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00篇“ 头针疗法“的相关文章
疗法
1605
王富春
关键词:头针疗法
疗法
本书介绍了疗法,具体讲述了的起源与发展,部解剖,部经络穴位,的治疗方法、禁忌证及注意事项,并介绍了各科的临床应用。
王富春等编著
关键词:头针疗法
疗法
本书介绍了疗法的历史源流与发展,并对部解剖生理学知识、脑部解剖、部经络与腧穴,以及几种疗法进行了简单介绍。
开雁主编
关键词:头针疗法
互动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CS)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互动式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2023年1月—2024年2月收治的52例CS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CS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互动式疗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平衡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中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评分及总分分别为(45.26±4.93)分、(26.79±3.62)分、(72.05±4.7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0.58±6.07)分、(23.87±3.18)分、(64.45±5.3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疗法应用于CS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可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朱黎明胡瑞
关键词: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疗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在精神发育迟缓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分析疗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在精神发育迟缓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7月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精神发育迟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疗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的智力水平、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韦氏智力量表评分中全智商、操作智商、言语智商评分分别为(58.53±14.34)分、(55.47±13.19)分、(54.69±12.0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2.67±10.61)分、(51.07±10.18)分、(48.80±12.0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发育迟缓患儿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疗法治疗,有助于促进其智力水平和言语发育,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陈盼许志伟王文丹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缓头针疗法
疗法结合康复锻炼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运动、神经功能影响研究
2025年
探讨疗法结合康复锻炼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运动,神经功能的效果。方法 筛选2022年~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康复锻炼,观察组采用疗法联合康复锻炼,对比两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指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等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相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不良情绪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焦虑、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 在缺血性中风患者恢复期中,其运动功能与神经功能的改善方面,康复锻炼方式结合疗法展现出显著效果,促进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提升,优化他们的睡眠质量,不良情绪也得到有效缓解,极具推广价值。
王晓艳
关键词:康复锻炼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神经功能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联合疗法对脑性瘫痪患儿血清神经递质及脑血流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联合疗法对脑性瘫痪患儿血清神经递质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3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性瘫痪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联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社会生活能力、血清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多巴胺(DA)及5-羟色胺(5-HT)]及脑血流指标[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及大脑前动脉(ACA)平均血流速和搏动指数]。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社会生活能力、血清神经递质及脑血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社会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血清神经递质及MCA、PCA及ACA平均血流速高于对照组,MCA、PCA及ACA搏动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联合疗法在脑性瘫痪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相对较好,且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血清神经递质及脑血流,在脑性瘫痪患儿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王华杰黄裕斌吴桂华付小琴石远苹赖珺
关键词: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头针疗法脑性瘫痪患儿神经递质脑血流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疗法对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予以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疗法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均选自日照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分为三组:20例使用常规康复治疗的命名为对照组;20例使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命名为经颅磁刺激组;20例使用常规康复搭配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并施以疗法的命名为联合治疗组,研究组间对比效果。结果:在组间治疗前后FMA运动功能评分及MBI改良指数评分变化方面,重复经颅磁刺激组及联合治疗组的这两项评分指标在治疗前后变化明显,但联合治疗组更为显著,改善情况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scalp acupuncture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hand dysfunction after stroke. Method: The research subjects were selected fro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of 60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hand dysfunction admitted to Rizhao Central Hospital.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20 patients receiving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as the control group, 20 patients receiving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reatment as th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group, and 20 patients receiving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combined with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reatment and scalp acupuncture therapy as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effects among the study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Compared with the changes in FMA motor function score and MBI improvement index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group and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both score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group showing more significant changes. The improvement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
张克伟贾玉洁朱崇田
关键词:脑卒中手功能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
互动式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观察互动式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传统组和互动式组, 每组4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和下肢运动训练, 每日1次, 每周5次, 连续3周。传统治疗与下肢运动训练分开实施, 互动式组在实施治疗的同时进行下肢运动训练。治疗前、治疗3周后(治疗后), 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 2组患者的FMA-LE评分、MBI评分、BBS评分、FAC评级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组患者的FMA-LE评分、MBI评分、BBS评分均增加(P<0.05), 且互动式组治疗后的FMA-LE评分[(24.61±6.58)分]、MBI评分[(71.95±17.50)分]、BBS评分[42.0(25.0, 53.5)分]改善较为优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FAC评级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
杜以君怀娟王永慧曲玉娟刘万林
关键词:脑卒中下肢功能障碍
疗法机制及现代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24年
疗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微疗法,它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独特的古代中医理论,在临床的应用中有显著的疗效。文章简要介绍了疗法形成的古代理论基础及在中枢神经系统、精神、疼痛和感觉异常等疾患中的现代临床应用与相关机制,以期为今后采用疗法进行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杨彧婷
关键词:头针疗法

相关作者

张红星
作品数:360被引量:2,335H指数:23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电针 针灸疗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 高脂血症 丰隆穴
陈杰奎
作品数:103被引量:184H指数:7
供职机构:三亚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发育 针刺 针刺疗法 神经修复 大脑
周利
作品数:179被引量:1,220H指数:20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电针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丰隆穴 高脂血症 针刺
刘振寰
作品数:462被引量:1,362H指数:19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脑瘫患儿 脑性瘫痪 脑瘫 醒神针刺法 神经发育
刘灵光
作品数:19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脑缺血再灌注 脑缺血再灌注大鼠 头针疗法 急性 头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