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1篇“ 子宫动脉结扎术“的相关文章
子宫动脉结扎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5年
探讨子宫动脉结扎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确诊的25-40岁产妇共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方式进行子宫动脉结扎术,观察组则在腹腔镜下进行。两组均使用结扎钳或结扎带进行手,以阻断子宫动脉血流,达到止血目的。结果 观察组的即时止血率提高,再出血率降低,总出血量及止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后血红蛋白恢复水平更高,凝血功能改善更明显,感染率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至23.26%,产妇满意度高。结论 子宫动脉结扎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尤其腹腔镜下手能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刘正芹
关键词:子宫动脉结扎术产后出血安全性腹腔镜手术
子宫压缩缝合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在常规止血无效剖宫产中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2025年
针对剖宫产后大出血病人,探究改良式子宫压缩缝合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涵盖剖宫产的产后出血产妇例数为76例,有32位采用子宫压缩缝合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剩下的44位则为传统止血手段的接受者。结果 施行改良手后,手后的总出血量、止血所需的时间、总出血量与住院时长也明显地少于那些采用传统手段的病人(所有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中,研究组的发生率仅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18%(P=0.037)。结论 采用子宫压缩缝合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在常规止血无效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中具有明显的止血效果,可显著减少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手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林文君
关键词:难治性产后出血
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垂体后叶素封闭技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救治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垂体后叶素封闭技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救治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3年6月至2024年9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联合组患者采取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垂体后叶素封闭治疗,手组患者采取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垂体后叶素封闭治疗。对3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用药后2 h出血量、止血时间、恶露持续时间)、血液学指标[D-二聚体(D-D)、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FIB)]、血清因子[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手组(88.33%)和对照组(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用药后2 h出血量为(75.12±15.33)mL,少于手组[(112.42±23.54)mL]和对照组[(134.54±31.22)mL],止血时间、恶露持续时间分别为(6.35±2.12)h、(9.54±1.86)d,均短于手组[(9.77±3.25)h、(12.73±3.15)d]和对照组[(13.21±4.55)h、(14.81±4.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D-D、FIB水平分别为(1.21±0.45)mg/L、(2.12±0.15)g/L,均低于手组[(1.96±0.33)mg/L、(2.92±0.41)g/L]和对照组[(2.12±0.34)mg/L、(3.15±0.17)g/L],血红蛋白为(13.64±2.13)g/dL,均高于手组[(11.31±2.26)g/dL]和对照组[(10.51±3.12)g/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NOS、NO分别为(11.12±2.18)、(24.62±3.23)μmol/L,均高于手组[(9.98±2.32)、(18.49±2.22)μmol/L]和对照组[(8.23±2.13)、(11.32±2.51)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低于手组(61.67%)和对照组(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垂体后叶素封闭技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救治中具有良好的�
杜兰云王芳陈书霞樊利平王瑾王彦欣
关键词:难治性产后出血子宫动脉结扎术垂体后叶素
子宫动脉结扎术预防剖宫产中宫缩乏力出血的临床探究
2024年
研究子宫动脉结扎术预防剖宫产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60例剖宫产宫缩乏力患者,并随机分成两个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剖宫产宫缩乏力患者通过子宫动脉结扎术预防治疗,可减少出血量,效果明显。
卢宜佳
关键词:子宫动脉结扎术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
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Cook球囊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2024年
分析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Cook球囊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8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实验组加用Cook球囊治疗。比较患者出血量指标。结果 实验组出血量减少,P<0.05,差异显著。结论 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Cook球囊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好。
刘秀红肖振声杨玉静
关键词:产后出血生活质量评分
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水囊压迫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2024年
难治性产后出血使用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加水囊压迫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患者为我院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120例,观察开始于2018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3年1月,并且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动脉结扎加水囊组与动脉结扎加填纱组,动脉结扎加水囊组使用宫腔水囊压迫加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动脉结扎加填纱组使用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加宫腔纱布填塞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1)动脉结扎加水囊组和动脉结扎加填纱后感染、子宫切除情况;动脉结扎加水囊子宫切除发生率低于动脉结扎加填纱后感染率、子宫切除发生率,(P<0.05)。(2)动脉结扎加水囊组和动脉结扎加填纱组手指标情况;动脉结扎加水囊组手时间低于动脉结扎加填纱组手时间,(P<0.05);动脉结扎加水囊中出血量低于动脉结扎加填纱中出血量,(P<0.05);动脉结扎加水囊后出血量低于动脉结扎加填纱后出血量,(P<0.05);动脉结扎加水囊组填塞物留置时间低于动脉结扎加填纱组填塞物留置时间,(P<0.05)。结论 难治性产后子宫出血使用宫腔水囊压迫加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效果优良,降低后并发症发生率。可推广。
马文玲
关键词:难治性产后出血水囊压迫
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自制水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的效果
2024年
目的研究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UAL)联合自制水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PP)剖宫产出血的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PP剖宫产出血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宫腔填塞组和UAL组,每组43例。宫腔填塞组采用宫腔填塞纱布止血,UAL组采用双侧UAL联合自制水囊压迫止血。对比两组手情况、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并发症。结果UAL组手时间、宫腔填塞物留置时间短于宫腔填塞组,中出血量、后24 h出血量少于宫腔填塞组(P<0.05)。治疗后24 h,UAL组FIB高于宫腔填塞组,PT、TT低于宫腔填塞组(P<0.05)。治疗后3、6个月,两组FSH、LH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UAL组并发症发生率(4.65%,2/43)低于宫腔填塞组(18.60%,8/43),P<0.05。结论双侧UAL联合自制水囊压迫用于PP剖宫产出血患者中,可缩短手时间,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少中及后出血量,降低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不会对卵巢功能造成影响。
宋林琳马静霍飞霞
关键词: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
B-Lynch缝合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2024年
本文旨在探究B-Lynch缝合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应用方式在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3年1月之间来我院参与分娩且存在难治性产后出血症状的55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从治疗方式的角度入手将其详细划分为缝合组(B-Lynch缝合)、结扎组(子宫动脉结扎术)及联合组(B-Lynch缝合子宫动脉结扎术)三种群体,对比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与缝合组及结扎组产妇相比联合组产妇后各阶段出血量较小,虽然整体治疗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出现相应后并发症的概率更低。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认为,B-Lynch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对于难治性产后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手方法治疗严重产后出血的疗效是不确定的。
马文玲
关键词:B-LYNCH缝合术子宫动脉结扎术难治性产后出血止血效果
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水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中及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2024年
在治疗前置胎盘产妇时采取子宫动脉结扎术以及水囊压迫治疗方式,分析产妇的剖宫产中出血情况和产后出血情况。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末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分娩并出现胎盘前置问题的50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纱布填塞法进行处理,观察组则采用了子宫动脉结扎术,并辅以水囊压迫治疗。结果 研究发现,观察组产妇的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出血量较少,后出血量也比对照组小。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术和水囊压迫治疗方法在治疗前置胎盘产妇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剖宫产中的出血量,并减少后的出血风险。这也有助于降低前置胎盘产妇的子宫切除率,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张晓燕
可逆性子宫动脉结扎术在Ⅱ型及Ⅲ型子宫瘢痕处妊娠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可逆性子宫动脉结扎用于Ⅱ型及Ⅲ型子宫瘢痕处妊娠(CS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接受手治疗的Ⅱ型或Ⅲ型子宫瘢痕处妊娠病例,选择其中行宫腹腔镜联合手,且中行可逆性子宫动脉结扎术的28例作为研究对象。中首先行腹腔镜下可逆性子宫动脉结扎术,然后再行瘢痕处妊娠物清除、瘢痕组织切除和修复手。分析比较Ⅱ型与Ⅲ型患者的手时间、中出血量、并发症等围手期情况,以及后24小时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情况、再次妊娠情况等手结局。结果本研究CSP患者年龄(35.03±5.51)岁,停经时间平均(54.48±15.34)天,治疗前血清β-hCG平均(114148.69±80957.08)mIU/mL;分型情况为Ⅱ型19例,Ⅲ型9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例患者中27例顺利完成手,中平均出血量(174.19±145.48)mL,手时间(136.30±39.56)min,后24小时血清β-hCG下降(62.44±14.80)%;1例患者尽管已行子宫动脉结扎,但在宫腔镜下行妊娠物清除时,仍然出现阴道持续大量流血,经宫腔球囊填塞后出血停止,共出血1200mL;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膀胱损伤等严重并发症;Ⅲ型CSP患者中出血量、手时间大于Ⅱ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43、3.381,P<0.05),其余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平均(26.71±9.28)个月的随访,8例有再生育意愿的患者中,有2例再次妊娠,其中1例患者足月剖宫产,1例患者再次发生子宫瘢痕处妊娠。结论腹腔镜下可逆性子宫动脉结扎术用于Ⅱ型及Ⅲ型子宫瘢痕处妊娠安全有效,可作为子宫动脉栓塞的一种替代方法,但对于β-hCG高、包块大、胎心阳性、影像学检查提示胎盘植入者需慎重。
范忆滢何扬舟张伟峰
关键词:子宫动脉结扎子宫瘢痕处妊娠可逆性腹腔镜

相关作者

刘伟武
作品数:69被引量:363H指数:11
供职机构:玉林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剖宫产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缝合术 瘢痕子宫
徐敏兰
作品数:17被引量:138H指数:5
供职机构:玉林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阴道分娩 缝合术 子宫动脉结扎术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叶雪梅
作品数:12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玉林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剖宫产 子宫动脉结扎术 改良式 缝合术 剖宫产产后出血
张伟峰
作品数:38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前置胎盘 腹腔镜手术 子宫 产后出血
徐秀英
作品数:36被引量:242H指数:8
供职机构:玉林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阴道分娩 剖宫产 缝合术 产后出血 子宫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