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57篇“ 审美思想“的相关文章
- 以《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为例看杜甫审美思想
- 2025年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是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赞美曹霸的绘画技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杜甫的美学追求。在诗中,杜甫强调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既要注重技艺的传承,又要追求个性和创新。因此,本文通过介绍杜甫的诗歌成就,分析《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展现的绘画技艺,进而讨论基于《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的杜甫审美思想,最后阐释了杜甫审美思想对于艺术传承的当代启示。
- 张丽娜
- 关键词:杜甫绘画技艺曹霸审美思想
- 儒家审美思想对书法美学的影响
- 2025年
- 本文在梳理先秦儒家美学思想核心范畴的基础上,分析了儒家学说蕴含的人格理想、中和理念、诗学观念等,及其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在审美取向、形式法则、抒情性等方面产生的深刻影响。本文以儒家美学为切入点考察传统书法,有助于从思想根源上加深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理解,揭示了儒家美学精神与中国书法艺术间的深层互动关系,为书法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 徐永根
- 关键词:书法美学
- 中国历代服饰演变中审美思想概述被引量:1
- 2024年
- 文章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服饰的特点,探讨服饰审美思想的演变、实用价值如何转化为审美追求、政治因素和时代发展如何影响服饰审美思想的形成。研究认为,服饰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蕴含着精神文明,每个历史时期的审美文化极具特色,形成了不同时期的服饰审美思想。
- 罗丽娜
- 关键词:服饰审美思想
- “以人为喻”的审美思想与“情”的审美细化——白居易文质观审美刍议
- 2024年
- 在白居易之前,中国古代的“文”“质”理论历经审美融合的演变发展,体现出“以人为喻”的审美特征。基于辩证统一的文质思想,白居易在文质观的发展与转向中对“以人为喻”的审美传统作了承继,并提出“气力”说与“粹灵”说,拓展出具有唐人以人论诗特征的审美理论,实现了对唐代审美才性论的理论总结。同时,白居易还将“文质”范畴中的“情”统筹细化为“情志”“情性”“情理”等审美概念,并进行相关的诗歌创作,使其具有理论探索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特点。考察白居易的文质观,对于白居易研究和中国古典诗学理论研究的深入与丰富均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 蒋瑞琰柏红秀
- 关键词:白居易
- 傅山“四宁四毋”审美思想之概念辨析
- 2024年
- 傅山《作字示儿孙》提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足以回临池既倒之狂澜矣。”这一主张被后人总结为“四宁四毋”审美思想,在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拟对傅山“四宁四毋”概念进行阐释,并讨论该概念的意义。
- 郭楚开
- 关键词:审美思想
-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审美思想与现代解读
- 2024年
-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审美思想体系凝聚着先人的智慧与情感。从文人画的意境追求,到山水画的天人合一,再到花鸟画的生命观照,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学体系。在当代艺术语境下,这些传统审美思想不断被重新诠释和创新运用,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中国古代绘画审美思想进行现代解读,不仅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能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 亓雪缘
- 关键词:中国古代绘画当代艺术创作当代艺术语境花鸟画审美思想天人合一
- 役物载道——晚明文人长物审美思想的形成及其多重向度
- 2024年
- “长物”本意为身外之物,至明代引申为雅致入品的闲适玩好之事,晚明文人阶层对于此道之痴迷与研究在中国历史上可谓空前,“长物”审美思想依托于物质,令审美对象与日常生活、审美追求与人性欲望趋于融汇。研究以扎根理论为基础,采用三层级编码方法,厘清并定义了晚明长物美学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多重向度。“役物载道”是以“长物”为审美对象,由具体引发抽象,由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认知的思想活动,是从审美思想的角度校准人“存在”的向度,包含人与自我关系的精神世界、人与他人关系的社会领域以及人与天地(自然)关系的天人之际。
- 李庚明李响
- 关键词:审美思想天人之际
- 中国传统风景审美思想对魏晋南北朝敦煌佛教壁画的影响
- 2024年
- 魏晋南北朝是山水画与宗教绘画共生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道释画渐盛”“山水画成立”,尤以南北朝时期佛教画最盛。佛教画与山水画在敦煌相遇。受中国风景审美的影响,敦煌佛教壁画表现出了与印度、中亚不同的形式和风格,更加注重风景、建筑以及世俗生活的表达,是背后这一时期中国古人风景设计与风景文化的真实再现。文章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佛教壁画,系统对比同一时期印度和中亚的佛教美术,从而进一步明确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的风景审美表达。
- 王玫张春彦
-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 苏轼禅宗音乐审美思想释义
- 2024年
- 音乐与佛禅一样是一种精神意念,是属于个人内心的精神活动,无法言传、无从表达。苏轼禅宗音乐思想的“缘起”是从《琴诗》开始,通过“对外扫相”与“对内破执”两方面哲思音乐的自性。苏轼认为音乐是以因(手指)—缘(手指与琴接触)—果(琴声)的因缘生成,听声就是闻性,是在音乐之外见闻佛性,觉照空寂本心。由此形成的以心为本体的“心性论”既是禅宗思想的核心,也是音乐创作的内在要求。苏轼的音乐审美思想在禅宗的影响下,从肯定雅乐琴曲的有声之乐到追慕陶渊明的无弦之乐,最终体悟于相而离相,于念而不念的至乐之乐。
- 马小茹
- 关键词:禅宗缘起论音乐审美
- 柳宗元生态审美思想研究
- 自然生态与中国文学联系极其密切,山水历来是中国文人闲适愉悦之地。作为贬谪士人代表,柳宗元以文学为载体,立足于物我平等的高度,在实践与想象的基础上尽情描绘山水自然之态和社会变化万象,将自身坎坷经历与山水相融。山水是柳宗元被...
- 陈静婷
- 关键词:自然山水生态审美
相关作者
- 邱紫华

- 作品数:97被引量:361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美学思想 原始思维 美学特征 东方美学 维柯
- 程宁敏

- 作品数:12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院
- 研究主题:歌唱 审美思想 以字行腔 唱论 辨析
- 陈燕燕

-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荒野 生态 审美思想 审美 生态审美
- 胡娟

- 作品数:5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 研究主题:服饰 审美思想 审美精神 高跟鞋 服装设计
- 刘丹龙

- 作品数:16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视觉符号 十二生肖 文化特征 传统文化 中国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