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50 篇“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 “的相关文章
KRAS G12、LHCGRinsLQ突变与卵巢子宫内膜 异位症 不孕 的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卵巢内异症 不孕 患者和输卵管性不孕 患者KRAS G12、LHCGR insLQ突变及颗粒细胞中KRAS表达水平差异,探索内异症 不孕 机制。方法以40例卵巢内异症 不孕 患者为病例组,42例输卵管性不孕 症 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KRAS G12、LHCGR insLQ突变及颗粒细胞KRAS表达水平。结果所有样本均未发现KRAS G12突变,颗粒细胞KRAS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8)。病例组LHCGR insLQ突变率为7.50%(3/40),对照组为2.38%(1/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3)。结论本研究表明颗粒细胞似乎不会通过KRAS突变影响女性生殖过程,从而造成卵巢子宫内膜 异位症 患者不孕 。两组LHCGR insLQ突变率虽有一定差异,病例组呈现突变率较高的趋势,但未观察到统计学差异,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周鑫 兰婷婷 郭春 刘小琦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KRAS基因 地诺孕素在子宫内膜 异位症 不孕 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5年 相较于传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地诺孕素具有不良反应低、成本效益高及改善生活质量的优势。本文综述了地诺孕素在治疗子宫内膜 异位症 及相关不孕 症 中的临床应用,探讨了其作为合成孕激素的治疗机制,包括抑制病灶生长和控制局部炎症 反应,以减轻症 状和对卵巢功能进行保护以改善生育预后。未来研究需进一步验证地诺孕素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为子宫内膜 异位症 合并不孕 症 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王迎曦 王丽娜 李蓉 甄秀梅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地诺孕素 EFI对Ⅰ-Ⅱ期子宫内膜 异位症 不孕 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的评估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 生育指数评分(Endometriosis Fertility Index,EFI)对Ⅰ-Ⅱ期子宫内膜 异位症 (Endometriosis,EMs)不孕 患者宫腹腔镜术后获得自然妊娠试孕时间的评估价值。方法将73例Ⅰ-Ⅱ期子宫内膜 异位症 不孕 患者分为自然妊娠组及未妊娠组,分析影响术后自然妊娠的因素;观察妊娠组中EFI与获得妊娠试孕时间的关系。结果卵巢储备功能(Antimullerian hormone,AMH)、EFI及不孕 时间是影响Ⅰ-Ⅱ期子宫内膜 异位症 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的影响因素;试孕3-6个月获得妊娠例数最多,EFI≤7分组试孕6-12个月获得妊娠例数占比最多,EFI>7分组试孕3-6个月获得妊娠例数占比最多。结论EFI评分是影响术后自然妊娠的影响因素之一,可基于EFI评分建议Ⅰ-Ⅱ期患者术后试孕时间的选择。 热戈娜·哈力甫 万晓慧 范莹露 腊晓琳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自然妊娠 来曲唑联合拮抗剂方案在子宫内膜 异位症 不孕 患者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来曲唑(LE)联合拮抗剂促排卵方案在子宫内膜 异位症 (EMS)不孕 患者IVF/ICSI-E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于我院就诊、因EMS行IVF/ICSI-ET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06个周期。根据控制性促排卵(COH)方案不同分为拮抗剂组(65个周期)、LE+拮抗剂组(57个周期)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组(84个周期),比较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COH相关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3组患者间年龄、基础窦卵泡数(AFC)、体质量指数(BMI)、基础性激素水平等基线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LE+拮抗剂组及拮抗剂组的促性腺激素(Gn)用量、Gn天数、HCG日E 2水平均显著低于GnRH-a组(P<0.05),HCG日LH水平显著高于GnRH-a组(P<0.05),LE+拮抗剂组拮抗剂使用时间显著低于拮抗剂组(P<0.05)。3组间获卵数、MⅡ卵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及鲜胚移植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3组间鲜胚移植周期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持续妊娠率、早产率及活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LE联合拮抗剂方案可以作为EMS不孕 症 患者COH方案的选择之一,其可以显著缩短拮抗剂使用时间,一定程度降低了患者的时间及经济成本,还可以获得与其他方案相当的临床妊娠结局。 王冬雪 包莉莉 魏蕊霞 马晓芳 杨波关键词:来曲唑 拮抗剂方案 临床妊娠率 子宫内膜 异位症 不孕 患者手术治疗中辅助应用地诺孕素对其卵巢功能的影响2025年 目的目的探讨子宫内膜 异位症 不孕 患者手术治疗中辅助应用地诺孕素对其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子宫内膜 异位症 不孕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仅接受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后辅助应用地诺孕素。比较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指标、妊娠率及复发率、疼痛及生活质量。结果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血清FSH、L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E2、AM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率为4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44%,复发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论手术治疗中辅助应用地诺孕素能有效改善子宫内膜 异位症 不孕 患者的卵巢功能,提高妊娠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汉华 黄浩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手术治疗 地诺孕素 卵巢功能 不同内膜 准备方案对子宫内膜 异位症 不孕 患者冻融胚胎移植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究不同内膜 准备方案对子宫内膜 异位症 (EMs)合并不孕 患者的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检索包括中国知网(CNKI)、中国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以及Cochrane Library在内的多个数据库进行了文献搜索,并辅以手工检索。纳入截至2024年6月1日发表的关于不同内膜 准备方案对EMs合并不孕 的患者行FET的临床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由两名研究者合作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然后再利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EMs合并不孕 患者的FET周期中,选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后人工周期(GnRH-a+HRT)方案准备内膜 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及移植日子宫内膜 厚度显著高于人工周期(HRT)方案和自然周期(NC)方案(P<0.05)。与NC方案相比,应用HRT方案的患者流产率显著降低(P<0.05),但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及子宫内膜 厚度未见显著差异(P>0.05)。关于异位 妊娠率、多胎妊娠率、活产率以及胚胎移植数等其他结局指标,不同内膜 准备方案之间未显示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其他两种方案相比,GnRH-a+HRT方案提高了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及子宫内膜 厚度,显著改善了EMs合并不孕 患者的FET妊娠结局;相较于NC方案,HRT方案则降低了FET周期的流产率。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结论主要基于中国人群的研究结果,仍需在其他人群中进一步验证以提高外推性。 张艳 张意茗 于佳琪 凌圣洁关键词:不孕症 冻融胚胎移植 潘丽贞论治子宫内膜 异位症 不孕 经验 2024年 潘丽贞教授认为,子宫内膜 异位症 不孕 的发病机制为“瘀阻痰凝肾虚”,可借助现代诊疗方法明确病因,分期论治。术后初期以祛邪为主,治以化痰祛瘀,内外施治显疗效;试孕早期病邪刚解,肾虚未复,治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试孕期根据体内气血阴阳变动和月经周期予中药补肾调周助孕序贯疗法,促卵调膜、助孕安胎。 蔡诗玲 潘丽贞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名医经验 miRNA与子宫内膜 异位症 不孕 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子宫内膜 异位症 (EMT)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可引起女性不孕 。EMT不孕 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有利于指导早期疾病干预,改善患者预后,甚至有可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育能力。目前,EMT不孕 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miRNA与EMT之间存在关联。本文就miRNA与EMT不孕 的关系进行综述,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林桂娇 周金宵 栾毅峰 丛慧芳 唐静怡 向艳丹 黄书煜 潘彦卉 王琴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微小RNA 基因调控 浙江何氏妇科治疗子宫内膜 异位症 不孕 经验介绍 被引量:1 2024年 总结介绍浙江何氏妇科治疗子宫内膜 异位症 不孕 的临证经验。何氏妇科认为,子宫内膜 异位症 不孕 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与脾肾相关,标实与瘀、滞相关,虚实夹杂。在治疗上有以下特色:周期辨治,病证结合;标本缓急,中病即止;阴阳并举,寒温有度;辨别虚实,固护后天;内外合治,增强疗效。用药特色主要有:小方药对,简便显效;巧用虫类,粉剂增效。 鲁颖晔 陈少春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子宫内膜 异位症 不孕 患者易感基因多态性和表达研究 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