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72篇“ 媒介建构“的相关文章
矩阵传播视角下城市网红打卡地形象的媒介建构
2025年
近年来,“网红打卡地”在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增加旅游目的地流量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媒介建构存在复制化现象严重、定位不清,以及陷入媒介幻象制造的景观繁荣等问题。应当注重差异性,着力实现软性传播;关注受众需求,推进分众化传播;充分运用新技术,实现精准传播。
郑永涛蔡金利
关键词:城市形象媒介建构
转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媒介建构策略——以《丝路上的中国医生》为例
2025年
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推出的新闻专题片《丝路上的中国医生》以中国援外医疗队为叙事主线,聚焦其跨国支援的感人事迹,以“共享”与“认同”为精神内核。从转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该作品采用“定制化+叙事化”的传播策略,将共情因素融入视听语言,在文化差异中寻求价值共识。节目塑造了不畏艰苦、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生形象,进一步丰富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内涵。
黄洪珍李蕊枫
关键词:国家形象
从社会建构媒介建构——唯物现象学的思想脉络与理论批判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媒介化理论的流行,如何理解深度媒介化成为热点。媒介化理论代表人物库尔德利与赫普认为“现实如何藉由媒介建构”是理解深度媒介化的核心议题,并提出唯物现象学作为探究该议题的理论思想。由于涉及较多理论且缺乏清晰解读,唯物现象学罕见于本土学界。通过梳理唯物现象学的思想脉络,本文发现唯物现象学聚焦媒介如何介入现实的建构,从而重构社会建构理论。随着媒介被视为现实建构的重要范畴,唯物现象学引入文化唯物主义、型构理论、能动实在论。然而,文章基于“人-物”关系分析上述理论后发现,这些理论虽有助于唯物现象学在物质层面阐释媒介如何建构现实,但理论间的关联尚未得到充分阐释。随着所涉思想资源的增加,唯物现象学亟须基于“人-物”关系充分阐释相关思想资源,否则该理论在不断膨胀的同时,也将失去理论张力。
陆国亮
关键词:媒介化媒介建构社会建构
父职形象的媒介建构探析
2024年
媒介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传播、塑造工具,其建构的父职形象不仅反映了社会对于父亲角色与父职参与的看法和期待,还将通过影响公众认知对现实生活中的父职实践产生影响。通过分析媒介建构的父职形象,有利于形成对父职角色和父职实践的全面认知。文章采用案例分析和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以育儿观察类真人秀《爸爸当家2》为研究样本,通过对该节目所呈现的视听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爸爸当家2》基于社会普遍存在的父职缺席现象,为观众建构了温暖治愈的关爱父职形象。这种父职形象对于强化全职爸爸的身份认同、消解性别秩序以及缓解社会生育焦虑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但同时,节目在节目主旨、嘉宾人选和内容呈现上存在局限性。首先,强调男性全职育儿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性别角色的固化。其次,节目固化的父亲阶层选择不仅没有再现真实的父职参与情况,还会在父亲群体之间制造出新的等级和霸权。最后,过于理想的父职参与并未真实呈现父亲育儿背后的社会压力,关爱父职的再现意义仅停留在娱乐层面。种种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父职转向的健康生态,为真正提升育儿中父亲的参与度,在父职的形象建构上,媒体应摒除真空想象的创作思路,将更多的社会现实因素纳入考虑。
李珊
关键词:性别分工媒介建构
科幻电影中的媒介建构及其进路逻辑
2024年
媒介是科幻电影中重要的叙述对象、欲望对象和批判对象。科幻电影通过叙事方式和话语表述的创新,呈现人造媒介特别是迭代赋能中的类人媒介与人类身体的仿真、重塑、监控与解放关系。根据人类身体在媒介多方加持中彰显出的生存之重、追求之痛和存在之轻等特征,反思人媒主客关系中真实与虚幻、人性与价值、多元与一体等问题,传递更为深远的万物互联、多元一体、民胞物与的共融理念,展现出由外而内的形象建构、由实入虚的身体/情境建构和由繁至简的理念建构的进路逻辑。
冶进海
关键词:科幻电影媒介建构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书法艺术媒介建构与传播研究
2024年
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书法艺术媒介建构与传播现象。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揭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在全球化趋势下,书法艺术媒介面临着语言与文化传播的障碍,需要寻找有效的文化转化模式;数字化技术的兴起给书法艺术媒介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探索数字化时代书法艺术媒介建构路径。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基于语言与文化传播、数字化技术应用、可持续发展等三方面的书法艺术媒介建构原则,以进一步提升我国书法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格局。
潘书惠易蔚
关键词:一带一路书法艺术媒介建构
社交媒体场域中日常摄影的媒介建构逻辑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当下摄影图像生产、传播与保存的单一性、单向性与私密性转向了泛众化、去中心化以及公开化,这意味着摄影被重新定义为一种多方参与的实践活动。新闻纪实摄影作者身份的转变、摄影视阈的拓展以及个人视觉档案的公开使得摄影这一媒介的拍摄与分享不再只是信息生产与传播的过程,而是成为了建构人们现实认知与实践活动的重要媒介。本研究从中国社交媒体选取数个能够作为实例的图像#Tag,探讨当下日常摄影与社交媒体对大众的现实认知、议程设置以及实践行为的建构作用。大众不再是沉默的观众而是成为了解释并建构意义的积极行动者,但同时这也加强了这一类图像的“文化工业产物”属性,算法所构建的框架仍然具有潜在的风险。
李想
关键词:社交媒体媒介建构
媒介建构下北京公共空间艺术活动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2024年
以北京公共空间的艺术活动媒体推文为分析对象,运用张德禄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结合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从文化、语境、内容和表达四个方面,对北京地标性公园官方媒介平台的图文内容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探讨艺术介入下北京城市公共空间建构的基调与特征,并为北京公园艺术文化传播和城市空间形象建构提供优化建议。
葛梦佳冯琴夏玉霖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城市公共空间媒介建构
抑郁症的媒介建构 ——基于对“人民网”(2015-2023年)的话语分析
近年来,“微笑抑郁症”“职场抑郁症”等话题此起彼伏,抑郁症已成为与公众长期并存的慢性疾病。媒体作为公众感知社会的皮肤,在医学场景外,肩负起传播抑郁症知识、关爱抑郁症患者的职责。 本文以“人民网健康·生活”频道的抑郁症报...
张津硕
关键词:人民网话语分析媒介建构
女性模范形象的媒介建构研究--以《人民日报》“三八红旗手”报道为例(1979-202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女性先进典型在各个领域不断涌现,她们以其卓越的成就和无私的奉献,成为时代的楷模。为了表彰优秀妇女,树立女性模范,“三八红旗手”这一荣誉称号应运而生,成为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女性模范形象研究...
桂美娜
关键词:《人民日报》媒介建构

相关作者

蔡骐
作品数:263被引量:2,500H指数:25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粉丝 话语 受众 亚文化 电视
王中
作品数:43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研究主题:公共艺术 城市 艺术 公共设施 媒介建构
许加彪
作品数:79被引量:393H指数:10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新闻 社会动员 延安时期 媒介建构 媒介
余红
作品数:49被引量:441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舆论领袖 媒体 网络 新媒体 媒介建构
魏宝涛
作品数:50被引量:84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
研究主题:《文艺报》 文化认同 新时期文学批评 十七年文学批评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