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74篇“ 学分银行“的相关文章
- 基于学分银行视角的在线课程质量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 2025年
- 在教育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在线学习已成为常见的学习方式。借助学分银行优势,建立统一的在线课程质量标准体系,是提升在线学习质量的关键环节。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外权威标准的核心指标进行概括与归纳,经过多轮专家论证,对指标进行删改、增补,结合层次分析法,为不同指标维度赋上权重系数,最终形成学习内容、教师团队、教学条件、教学实施、质量保证和课程认可度6个维度、17个一级指标的在线课程质量标准体系,旨在为大规模在线课程的学分认证和转换提供科学的参考指标,完善数字化学习成果认证机制,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赋能。
- 王然
- 关键词:在线课程学分银行终身学习
- 资历框架视域下国家学分银行建设:逻辑、难点与路向
- 2025年
- 区域学分银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后,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出现了新的困境阻碍着国家学分银行的建设与发展。在资历框架视域下,学分银行作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关键内容,是促进社会劳动力转型、构建技能型社会的重要抓手。基于新时代赋予学分银行新的使命,通过对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的分析,揭示当前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内在逻辑和难点问题,从学分银行制度模式与服务范围、认证平台与法制保障等方面提出针对性路向,为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茅徐斌
- 关键词:学分银行路向
- 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的区域经验与优化路径
- 2025年
- 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对于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通道,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北京、江苏、陕西等省(区、市)先行先试,在学分银行落地运行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如政府支持、区域合作、标准建设、平台建设等,但也存在统一的资历框架尚未形成、实际应用有限、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针对问题存在原因,提出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加大宣传力度、加快开设学习者账户、组建区域合作联盟等优化路径。
- 郭凤陈楚晓刘秀敏
-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分银行职业院校
- 学分银行视角下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机制构建研究
- 2025年
-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学分银行在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习成果流通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探究了学分银行视角下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机制的构建。分别阐述了学分银行的内涵,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机制的内涵、理论依据与意义,以及其构建路径,同时辅以四川开放大学的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和运行的实际案例,旨在为教育资源整合、学生个性化学习以及终身教育体系完善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 袁瑛李思霖
- 关键词:学分银行
- 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下学分银行的构建与管理
- 2025年
- 高职院校在“1+X”证书制度框架下,通过学分银行的构建与管理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的深度融合。学分银行以“书证融通”为核心,依托信息化平台(如区块链技术保障学分存证、动态知识图谱匹配转换规则)和标准化数据治理机制(遵循《学分银行编码规则》),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与课程学分分层分类映射(如广东省差异化赋分)。通过校企协同制定学分转换规则(如辽宁省“能力等效原则”)、弹性学习制度(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实践积分)及“内审-外评”质量监控体系(浙江省双盲评审机制),破解产学分离困境,促进学习成果的跨主体互认。实践表明,该体系以技术赋能与制度创新推动职业教育向能力本位转型,为终身学习生态构建提供实践范式。
- 王磊李志剑
- 关键词:学分银行学分认定职业教育改革
- 用好学分银行,提升教育质量小学“三位一体”学分银行建设实践研究
- 2025年
-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评价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国内外在终身学习和建立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认证、评估与转换制度等方面,虽有一定的成果,但仍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迫切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认真研究和总结我们所做工作的成效以及面临的问题。学分银行概念的引入为小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如何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转换为学分,存入“银行”?建立怎样的制度以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这些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在小学阶段建设“三位一体”的学分银行,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 郑加焱
- 关键词:学分银行培养综合素质提升教育质量
- 国外学分银行经验对我国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的启示
- 2025年
- 随着在线开放课程(MOOCs)的普及,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中的深度应用,使得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文章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特点,对比分析了美国和欧洲的学分银行体系,总结了当前学分认定的实践现状、主要挑战及学分银行模式的适用性,提出了规范学分认定流程、构建多方协同机制、完善标准化学分认定体系以及持续优化相关政策是提升认定效率的关键路径。
- 刘小忠胡文伟罗祎格
- 关键词:学分银行学分认定高职院校教育改革
- 学分银行建设机制研究——以池州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为例
- 2025年
- 随着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理念的深化,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个体对知识、技能和精神素养提升的多元化需求。学习者迫切需要其他教育体系认可他们的学习成果,同时期望能自主定制学习路径。因此,我们需要构建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流程更流畅、方式更灵活、资源更丰富的终身教育网络,建立学历与非学历教育间的无缝桥梁。学分银行制度,正日益成为全球多地教育改革的利器,它有效地促进了各种教育形式的互认和融合。
- 李润启
- 关键词:学分银行
- 基于终身学习视域下的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以浙江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为例
- 2025年
- 学分银行是一种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成果进行认定、积累、转换,来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的教育管理制度。本文以浙江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为研究对象,先阐述了浙江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现状,接着分析了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顶层设计与政策法规不完善、学分转换标准不健全、缺乏职业培训的学分互认标准等问题,最后提出加强学分银行顶层设计、设置学习课程的基本标准、完善学习成果认定标准、明确学分银行学分转换规程等解决策略,为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地方发展以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有效参考。
- 陈希莹
- 关键词:终身学习学分银行
- 学分银行助力劳动者培养的价值意蕴、逻辑理路与发展路径
- 2025年
- 学分银行具备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功能,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制度、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有益工具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用载体。学分银行助力劳动者培养具有自我主体性、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权能等理论逻辑,也有关注农民群体学历提升、推进城乡劳动者终身学习和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历史逻辑,在实践层面能够为劳动者跨域流动提供支持、打通职业技能证书认可通道并鼓励参与休闲文化教育。学分银行应当推动区域一体化、推进技能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和服务学习型大国建设,承担起助力劳动者培养的使命和任务。
- 厉毅吕长生费明强
- 关键词:学分银行教育公平人力资本终身学习
相关作者
- 吴南中

- 作品数:142被引量:1,449H指数:24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 研究主题:职业教育 学分银行 大数据 教育 X
- 江颖

- 作品数:66被引量:251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 研究主题:学分银行 学分 学习成果认证 远程教育 学习型社会
- 邵文莎

- 作品数:23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开放大学
- 研究主题:学分银行 学分 区块链 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学习成果认证
- 王海东

- 作品数:63被引量:487H指数:12
- 供职机构:教育部考试中心
- 研究主题:自学考试 学分银行 学习成果认证 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
- 鄢小平

- 作品数:49被引量:267H指数:7
- 供职机构:国家开放大学
- 研究主题:测量学 学分银行 坐标方位角 内力图 支座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