早治疗,对防止患儿病情进展,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小儿ALL并发脓毒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 罗沙沙任瑞华钟小明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脓毒症
- 叙事护理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2023年
- 目的:观察叙事护理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6月期间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患儿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家长总满意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亲子关系、同伴交往、躯体感受、生活环境和心理环境等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依从性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叙事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家长总满意率和患儿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程雪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次化疗的影响
- 2023年
- 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次化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2021年5月~2022年11月间进行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次化疗的患儿5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病情控制效果;对比两组患儿的化疗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脱发、口腔感染等并发症;对比两组患儿的化疗依从性、焦虑自评量表(SAS)、住院时间和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病情控制效果为92.00%,对照组患儿的病情控制效果为72.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化疗并发症发生率为36.00%,对照组患儿的化疗并发症发生率为68.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化疗依从性评分和家长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住院时间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次化疗中应用系统化干预可有效提高病情控制效果,对于减轻患儿的焦虑情绪、减少化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家长满意度、提高患儿化疗依从性评分、缩短住院时间都有积极作用,在护理干预方面值得大力推广。
- 巩水莲
- 关键词:护理干预系统化护理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