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6篇“ 导管留置时间“的相关文章
乳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导管维护中基于目标导向的护理效果及对导管留置时间与不良事件
2025年
分析乳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导管维护中基于目标导向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60例乳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照试验。结果 实验组患者PICC导管维护能力评分、导管留置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引入并应用目标导向的护理干预策略,可以极大地促进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导管维护工作,有效遏制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进一步确保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建议临床应用。
陈晨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PICC置管导管维护护理效果导管留置时间
基于PDCA的综合护理对儿科重症监护室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儿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风险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PDCA的综合护理对儿科重症监护室行中心静脉导管(carotid vein catheters,CVC)置管患儿置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风险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行CVC置管的145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12月收治的72例患儿分为常规组,2022年1—12月收治的73例患儿分为综合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PDCA的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后,比较2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与常规组相比,综合组导管留置时间更长(t=8.918,P<0.001)。干预后第30天,与常规组相比,综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χ^(2)=6.981,P<0.05);干预后第30天,与常规组相比,综合组患儿家属护理总满意度更高(χ^(2)=6.917,P<0.05)。结论基于PDCA的综合护理应用于儿科重症监护室行CVC置管患儿中,可延长患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较高。
张小燕谭秋香
关键词: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对心脏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导管(CVC)留置时间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旨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优化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3月施行心脏手术患者208例,根据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分为CVC置管时间≤7 d组99例和CVC置管时间>7 d组109例。收集一般信息及临床资料,对两组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与CVC留置时间>7 d组相比,CVC留置时间≤7 d组在静脉炎、导管堵塞、肺部感染、全身感染的发生率方面均降低,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过长会使心脏手术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延长,通过优化护理措施,减少置管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结果。
朱梦刘姗姗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心脏外科手术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护理
新生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与导管留置时间的关系被引量:9
2022年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是中心静脉置管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各种近期或远期不良结局。随着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时间的延长,新生儿CLABSI发生率未呈线性增长。脐静脉导管(UVC)留置超过1~2周时,新生儿CLABSI发生率可能会明显增加;在UVC留置7~10 d内换置PICC,可能会降低CLABSI发生密度,但尚未得到循证支持。本文对新生儿CLABSI与导管留置时间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更合理地计划留置时间,更有效地预防CLABSI。
王乐瑶任漪高翔羽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留置时间新生儿
调查影响PICC导管留置时间的原因并分析其应用的预防对策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对影响患者留置PICC导管时间的因素进行调查,并通过其中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讨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3月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534例作为本调查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受影响程度,将患者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收集患者基础资料及临床信息,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法对影响PICC导管留置时间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纳入的534例患者,有54例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7天,发生率为10.11%。经单因素调查年龄(χ^(2)=8.234,P=0.004)、穿刺位置渗血(χ^(2)=6.233,P=0.013)、导管感染(χ^(2)=21.986,P=0.000)、置管位置(χ^(2)=5.528,P=0.000)、皮肤过敏(χ^(2)=8.498,P=0.004)、导管堵塞(χ^(2)=38.564,P=0.000)、合并糖尿病(χ^(2)=9.785,P=0.002)等为影响PICC导管留置的相关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法调查导管脱出(OR=2.100,95%CI=1.053~4.188)、静脉炎(OR=2.190,95%CI=1.167~4.108)、导管堵塞(OR=2.252,95%CI=.080~4.697)置管位置为肘关节下(OR=2.380,95%CI=1.043~5.431)等为影响PICC导管留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过调查和分析,影响PICC导管留置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导管脱出、静脉炎、导管堵塞、置管位置为肘关节下等,这些因素为临床实施相应的干预提供重要依据,在制定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置管期间的不良反应,保证PICC置管正常留置时间
段凡周继学
关键词:PICC导管留置时间
肝素或生理盐水延长外周静脉短导管留置时间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背景 新生儿或儿童选择生理盐水还是肝素溶液封管,在2021年《静脉输液护理实践指南》未做出明确推荐,在《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临床实践循证指南》则明确推荐用肝素溶液封管。目的 儿科使用含肝素溶液和0.9%的生理盐水溶液作为外周静脉短导管(PIVC)封管液的效果比较。研究设计基于RCT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 住院留置PIVC的患儿,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含肝素溶液和0.9%的生理盐水进行PIVC封管,在英文数据库(Ovid-Medline, Web of Science, Embase, 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进行检索。鉴于在2005和2013年已经发表了2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本文检索时间为2014年4月1日至2021年11月23日。RCT文献采用ROB 2.0行文献风险偏倚评价。主要结局指标PIVC留置时间和相关并发症。结果 共21篇RCT文献纳入本文研究。基于21篇文献的汇总,I^(2)=91%,随机效应模型,PIVC留置时间延长8.62 h(95%CI:2.98~1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人群中4篇文献异质性大,去除后再行Meta分析,8篇新生儿人群的文献汇总(I^(2)=56%,随机效应模型),PIVC留置时间延长6.04 h(95%CI:4.17~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篇新生儿+儿童人群文献汇总(I^(2)=20%,随机效应模型),PIVC留置时间延长6.22 h(95%CI:2.72~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篇儿童人群文献汇总(I^(2)=27%,固定效应模型),PIVC留置时间延长6.94 h(95%CI:-1.27~15.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于18篇文献的汇总(I^(2)=19.5%,固定效应模型)。肝素较生理盐水冲封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17%(RR=0.83,95%CI:0.71~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篇新生儿文献的汇总(I^(2)=0%,固定效应模型),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25%(RR=0.75,95%CI:0.62~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篇儿童人群和5篇新生儿+儿童人群文献汇总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封管延长留置时间和降低并发症考虑,新生儿人群肝素较生
王文超康琼芳王颖雯顾莺张玉侠张崇凡
关键词:生理盐水肝素留置时间
肿瘤患者外周静脉输液治疗中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对导管留置时间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外周静脉输液治疗肿瘤患者过程中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对导管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87例给予外周静脉输液治疗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对比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拔管情况、护理质量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一次穿刺成功率、计划拔管率较对照组高,而2次穿刺成功率、非计划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导管相关感染、导管脱出、液体渗漏、静脉炎、导管阻塞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护理质量评分5个维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静脉输液治疗肿瘤患者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积极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能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蒋莉
关键词:并发症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留置时间
基于乳腺癌术后导管留置时间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乳腺癌术后导管留置时间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方法:抽取2019年2月1日~2020年9月30日收治的130例行全麻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单因素方程模型Logistic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导管留置时间的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模型,采取Hosmer Lemeshow检验对成立的预测模型进行研究,以ROC曲线面积为检验模型结果。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BMI)、乳腺癌手术方式、腋窝淋巴结手术操作方式、负压引流操作形式、基础疾病、不同并发症均为影响患者术后导管留置的危险因素。通过上述提出的检验方式提示预测模型拟合优度为(χ^(2)=10.538,P=0.228);ROC曲线面积为0.84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14、0.749,Youden指数最大数值为0.564。结论:BMI、乳腺癌手术方式、腋窝淋巴结手术方式、负压引流方式、基础病症、并发症均为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导管留置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较好,能为乳腺癌术后导管留置时间的管理做好数据保存,为患者日后康复过程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钱颖郦杰芬王莉
关键词:乳腺癌导管留置时间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研究现状被引量:26
2021年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时间导管材质及构造、留置技术、并发症以及个体特征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有关PICC留置时间的研究多集中于现状描述、危险因素分析及并发症的预防、治疗和护理措施,强调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新型PICC导管的研发与创新方面研究较少,导管材料的改进作为PICC研究的新前沿可能为我国PICC研究提供新方向。
张星霞胡艳杰李卡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影响因素
戴明环护理管理对白血病PICC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戴明环(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10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80例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6年12月—2017年11月予以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12月—2018年10月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PDCA护理管理的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116.53±15.42)d,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137.24±15.68)d,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非感染性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50%、感染性并发症总发生率20.00%,观察组患者非感染性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感染性并发症总发生率5.00%,观察组非感染性并发症及感染性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血病PICC患者实施PDCA护理管理,不仅明显延长导管留置时间,还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
王果
关键词:白血病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

相关作者

梁建丽
作品数:33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灵山县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患者 穿刺 马铃薯外敷
劳永娟
作品数:8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灵山县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长期导管 康复新液 血液透析 导管留置时间 血液透析患者
熊平平
作品数:30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重症手足口病 护理 PICU 儿童 患儿
韩则政
作品数:29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研究主题:口腔护理 咳嗽反射 肺炎患者 护理 实习教学
李虹
作品数:521被引量:2,313H指数:2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重组免疫毒素 护理 META分析 DT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