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篇“ 头低位倾斜“的相关文章
一种犬低位倾斜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犬低位倾斜床,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床体、调节杆、插销,床体与前支架采用铰链连接,后支架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滑移的竖向槽,调节杆与床体采用铰链连接,调节杆上有插销孔,竖向槽上有一个插销孔,通过升高或者降低...
刘书林巴剑波姚永杰曹文朱伟司高潮刘秋红彭智勇李科华
文献传递
低位倾斜训练对射击射箭运动员脑电图影响的研究
直立姿势虽然是人类有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显著标志,但人类直立以后,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造成了很多弊病。因此有人提出可以用倒立(呈-90°的低位倾斜)运动来进行健身。本研究以24名在役射击射箭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引入航空航天...
王霆
关键词:竞技体育射击训练头低位倾斜运动生理学
文献传递
低位倾斜对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因为人体处于地球重力场之中,故体位改变会引起血量分配的变化,同时影响某些生理功能。已证明可以用倒立运动来进行健身,当人体在失重环境中飞行时,同样体液发生了转移。应用低位倾斜试验模型,研究人体处于倒置状态下产生的机体功能的变化及发生机理。
薛莲孙飙
关键词:头低位倾斜血液循环持续时间
低位倾斜条件下与视觉选择反应关联的正慢电位变化的时间空间特征被引量:11
1998年
比较了15名正常被试者在2hHDT(-10°)和HUT(+20°)期间,对来自左(LVF)、右(RVF)视场的红、绿发光二极管(LED)闪光信号进行选择区分反应的ERPs中正慢电位的变化。要求被试者对出现在LVF或RVF的靶信号分别进行向左或右拨开关反应,对非靶信号(N)不作反应。在9个脑区记录脑电。在每一体位均进行视对照(VC)和5套选择区分反应记录。以刺激后0.3~0.55s的平均电位作为正慢电位(P400)的平均幅值。主要结果如下:(1)与HUT比较,P400的平均幅值在HDT下显著下降,在第2、3及5套记录中最为显著;(2)P400平均幅值下降的空间特征表现为:a.对RVF信号比对LVF信号的反应更为显著;b.后脑区最为显著,额区则表现出分化的特点。本文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在模拟失重条件下脑的功能状态发生了变化。
魏金河赵仑严拱栋陈文娟任维段然
关键词:模拟失重脑功能脑电位头低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光摄影术测短时间—6°低位倾斜时的颅内血流
1997年
沈羡云
关键词:X光摄影微重力
低位倾斜条件下运动病易感性的变化被引量:2
1996年
倾斜位(-10°)模拟失重时的心血管效应,观察和比较了16名健康青年被试者分别在平卧和低位两种体位下,平行秋千摆动诱发运动病易感性的差别及低位1h期间的反应症状;在实验前、中、后测试了心输出量、心率和血压。结果表明,低位下的秋千运动病易感性比平卧位明显增高(P<0.01)。值得注意的是,在低位1h期间,有56%的被试者出现部不适反应症状,秋千运动病易感性的增高比没有部不适症状的被试者更为显著。可以认为,在低位倾斜时的运动病试验可以暴露那些对体液向转移适应性差,从而影响运动病易感性的人.
童伯伦裴静琛阎晓霞吴建平
关键词:失重模拟头低位倾斜空间运动病
低位倾斜模拟失重对家兔股静脉顺应性的影响
航天失重引起的立位耐力下降将影响航天员在返回过程中的安全和航天任务的完成。目前已知,单一因素难以解释立位耐力的下降,其发生涉及多种因素。多数学者认为:失重/模拟失重后下肢静脉顺应性的增加,使高位时有较多的血液潴留在下肢...
姚永杰岳勇吴兴裕孙喜庆
关键词:模拟失重下肢静脉股静脉头低位倾斜顺应性
文献传递
30d低位卧床期间下肢运动锻炼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本实验利用低位卧床模拟失重,通过观察和比较30 d卧床期间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心脏收缩泵血功能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明确体育锻炼对失重后心脏功能变化的对抗效果,为制定我国载人航天时航天员失重对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5名男性健康被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下肢肌力训练组和自行车功率计训练组3组,每组5人。对照组仅-6°HDT卧床30 d,不进行任何处理,下肢肌力训练组和自行车功率计训练组在30 d卧床期间分别进行下肢肌力训练和自行车功率计训练。实验期间测量心脏收缩泵血功能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左室射血时间在卧床第22、26天较卧床前显著降低(P<0.05),射血分数在第26天显著性降低(P<0.05),每搏量、心输出量在第1天显著降低(P<0.05)。下肢肌力训练组左室射血时间在卧床期间较卧床前均显著降低(P<0.05),每搏量除第5、7天外均显著降低(P<0.05),心输出量在第1、30天显著降低(P<0.05)。自行车功率计训练组心脏收缩功能指标在卧床期间均无明显变化,每搏量、心输出量在卧床第1天较卧床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30 d低位卧床可引起心脏收缩泵血功能下降,下肢肌力训练和自行车功率计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血管功能,其中自行车功率计训练的对抗效果更佳。
耿捷孙喜庆刘玉盛杨长斌张舒曹新生吴斌
关键词:失重模拟头低位倾斜卧床实验心脏功能
运动锻炼对30d-6°低位卧床所致下肢肌肉萎缩及其功能改变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下肢肌力训练方法和功率车训练方法对30d-6°低位卧床引起的下肢肌肉萎缩和功能改变的防护效果。方法15名男性被试者分为卧床对照组、下肢肌力训练组和功率车训练组,每组5人,在30d-6°低位卧床期间,两个运动组共进行了25d(次)训练,下肢肌力训练组每天进行16min的训练,功率车训练组每天进行30min的训练。大、小腿肌肉体积分别于卧床前、卧床第28天和起床后第2天进行了3次测量,下肢等动肌力分别于卧床前和起床后第2、7天进行3次测量。结果与卧床前相比,卧床第28天下肢肌力训练组平均大腿肌肉体积和小腿肌肉体积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功率车训练组的变化介于上述两组之间,两个运动训练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别。起床后第2天对照组左膝伸峰力矩、左膝伸平均功和总功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下肢肌力训练组,但是,右膝的变化则不及左膝明显,对照组卧床后不仅同侧下肢屈伸峰力矩不平衡现象明显增加,而且双膝峰力矩不对称现象也明显增加。结论下肢肌力训练方法对于30d-6°低位卧床引起的下肢肌肉萎缩及其功能改变具有明显的对抗防护效果。
刘玉盛金真吴斌赵东明孙洪义潘占春李科吴萍谷志明曾亚伟刘刚耿捷孙喜庆
关键词:头低位倾斜卧床实验运动锻炼肌萎缩
低位卧床对正常人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低位卧床条件下正常人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方法选取6名男性健康志愿者,-6°低位卧床模拟失重状态,在实验前、实验第2天及第5天测量双眼在不同空间频率下的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结果在不同空间频率下,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潜伏期在实验前后无明显差异,P100波波幅在高空间频率下有显著改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中空间频率及低空间频率下无显著差异。结论低位卧床条件下可导致高空间频率下的视觉诱发电位改变,提示失重对于正常人视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
赵军胡莲娜李志生梁会泽闫洪欣仇长宇
关键词:头低位倾斜卧床实验视觉诱发电位视功能

相关作者

向求鲁
作品数:54被引量:223H指数:11
供职机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模拟失重 失重模拟 微循环 立位耐力 头低位倾斜
沈羡云
作品数:90被引量:36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研究主题:模拟失重 失重模拟 失重 心血管系统 立位耐力
孙喜庆
作品数:323被引量:795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模拟失重 下体负压 加速度 失重模拟 正加速度
孟京瑞
作品数:43被引量:212H指数:10
供职机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模拟失重 失重模拟 心血管系统 微循环 立位
董颀
作品数:67被引量:228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模拟失重 心肌细胞肥大 心肌细胞 钙调神经磷酸酶 失重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