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篇“ 定标星“的相关文章
- 基于定标星的高度计定标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定标星的高度计定标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利用搭载定标器的定标星对星载雷达高度计进行系统误差校正,从而完成高度计对地定标。定标器能够对高度计发射的脉冲进行调制转发,在不依赖地表定标场的情况下根据定标器回波计算...
- 卢呈昊杨桃丽于瀚雯
- 为创新而生——专访2016中俄大学生小卫星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WeSat团队
- 2016年
- 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热情、进一步畅想未来小卫星发展远景、增进中俄青年学生交流、推动科技创新、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2016中俄大学生小卫星创新设计大赛为所有对小卫星创新设计感兴趣的中俄高校学生提供了机会。大赛组委会将根据参赛队员的作品和表现,最终评选出一等奖5件,每件奖金8000美元;二等奖10件,每件奖金4000美元。
- 云行
- 关键词:创新设计大赛设计感定标星参赛队员
- 光学参考系与射电参考系连接初探
- 1990年
- 本文简要讨论了建立基本恒星参考坐标系与河外射电源参考系相联系的方法,以及射电源结构的影响和参考系统之间的关系。
- 李永生
- 关键词:射电源河外射电星VLBI子午环定标星
- 用小行星观测检测星表的系统误差
- 1989年
- 本文提出了用小行星观测检测星表系统误差的方法。叙述了选取小行星的方法及小行星轨道真值的求解方法,介绍了怎样用小行星观测来体现和确定星表的系统误差。
- 陈林飞
- 关键词:星表子午环行星轨道轨道根数定标星赤纬
- 小行星观测方法的评述被引量:1
- 1989年
- 针对太阳及大行星观测存在的问题,在本文中概述了通过小行星观测确定分点和赤道点改正的优点和利用子午方法及照相方法所得的一些结果,并对观测方法的误差来源,尤其是小行星运动理论不完善所导致的在测定星表零点改正中与大行星结果有较大分歧这一情况提出了一些看法。
- 胡晓淳
- 关键词:星表轨道根数子午环定标星
- 章动常数改正的测定被引量:1
- 1989年
- 本文提出在由以河外星系为定标的恒星自行与恒星星表自行相比较求解岁差常数改正的方法中,同时考虑章动常数误差的影响,进而在求解岁差常数采用值的改正值的同时确定章动常数采用值的改正值。
- 郭新建
- 关键词:章动历元定标星子午环星表
- 小行星观测方法的改进被引量:1
- 1989年
- 考虑到单纯用子午方法或照相方法对小行星进行观测存在着因星等、定标星系统,以及难于在小行星运行全轨道上进行观测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在本文中,根据云南天文台能观测小行星全轨道的地理纬度条件,提出利用低纬子午环与CCD测量装置相配合,并利用低纬子午环直接提供的定标星,在一个统一的基本仪器系统中,通过对小行星在全轨道上均匀分布的观测,获得高精度的小行星观测资料,以便得到更准确的星表零点改正。
- 许水
- 关键词:子午环定标星星表云南天文台均匀分布仪器误差
- CCD用于建立惯性坐标系(Ⅵ)误差累积分析
- 1989年
- 本文详细讨论了在测定河外星系与定标星的相对位置中的误差累积效应,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值估计。
- 郭新建
- 关键词:CCD定标星PIXEL测量方法
- 用佘山40厘米折射望远镜测定的BD+63°869的三角视差
- 1987年
- 本文得出BD+63°869的相对视差等于0~″.0740±0~″.0126(外部标准差),与其他台站的六次测定结果取平均并改正为绝对视差等于0~″.086±0~″.007.
- 王家骥姜佩芳陈进
- 关键词:定标星折射望远镜归算光学望远镜视差估计
- 一次哈雷彗星爆发的光电光度监测
- 1987年
- 本文报导1986年3月20日至4月3日对哈雷彗星进行的窄波带光电光度监测,结果表明:哈雷彗星正在经历一次可观的爆发.
- 陈培生陈彦康陆力高衡杨静梅漫
- 关键词:哈雷彗星星等定标星
相关作者
- 杨桃丽

- 作品数:1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回波信号 空间谱估计 高分辨率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航向
- 高衡

- 作品数:12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 研究主题:恒星 红外 红外观测 晚型星 碳星
- 陈培生

- 作品数:45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研究主题:恒星 红外 碳星 红外天文学 分子云
- 陈进

-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 研究主题:望远镜 透镜 天体测量 天体 归算
- 殷兴辉

- 作品数:121被引量:129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
- 研究主题:天线 射电望远镜 磁场 MSP430 基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