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39篇“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相关文章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被引量:1
2000年
关键词:导管感染真菌血症病原学阴性葡萄球菌
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含银敷料
本实用新型涉及含银敷料技术领域,公开了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含银敷料,包括基布块,所述基布块下方固定连接有含银敷料片,所述基布块四边均通过裁切有的点断线连接有基布条,所述基布条之间均通过裁切有的点断线连...
王敏
PICC置管中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回顾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行PICC置管的25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发生CRBSI的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595例PICC置管患者中,发生CRBSI者88例(3.39%),其余2507例(96.61%)患者未发生CRBSI;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导管留置时间、穿刺次数、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WBC)及操作人员年资均与PICC置管患者发生CRBSI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导管留置时间>14 d、穿刺次数>3次、合并糖尿病、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及操作人员年资<5年均是PICC置管患者发生CRBSI的高危因素(P均<0.05)。结论PICC置管患者发生CRBSI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各项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可预防CRBSI的发生。
肖玉霞陈敏田芳曦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血清白蛋白糖尿病
重度烧伤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重度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后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收治的66例进行深静脉置管的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别、年龄、烧伤总面积、有无吸入损伤、有无营养不良、是否使用烧伤治疗床、导管留置部位、导管留置时间、置管部位有无创面以及感染情况等相关资料,并根据是否发生CLABSI将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分析重度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后发生CLABSI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66例进行深静脉置管的重度烧伤患者中17例(25.76%)发生CLABSI,设为发生组;49例(74.24%)未发生CLABSI,设为未发生组。发生组有营养不良、导管留置部位为股静脉、置管部位有创面的患者明显多于未发生组(χ2=8.848、16.903、5.126,P=0.003、P<0.001、P=0.0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营养不良、导管留置部位为股静脉是重度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后发生CLABSI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为1.233~23.741、0.015~0.435,P=0.025、0.003)。结论营养状态、导管留置部位与重度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后CLABSI的发生密切相关
熊新娟安娜陈翠云王康康王庆昕皮红英
关键词:重度烧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LOGISTIC回归分析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7月开封市中医院行血液透析(HD)治疗的88例ES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ESRD患者CRBSI发生现状,并分析CRBSI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86例ESRD患者中24例患者发生CRBSI,62例患者未发生CRBSI。ESRD患者年龄、吸烟史、导管留置时间、置管部位、急生理与慢健康Ⅱ(APACHEⅡ)评分、合并糖尿病、白蛋白、甲状旁腺激素(iPTH)、铁蛋白(SF)水平与其CRBSI发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71、5.523、8.195、7.173、6.345、10.072、7.079、4.527、4.92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SRD患者年龄≥60岁、有吸烟史、导管留置时间>14 d、股静脉置管、APACHEⅡ>15分、合并糖尿病、白蛋白<35 g/L、iPTH≥235 pg/mL、SF>360μg/L是其发生CRBSI的高危因素(OR=3.339、3.533、4.074、3.706、3.772、4.800、3.703、2.826、2.940,P<0.05)。结论:ESRD患者易发生CRBSI,其发生于年龄、吸烟史、导管留置时间、病情严重程度、置管部位、合并糖尿病和白蛋白、iPTH、SF水平有关。
刘杰
关键词:终末期肾脏病甲状旁腺激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铁蛋白糖尿病
创伤危重患者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应对研究
2025年
探讨创伤危重患者静脉留置导管治疗期间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预防该并发症发生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我院接收行静脉留置导管治疗创伤危重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30例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以讨论该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以此提出有针对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病原菌培养,可发现病原菌以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经过多因素分析,可确认股静脉置管、颅脑损伤、ISS>25分是引起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通过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发生情况的分析,可了解到影响该并发症发生的具体原因,需要针对以上主要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护理措施,以尽可能防止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崔慧琴殷荣华孙洁琼
关键词:危重创伤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外周血NLR、PLR、CRP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关系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与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关系。方法回顾选取2011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安吉县人民医院接受MHD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学诊断结果提示是否发生CRBSI分为感染组28例和未感染组7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发生CRBSI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MHD病因、管型、置管时间、白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比例、CRP、NLR、PLR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置管时间(OR=1.097)、CRP(OR=1.019)、NLR(OR=1.255)均是MHD患者并发CRBSI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对于外周血NLR、CRP水平较高以及置管时间较长的MHD患者,应警惕CRBSI的发生。
蒋雪峰张孝亮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肿瘤病人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测模型的构建及效能验证
2025年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预测模型的构建及效能验证。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肿瘤病人2 60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住院期间均行PICC导管置管,根据病人是否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SVM)、XGBoost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构建肿瘤病人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预测模型,并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具有预测效能的算法模型。结果:两组病人的血小板计数、PICC留置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伤口敷料类型、是否有导管移位以及单次置管穿刺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GBoost预测模型中血小板计数对模型影响最大,其次为D-二聚体水平;在SVM模型中,血小板计数的沙普利加解释(SHAP)值最大,表明其对模型的影响最为明显;而Logistic回归模型中最终纳入PICC留置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伤口敷料、是否有导管移位、单次置管穿刺次数5个因子,且XGBoost预测模型区分能力最高。结论:病人是否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在多个指标上有差异,且不同模型的影响因素不同。SVM及XGBoost构建的预测模型的敏感度与准确度上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对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作出相对精准的评估和预测,在临床工作中能有效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李晓玲严晓霞杨宁李孝红
关键词:机器学习算法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非住院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特征与预后风险因子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索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非住院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特征和药敏结果,同时利用列线图模型分析影响预后风险因子。方法回顾分析的305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均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集,根据有无感染分为两组,即感染组(n=42,发生CRBSI),未感染组(n=263,未发生CRBSI),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后,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感染的独立因素,且针对感染患者,需重点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药敏结果。结果305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42例(13.77%)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以革兰阳菌最为常见,所占比61.9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表现出高度敏感,可作为首选抗菌药。同时,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存在贫血是影响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导管留置时间、空腹血糖是保护因素,且利于预测模型和列线图分析,C-index为0.95,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的阈值概率范围为70%~95%,其净收益率>0,真实值和预测值吻合度绝对误差为0.015,AUC为0.850,95%CI0.785~0.915,结果均说明该模型预测能力较好。结论革兰阳菌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非住院期CRBSI主要病菌,同时,CRBSI易受到年龄、导管留置时间、血糖、贫血等因素影响,因此需重视感染相关防控措施,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郁颜旭时智敏李萍苏长敏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预后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护理对肺癌PICC置管患者恐惧心理、舒适度和血流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预防护理对肺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恐惧心理、舒适度和血流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肺癌PICC置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采用CRBSI预防护理)和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置管相关指标、负情绪、舒适度、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CRBSI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0.00%(4/40),PICC导管留置时间为(164.72±13.54)d长于对照组的(155.43±10.77)d(P<0.05);相较于入院当日,干预3个月两组患者恐惧心理、焦虑情绪得分[(3.76±0.64)分、(4.30±0.71)分、(8.16±1.13)分、(8.94±1.17)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相较于入院当日,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舒适度得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相较于入院当日,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均有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RBSI预防护理对于肺癌PICC置管患者而言,更能降低CRBSI发生率,延长PICC导管留置时间,改善恐惧心理与焦虑情绪,提高舒适度、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康林瑛马丽娟崔杰
关键词:肺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恐惧心理

相关作者

于晓江
作品数:51被引量:38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ICU 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重症监护室 重症监护病房
窦英茹
作品数:96被引量:501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ICU 护理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依从性 机械通气
潘春芳
作品数:51被引量:262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ICU 护理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依从性 机械通气患者
马翠华
作品数:19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ICU 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硫酸镁 急性重症胰腺炎
朱庆捷
作品数:58被引量:252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ICU 护理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皮炎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