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篇“ 寒热配伍“的相关文章
中药寒热配伍的运用要义
2017年
寒热配伍的适用证以火郁证、湿热证和积滞证为主;根据寒热药性可采取去性存用、去用存性两种形式;寒热配伍环境可调控单味中药的具体效用发挥方向;寒热药物量比包括全方寒热药量配比、方内寒热药对(组)配比、同药异方异量三方面。临证时应根据病性,针对寒药和热药的药性和功用,合理配伍寒药和热药及调整其剂量配比,以调控药用方向,提高临床疗效。
黄浩倪诚
关键词:方剂中药药性寒热配伍
清热化湿舒胃方及其寒热配伍对幽门螺旋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舒胃方及其寒热配伍对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运用琼脂扩散法、液体稀释法考察清热化湿舒胃方及其寒热配伍对H.pylori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结果:清热化湿舒胃方组、热性配伍组、寒性配伍组和抗生素组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14.30 mm±1.12 mm、3.13 mm±0.82 mm、13.93 mm±0.95 mm、23.25 mm±1.33 mm,清热化湿舒胃方的MIC为7.81 mg/m L,MBC为15.63 mg/m L.结论:清热化湿舒胃方及其寒性配伍组对H.p y l o r i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清热化湿舒胃方对H.pylori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由寒性药物黄芩和蒲公英实现的.
陈智龙吕永慧王玎涂星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
中药寒热配伍之适应病机初探(摘要)
该文通过对中药寒热配伍法则所适应的病机进行分析探索,发现中药寒热配伍法则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特色配伍方法,它主要治疗寒热错杂证,掌握寒热错杂证的病因病机,对我们在临床上运用该方法治疗多种慢性病、复杂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覃骊兰
关键词:中药寒热配伍
文献传递
乌梅丸及其寒热配伍对2型糖尿病大鼠外周组织AMP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乌梅丸及其寒热配伍对于2型糖尿病(T2DM)大鼠外周组织AMP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喂养高脂饮食8周并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乌梅丸及其寒热配伍组分别治疗8周。检测治疗前后大鼠体质量的变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别用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肝脏、骨骼肌、脂肪组织中AMPK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增加、OGTT明显异常,FINS、HOMA-IR升高,肝脏、骨骼肌、脂肪组织中AMPK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乌梅丸及其寒热配伍各组大鼠体质量和OGTT改善,FINS、HOMA-IR下降,肝脏、骨骼肌、脂肪组织中AMPK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但乌梅丸组与其寒热配伍各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结论:乌梅丸及其寒热配伍可有效提高肝脏、骨骼肌、脂肪组织AMPK的表达。
李井彬陈广徐丽君黄召谊赵炎陆付耳
关键词:乌梅丸寒热配伍2型糖尿病AMPK
乌梅丸及其寒热配伍改善大鼠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分子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乌梅丸及其寒热配伍改善大鼠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以及分子机制的差异性。 方法 采用喂养高脂饮食8周并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大鼠T2DM模型...
李井彬
关键词:乌梅丸寒热配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文献传递
浅谈中药寒热配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对中药寒热配伍的特色进行分析探索,发现中药寒热配伍法则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特色配伍方法,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双向调节,平衡协调作用,临床应用在以中药寒热配伍为基本法则的同时,要进一步辨量、辨性、辨位、辨势,兼顾标本,综合论治。
覃骊兰
关键词:中药寒热配伍
《伤寒论》方寒热配伍析要
并用是《伤寒论》组方配伍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从脾寒胃热,辛开苦降;阴邪结滞,去性取用;寒热兼挟,取性取用;阴阳格拒,佐以寒药等四方面探讨《伤寒论》用药配伍的规律,旨在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总之,在临床上,纯热证或纯寒证固然不...
徐晓东何赛萍周叔平
关键词:《伤寒论》组方配伍寒热并用临床疗效
乌梅丸拆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寒热配伍的意义研究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从乌梅丸拆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影响来探讨该方寒热配伍作用机制及配伍意义。方法将SD雄性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乌梅丸组、寒热并用组、温热组、寒凉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苦寒药物灌胃加TNBS乙醇灌肠的方法,诱导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各组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检测大鼠结肠组织IL-1、IL-10、TNF-α、PGE2、MPO含量变化及血清白细胞计数;HE染色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TNF-α、IL-1、MPO、PGE2、血清白细胞计数含量显著升高,IL-10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乌梅丸组、寒热并用组、温热组TNF-α、IL-1、MPO、PGE2、血清白细胞计数均降低,IL-10水平升高,而寒凉组TNF-α、IL-1、MPO、血清白细胞计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乌梅丸组比较,寒热并用组、温热组和寒凉组TNF-α、IL-1较高,而IL-10较低,温热组和寒凉组MPO较高,寒凉组PGE2较高,温热组白细胞计数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寒热并用组比较,温热组和寒凉组TNF-α、IL-1较高,温热组MPO、IL-10、白细胞计数较高,寒凉组IL-10较低、PGE2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温热组比较,寒凉组TNF-α、IL-1、MPO、IL-10、白细胞计数降低,PGE2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热组药物在升高IL-10和降低PGE2水平方面作用突出;寒凉组药物在降低IL-1、TNF-α、MPO含量和血清白细胞计数,对抗体温升高方面作用突出;乌梅丸通过寒热配伍既能消除单用寒凉药或温热药的不利作用,又有协同和增效作用。
闫曙光惠毅周永学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乌梅丸寒热配伍
中药古方寒热配伍的阴阳观探讨
2010年
赖良清
关键词:中药古方寒热配伍阴阳观
中药寒热配伍理论的特色初探
2008年
该文通过对中药寒热配伍理论的特色进行分析探索,发现中药寒热配伍法则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特色配伍方法,它继承和发展了中药七情和合理论,并具有自己独特的双向调节,平衡协调作用,对我们在临床上运用该方法治疗多种慢性病、复杂病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相应的依据。
覃骊兰邓家刚
关键词:中药寒热配伍

相关作者

覃骊兰
作品数:149被引量:777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壮医 过敏性哮喘 中药学 中医 失眠
秦林
作品数:86被引量:550H指数:17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川乌 配伍 白芍 中药 防己
王霞
作品数:11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寒热配伍 类风湿关节炎 中药 T细胞亚群 抗炎
闫曙光
作品数:251被引量:1,397H指数:21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溃疡性结肠炎 乌梅丸 拆方 功能性便秘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惠毅
作品数:108被引量:753H指数:18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溃疡性结肠炎 乌梅丸 肺与大肠相表里 拆方 NOTCH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