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55篇“ 审美特质“的相关文章
唐诗之“径”的审美特质
2025年
“径”频繁出现在唐诗中,是重要的审美符号,特质突出、意蕴丰富。依据唐诗之“径”所依附的空间环境,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别,分别是:乡村田园之“径”、园林寺院之“径”及危峰峻岭之“径”。乡村田园之“径”是通“野”之“径”,对应的审美特质主要为天然、质朴、生活气息浓郁;园林寺院之“径”是通“幽”之“径”,对应的审美特质为幽深、静谧、宛曲、朦胧;危峰峻岭之“径”是通“险”之径,对应的审美特质为“奇”“绝”“孤”“险”。唐诗之“径”的审美特质适合诗人对照心境、表情达意,因此可以借其窥探唐代诗人的命运遭际甚至是唐王朝的审美风尚、文化气韵和历史变迁轨迹。
周凤莉
关键词:唐诗审美特质审美意象
小说中的精心营构:略谈小说物象的审美特质——以《狼》中“骨、薪、刀”为例
2025年
教师在小说解读和教学过程中往往聚焦于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忽略了小说中或隐或显连缀成线的“物象”。物象在小说情节勾连、人物形象确立和丰富、体察主旨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统编版语文教材(六三学制)七年级上册的《狼》一文为例,重点解读其中“骨、薪、刀”三个物象对于小说情节推进、人物形象塑造和主旨探寻的作用形成一条新的阅读思路,并将物象解读法推知它文,让已知文本与未知文本之间形成互通有效的互文解读。
朱晓宇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解读审美特质《狼》
20世纪上半叶早期滑稽戏的审美特质研究
2024年
20世纪上半叶,滑稽戏在江南民间文化哺育下诞生于上海。它以嬉笑谐谑、俗趣盎然为外观,以针砭时弊、惩恶扬善为内在价值观,具有强烈的商业意识和观众意识,这是中国早期滑稽戏的基本面貌。早期滑稽戏呈现出显著的俗趣化、讽刺化、怪诞化三大审美倾向。俗趣化是早期滑稽戏的外在躯壳,讽刺化则是其内在的灵魂。怪诞滑稽戏则将丑恶与滑稽相混合,丰富了滑稽戏的演剧风格。
张丽芬
关键词:审美特质
民族舞的情感表达与审美特质探析
2024年
文章旨在深入探讨民族舞蹈在情感表达和审美特质方面的重要性和独特之处。民族舞蹈凭借其丰富多彩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审美特质,不仅丰富了艺术领域,而且还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文章将聚焦于情感表达和审美特质这两个方面,以更全面地解读民族舞蹈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高原
关键词:民族舞情感表达审美特质
湘西苗绣的审美特质与文化意蕴分析
2024年
为了探索传统手工艺与民族文化的融合,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及文献梳理等方法,探究湘西苗绣的审美特质和文化内蕴,指出其独特的色彩、纹饰和技艺展现了深厚的苗族文化。动植物纹样如蝴蝶、鸟类蕴含生育繁荣等寓意,承载苗族历史记忆。文章强调湘西苗绣在当今社会不仅具有审美和文化传承价值,还通过与现代传播方式及乡村振兴策略相结合,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从而展现出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新价值。
刘一峰林沛欣荣钰萱
关键词:审美特质文化意蕴
晚明小品的审美特质——读《晚明小品研究》
2024年
吴承学(1998)《晚明小品研究》是一部关于晚明小品文的专题研究著作,详尽地探讨了晚明小品扎根的文化土壤、晚明小品的各个流派、不同文体类型的晚明小品的特征、晚明小品背后的文人心态以及晚明小品在艺术上的继承与创新等问题,力求微观与宏观并重。其中对于晚明小品文的审美特质的探讨是这本论著的重点之一,本文试从晚明小品在创作态度的倾向、审美效果的呈现以及心理距离的调控三方面展开论述。
陶元新
关键词:晚明小品审美特质
大器天成:明末福建文人园林的审美特质与存废密码
2024年
明末福建文人园林主要集中在福州、泉州、漳州三地,以天然山水园为主流类型,其中石仓园尤为特出。通过与苏州园林的比较,明末福建文人园林以较大的体量和多因借少人工的造园理念,凸显了大器天成的审美特质。不论从内因还是外因来看,大体量都是导致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废弃殆尽的重要原因之一。福建文人园林是我国悠久丰富的园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吴可文
关键词:审美特质
重新审视“中原书风”审美特质下的传承与创新
2024年
中原书风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当代地域书风的典型代表,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地域书风,当时距新中国成立已经过了30多年,人们开始追求一种回归自然的纯粹艺术,加上80年代后期思想解放运动高潮,人们开始思考书法的本意。虽然中原书风是在展览当中形成潮流,但是并没有出现过像齐白石、沙孟海这样的大师。任何地域书风在历史上都是有局限性的,类似一种近亲繁殖,模仿者众多,但是创新缺失,给人的感觉是后劲不足,以及文化上的缺失。本文从中原书风审美特质角度去分析当代中原书风在潮流过后如何进行传承与创新。
王宣琰
关键词:中原书风审美特质
粉彩人物瓷画写意性表现的审美特质与内涵析论
2024年
粉彩人物瓷画的写意性表现自清代即已萌生,在当代得到更广泛的运用。粉彩人物瓷画写意性表现的审美特质包括神韵之美、意境之美和情感之美,并承载了文人化的审美内涵、人性化的人文内涵和民族化的文化内涵等深刻内涵。粉彩人物瓷画写意性表现在当代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工艺价值和社会价值等。
聂凯李晓峰
关键词:审美特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产儿童电影审美特质研究
2024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电影从重视内容向重视表现形式转向的分水岭。形式不再是内容的附庸,造就了儿童电影在八十年代惹人注目的美学转型。具体来说,在视听层面,对影像造型表意功能的充分发掘,展示了影像造型在叙事层次的张力,实现了从传统的叙事完整到情绪氛围圆融和情绪表现流畅的美学追求的转变。然而,在审美接受层面,教育仍然是影片无法脱离的思想根基,“被提纯”的主人公的成长故事,以及蕴含着创作者忧患意识的艺术思维,最终导致影片与少儿观众的期待视野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背离。
张轶
关键词:儿童电影儿童本位审美接受

相关作者

陈洪波
作品数:8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教育学院中文系
研究主题:审美特质 汉大赋 怨愤 艺术观照 《安世房中歌》
及文平
作品数:12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泊头职业学院
研究主题:审美特质 随班就读 国情 全纳性教育 差异教学
丁楹
作品数:63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肇庆学院文学院
研究主题:南宋遗民词人 南宋遗民词 南宋 干谒 隐逸词
何方形
作品数:42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台州学院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山水诗 戴复古 王士性 屈骚精神 谢灵运
章辉
作品数:61被引量:80H指数:4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
研究主题:意识形态 艺术哲学 艺术本体论 文化研究 分析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