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72篇“ 安全化“的相关文章
安全逻辑与产业崛起:以俄罗斯粮食产业为中心的考察
2025年
克里米亚危机后,俄罗斯不仅摆脱了粮食供给的对外依赖,还将粮食出口转为应对国际竞争的战略工具。本文以安全理论为基础,结合俄罗斯粮食产业的发展历程,解析粮食产业得以崛起的原因、作用机制及背后的政治逻辑。粮食产业具有安全生成基础:粮食供给稳定关乎民众的基本生活和生命保障,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超越市场正常波动的粮食供给危机需要通过政府予以管控,政策制定者有意主动对粮食议题进行升级以保障粮食安全。通过“拉响警铃”“塑造敌人”“政策洗牌”三项安全策略,俄罗斯粮食产业发展升级为国家安全议程。2014年后,西方国家对俄制裁改变了俄罗斯粮食供给的国际环境,普京总统亦需要扶持新的联盟力量以巩固政权稳定。普京政府通过粮食安全推动本国粮食产业的崛起。具体而言,首先,俄罗斯对内强粮食自主对国家安全的特殊地位、对外明确粮食贸易对政权稳定的安全价值以升级粮食安全议题;其次,俄罗斯对内锚定国际贸易对本国粮食自主的威胁、对外锚定西方国家出口优势对本国政权稳定的干预以塑造威胁来源;最后,俄罗斯对内提供积极的政策支持、对外拉拢粮食贸易伙伴以促进粮食产业发展。正因如此,俄罗斯加强了对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并成长为全球粮食出口的主要国家。
赵岚
关键词:粮食安全战略经济安全
安全理论视角下的欧盟经济安全战略
2025年
近年来,复杂的内外部因素促使欧盟过度扩展国家安全概念,经济政策呈现出安全转向。2023年6月,欧盟出台首份经济安全战略。在哥本哈根学派安全理论框架下,欧盟的安全行为主体通过言语行动建构经济领域的安全威胁,塑造欧洲对经济安全的共同认知,并通过特别措施完成安全的程序。在经济安全趋势下,我国应当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积极采取“去安全”的策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坚持经济全球正确方向,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陈洁
关键词:欧盟经济安全
施动还是缓行:异质威胁下的去安全博弈
2025年
现有的去安全理论大多聚焦于一元威胁而非多元威胁的去安全逻辑,且较为关注存在性威胁的“绝对值”而非“相对威胁”信号在去安全博弈中的作用。构建多元威胁去安全博弈理论模型,有助于解释多元异质威胁作用于去安全治理意愿的因果机制。基于威胁的本体性特征,异质威胁可分为原初威胁与比对威胁两大主体。在异质威胁的相关性与紧迫性这两大核心自变量的影响下,施动者对原初威胁的去安全博弈选择将导向基础路径与演路径两种模式。其中,施动者在基础路径中对原初威胁进行去安全施动的意愿最强;在演路径中,施动者虽然在初始阶段并不会呈现明显的去安全倾向,但其持续的安全会使治理逐步演为基础路径模式,进而使施动者对原初威胁产生较强的去安全意愿。印度尼西亚、玻利维亚与塞内加尔三国政府对其国内气候变议题的去安全治理案例,分别验证了基础路径、紧迫性演路径和相关性演路径理论假说,并可解释“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气候合作治理中的逆向施动行为,即去安全施动逻辑。
李骏陈子懿
失效的“压舱石”:经济安全的现实转向
2025年
经济安全是国家通过安全叙述将非安全的经济议题转安全议题的过程。在国家认为经济合作的收益将损害其在权力竞争中的整体所得时,或者在国家间政治外交关系遇到巨大震荡或冲击时,国家安全逻辑会超越经济逻辑而生效。此时,安全与经济问题在刻意煽动下交织碰撞,国家间密切的经贸关系不仅难以成为管控两国矛盾与分歧的“压舱石”,反而会被国家视作现存的“安全威胁”,成为某些国家中断或破坏双边政治经济联系的借口与手段。国家间存在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也会随之成为安全操纵国维护与拓展权力、进行地缘政治竞争和打击、操纵他国的战略性工具。因此,文章以存在紧密经济相互依赖的中美与俄欧关系为案例,在比较中美、俄欧之间不同经济安全动因的基础上,分析经济安全转向背后的选择逻辑,为中国更好地应对经济安全挑战、更有针对性地发挥“经济压舱石”作用提供一定思考。
高程高程
关键词:经济相互依赖
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治理逻辑及其非预期后果——基于哥本哈根学派安全的视角
2025年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的严重程度有所缓解。但是,由于我国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的累积效应巨大,特别是其治理逻辑与社会风险认知、社会动员能力以及社会治理场景等问题相互交织,导致其治理过程和结果都充满了非预期性和不确定性。基于哥本哈根学派安全的视角,我国的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如何成为社会安全问题,不仅取决于政府和学者等对出生性别比失衡及其社会后果的宣传,还取决于社会危机的动员能力以及公众对于其风险的判断。在社会动员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安全的策略虽然利于统一认识、调动应对资源等等,但“泛安全”却也导致大龄未婚男性群体被污名等非预期后果,进而滋生了意料之外的社会风险。
刘中一
关键词:出生性别比失衡安全化治理逻辑
美日菲经济合作的安全路径及战略效能
2025年
美日菲经济合作以安全为重要逻辑,立足整合“印太”联盟的战略设计,依托经济与安全的协同架构,试图构建排他性的“印太”秩序,对冲中国在东南亚的经济与地缘影响。具体而言,美日菲通过技术遏制、资源排他性重组与基建军事耦合等路径,形成对华系统性围堵的政策工具箱。三国合作虽在军事投射能力、经济胁迫工具及机制网络扩展上取得局部突破,但其存在内在矛盾,如规则刚性与发展弹性的冲突、联盟排他性与区域包容性的矛盾、成本分摊与收益分配的失衡。这一悖论源于霸权护持逻辑与多极趋势的对抗,为中国发展导向的包容性合作路径提供了破局空间。对此,中国需推进区域经济深度融合,主导多边规则重塑,强安全能力建设,对冲美日菲经济合作安全战略的侵蚀。
王丽娜
关键词:经济合作安全化
东北亚泛安全背景下中韩经贸合作困境及其纾解
2025年
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各领域关系全面快速发展,尤其在经贸领域两国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且未来一段时间发展潜力依然巨大。然而,两国正面临因东北亚地区泛安全问题带来的安全合作陷入停滞、合作困境愈发凸显的时代困境。面向未来,两国应充分发挥经贸合作在政治关系上的“压舱石”“推进器”作用,从双边、地区和全球三个层面出发,有效纾解经贸合作困境,携手助力地区局势稳定。
肖梓澍隋建利
关键词:中韩经贸合作
识别、放大与反馈:安全与智库的双向作用动力学分析
2025年
[目的/意义]在全球背景下,大量的非传统安全议题演安全议题。在这一演过程中,智库是链接施动者、指涉对象和听众三方的重要角色,在推动安全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方法/过程]本文以安全理论和“虚假信息”议题安全案例为基础,构建智库参与安全进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模型仿真分析了智库与安全进程的双向作用。[结果/结论]安全进程中,智库与安全相互作用,智库认知的威胁水平以及智库影响力的大小会影响安全进程的推进,二者的提高将会放大安全进程中安全主体所获得的权力与社会资源;随着安全进程的深入,安全进程也会对智库的作用进行反馈,智库所获得的投资水平与影响力不断提高;接近度较低的议题更有利于智库对于安全的推动;相较于提高智库认知的威胁水平,提高智库影响力可以更高效地推动安全进程。过度安全容易导致全球陷入“安全困境”。我国智库应完善情报体系,及时识别智库安全话语,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合理地提出我国在安全领域的话语。
李秉璇王欣
关键词:智库安全化系统动力学
基于CLIP微调的扩散模型安全
2025年
扩散模型变革了文本–图像生成领域,使终端用户可以基于简单的自然语言提示生成高质量、多样的图像艺术作品.然而,由于训练数据集庞大且未经过滤,文本–图像生成模型具有生成色情内容与暴力内容等不适当内容的能力.为更加安全地部署此类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CLIP (contrastive languageimage pre-training)方向性损失的微调(directional CLIP loss based fine-tuning, CLIF)算法,使用方向性的CLIP损失来微调模型,以抑制其生成不适当内容的能力. CLIF消耗的计算资源很少,并且具有强制生效的特点.为评估其抑制效果,提出了CTP (categorized toxic prompts)用于评估文本–图像生成模型的不适当内容生成能力.在CTP与COCO (common objects in context)上的实验结果表明, CLIF能够在抑制文本–图像扩散模型生成不安全内容的同时不影响其一般性生成能力.
吴平林欣
关键词:安全性数据集
日台关系的经济安全:表征、动因与影响
2025年
日台关系的经济安全表现为:一方面,双方共同发起有关经济议题的“安全威胁”话语叙事,即双方鼓吹经济环境遭受台海局势“威胁”,炒作中国内地对外实施所谓“经济胁迫”,渲染产业链供应链存在“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双方以非常规手段干预经济合作且明显针对“第三方”,即双方谋求在国际多边经济机制下开展合作,确立经济合作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相互为对方“问题商品”提供市场支撑,参与构建“排他性”科技产业联盟。日台双方推动经济安全的动因在于:满足各自内政诉求并巩固执政基础、遏制中国内地并影响台海局势走向、抢占高科技产业优势并提升影响力,以及应对中美竞争并融入美国盟伴体系。日台关系的经济安全在相当程度上是对双方关系发展路径的突破,但其本质有损日台自身经济发展、台海地区局势稳定以及亚太地区合作态势。
徐万胜刘俊彤
关键词:日台关系台海局势

相关作者

余潇枫
作品数:107被引量:1,085H指数:2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非传统安全 国家安全观 范式 安全治理 安全化
方芳
作品数:13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
研究主题:安全化 国家身份 全球治理 恐怖主义 三网融合
郑先武
作品数:111被引量:794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国际关系研究院
研究主题:区域主义 安全区域主义 安全共同体 安全治理 东盟方式
汤蓓
作品数:8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安全化 艾滋病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 美国对外政策 多边主义
王创荣
作品数:67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后备电源 控制系统 控制装置 监测系统 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