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32篇“ 媒体使用“的相关文章
“社交媒体使用”量表的开发与检验--基于认知动机理论视角
2025年
本文聚焦于个体的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并据此开发社交媒体使用的测量工具,以弥补现有测量中维度单一、结构缺失、层次不明等诸多缺陷,并回应当前社交媒体研究中量表开发滞后的问题。基于认知动机理论,通过对使用动机的深入挖掘,全面系统地理解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本质内涵及其时代特征;在厘清社交媒体使用之“动机-行为”的结构维度基础上编制初始量表;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N=213)净化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N=709)及专家意见征询等方法检验量表。结果表明:社交媒体使用动机的测量维度包括以内部动机为主的自我建设、形象塑造、信息获取、社会交往和休闲娱乐,以及以外部动机为主的公共事务处理、生活便捷、经济获益和避损服从;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测量维度包括使用多样性、使用黏性和交互程度。通过两次问卷调查及统计检验开发出的《社交媒体使用动机量表》和《社交媒体使用行为量表》,为相关研究提供工具支持。
杨琳饶金涛
关键词:社交媒体动机量表开发
流动视障青年主动性社交媒体使用与生活满意度研究
2025年
随着智能设备、读屏软件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视障人士使用手机上网获取数字内容和生活服务。满足社交需求是目前视障人士上网的主要目的,社交媒体对其社会关系的维系和情感支持有着重要作用。但视障人士在使用社交媒体扩大交际圈的同时,也会显露其自身的缺陷,这是否会阻碍其对社交媒体使用,进而影响视障者的生活满意度?研究对北京市291名流动视障青年进行调查,发现主动性社交媒体使用和自尊都可以有效预测流动视障青年的生活满意度,并且自尊在流动视障青年主动性社交媒体使用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中介作用。
王立斌高娟
关键词:生活满意度自尊
大数据时代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2025年
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对大学生的社交习惯和心理状态产生了显著且深远的冲击。对社交媒体使用情况的剖析揭示了其在大学生心理层面上的正负两重效应。适度使用社交媒体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交支持感,促进情感纽带,从而提升幸福感;然而,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往往会引发焦虑、抑郁以及自我认同危机等一系列心理困扰。针对这一问题,研究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理智使用社交平台的策略,并倡议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加强干预措施,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的社交平台使用习惯和完善的心理辅导机制。该研究结论为构建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策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In the era of big data of information explosion,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social media has had a significant and profound impact on the social habits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analysis of social media use reveals its dual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psychological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Moderate use of social media enhance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upport and emotional bonds. However, overuse of social media often causes a range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such as anxiety, depression and self-identity crisis. In view of this problem,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use social platforms rationally, and propose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o strengthen intervention measures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shape healthy social platform use habits and perfect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mechanism. The conclusion lays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constructing strategies for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曹丽丽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社交媒体大学生干预措施
社交媒体使用和数字营销互动对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的影响
2025年
绿色消费逐渐成为社会的潮流。本文基于351份有效调查问卷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索社交媒体使用和数字营销互动对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使用和数字营销互动对绿色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绿色品牌形象和绿色广告对社交媒体使用、数字营销互动与绿色购买意愿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
高若楠
关键词:绿色广告
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25年
社交媒体已深刻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其双重影响值得深入探讨。本研究聚焦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多维影响,梳理其在情感支持、心理压力释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引发焦虑、孤独感、自我认同危机等消极后果。通过分析个体差异、使用方式和社会支持系统对心理健康的调节机制,研究提出了优化社交媒体使用的具体策略,包括时间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内容生态优化等。希望通过全方位的干预措施,引导大学生在数字化生存环境中实现心理平衡,促使其发展更加健康的社交方式和心理模式。这一探索不仅为心理健康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社会治理和教育体系完善提出了实践方向。
古丽米热·米吉提
关键词:社交媒体大学生心理健康焦虑
农村女性社交媒体使用的现状与问题——基于湖南农村的调查研究
2025年
湖南省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模式已发展为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典型模式,研究该区域农村女性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具有代表性。湖南农村女性在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网络文学、在线旅行预定等对知识水平和媒介素养要求较高的网络应用的使用率上,与中国网民的整体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社交媒体成为农村女性社会交往和自我表达的新空间,为农村女性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供了新窗口。通过微商、社区团购等数字创业实践,农村女性获得经济赋能。然而农村女性在短视频内容生产、直播和网络交往中表现出版权意识不足导致抄袭严重,身体展演加剧性别鸿沟,参与刷单赌博黑灰产业等问题。
王旖旎易旭凤曾杨
关键词:社交媒体农村女性
社交媒体使用中信息超载对大学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大学毕业班学生社交媒体使用信息过载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方法利用多阶层随机抽样法在某市随机抽取5个高校,并采用社交媒体信息超载(SMIO)量表、卑尔根社交媒体成瘾量表(BSMAS)、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抑郁-压力-焦虑量表(DASS-21)对5所高校大学毕业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1575份问卷,其中有效回收1543份。结果大学毕业班学生中除性别之间BSMAS得分与专业之间SE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SMIO、BSMAS及SES得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ASS-21及分量表得分比较:女生较男生高,专业类别中艺术文史类得分>经济管理类>理工类>生物医学类,城市高于农村,社交媒体使用时间>5年的毕业班学生高于使用3~5年及<3年的毕业班学生,以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MIO与抑郁、压力、焦虑及DASS-21得分均呈正相关(r=0.363,0.309,0.358,0.372;P均<0.05),BSMAS与抑郁、压力、焦虑及DASS-21得分呈正相关(r=0.397,0.327,0.382,0.401;P均<0.05),SMIO、BSMAS与SES得分呈负相关(r=-0.321,-0.493;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生源地(β′=-0.085)、社交媒体使用时间(3~5年:β′=0.435;>5年:β′=0.708)、社交媒体信息超载(β′=0.526)、社交媒体成瘾(β′=0.432)及自尊得分(β′=-0.387)(P均<0.05)均为大学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论社交媒体信息超载对大学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负面影响,信息超载程度越高,其自尊水平越低。此次研究分析大学毕业班学生信息超载现状,为高校针对不同性别、专业、生源地及社交媒体使用时间的大学生进行适当引导提供依据,帮助毕业班学生塑造自信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面对社会生活。
王文乐陈建斌任鹤平张丽娜
关键词:社交媒体信息过载毕业班学生
适应在云端:在闽台青的内地社交媒体使用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2025年
社交媒体搭建起了两岸相互沟通的桥梁,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于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在闽台湾青年作为研究对象,从媒介使用的视角切入,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在闽台青的内地社交媒体使用对其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提升台湾青年中华文化认同提供依据。研究发现,在闽台青的内地社交媒体使用对其中华文化认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文化智力在两者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在闽台青内地社交媒体使用模式中的信息传播、社交互动、休闲娱乐对其中华文化认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传播、社交互动对其中华文化情感、中华文化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内地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对其中华文化认知、情感、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可充分利用内地社交媒体平台、发挥文化智力中介作用,提升在闽台青的中华文化认同。
叶秀端苏培芳胡冰
关键词:台湾青年社交媒体中华文化认同
通过风险感知,社交媒体使用和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来增强客户体验:巴基斯坦的实证研究
本研究关注风险认知、社交媒体使用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三个关键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提升顾客体验的共同影响。本研究将有助于学界和业界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如何补充风险管理策略,积极促进消费者的认知。研究一探讨风险认...
美娜(Mehnaz)
关键词:风险感知社交媒体企业社会责任客户体验
官方媒体使用对大学生政治信任的影响
2025年
为探讨官方媒体使用与大学生政治信任的关系及政治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采用官方媒体使用量表、政治效能感量表和政治信任量表,对1230名在校大学生开展调查。结果发现:官方媒体使用、政治效能感与政治信任均呈显著正相关,政治效能感在官方媒体使用与大学生政治信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官方媒体使用既能直接影响大学生政治信任,也能通过政治效能感间接影响大学生政治信任。
卢小陶胡俊欢商宪春
关键词:政治效能感政治信任

相关作者

姜永志
作品数:229被引量:1,260H指数:20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心理学 青少年 中介作用 网络使用
张明新
作品数:83被引量:1,203H指数:18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互联网 公众 问卷调查 媒体使用 政治知识
胡荣
作品数:134被引量:2,171H指数:2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资本 信任 政治参与 社团参与 农村居民
张志安
作品数:438被引量:4,262H指数:3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研究主题:媒体 主流媒体 新闻业 互联网平台 专访
马得勇
作品数:70被引量:1,266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研究主题:威权 意识形态 中国网民 人格 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