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6篇“ 失稳模式“的相关文章
- 一种电力系统的暂态失稳模式识别方法及终端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的暂态失稳模式识别方法及终端,计算暂态功角失稳指标和暂态电压失稳指标,根据量化指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并且分别构造功角失稳指标判断矩阵和电压失稳指标判断矩阵、计算功角失稳和电压失稳评估指标得分,从而...
- 魏鑫林毅黎萌林威林章岁吴威刘崇茹唐雨晨严通煜薛静玮朱睿
- 近接基坑工程有限土体失稳模式研究
- 2025年
-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不断发展,基坑紧邻既有地下结构的情况日益增多,然而仍然缺乏对近接基坑工程土体失稳模式的系统研究。针对既有地铁车站近接增建基坑工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近接基坑工程对称/非对称有限土体失稳模式,提出不同失稳模式下适用条件,分析内支撑数量、基坑深度、基坑与既有地铁车站空间位置关系等对土体稳定性及滑移面性状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1)近接基坑工程非对称和对称有限土体失稳模式分别有3种和6种情况;(2)随着内支撑数量的增加,滑移体范围不断扩大,且起始位置沿围护结构不断下移,有限土体稳定性安全系数逐渐增加;(3)随着基坑深度的增加,滑移体的范围先增大后减小,有限土体稳定性安全系数逐渐减小;(4)针对近接基坑工程非对称滑移面分析,随着既有地铁车站覆土厚度的增加,滑移面在既有地铁车站侧的近接范围逐渐减少且起始位置外移。以上研究可以为既有地铁车站近接增建基坑工程的有限土体土压力的计算、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以及既有地铁车站安全控制措施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 张振波李秉欣杨茜刘志春刘义
- 关键词:基坑工程有限土体滑移面安全系数失稳模式
- 适应拓扑变化的数据驱动电力系统暂态主导失稳模式识别方法
- 2025年
- 电力系统暂态电压与功角混合失稳下的主导失稳模式(dominant instability mode,DIM)识别对制定快速调整措施至关重要。然而,现有数据驱动方法因拓扑变化适应能力不足,导致识别精度下降甚至失效。由此,该文提出一种适应拓扑变化的数据驱动DIM识别方法。首先,提出基于K-means聚类和多随机卷积核变换的DIM高精度智能识别基础模型,利用K-means自适应选取关键暂态曲线,基于多随机卷积核变换表征暂态曲线斜率、失稳持续时间等重要DIM判断特征,从而适应拓扑变化并高效提取暂态曲线时序特征。其次,针对单个基础模型输出不确定性、可信度不足问题,提出基于Bagging集成学习和误差-分歧分解理论的DIM智能识别框架,自适应最优选择多个基础模型共同决策,提高结果的稳定性和可信性。最后,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36节点系统及其修改系统、某实际电网8897节点系统上的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在保证较高DIM识别精度的情况下适应拓扑变化,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 周芮杨燕余娟杨知方朱晟毅余亚南孙昕炜
- 关键词:暂态稳定
- 断层控制的蠕滑型顺层岩质滑坡变形破坏机制与失稳模式
- 2025年
- 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是由软弱夹层和岩体共同控制的,而软弱夹层物理力学性质差,极易诱发顺层滑坡灾害。含控制断层顺层岩质边坡的失稳机制与破坏模式一直都是岩土工程领域中高度关注的问题。基于现场调查,以黄河上游某大型水电工程坝址区右岸顺层岩质边坡为例,利用有限单元直接求解边坡稳定性的方法建立模型,采用界面单元模拟结构面的摩擦滑动、张开和闭合,研究受F 27断层控制的边坡发生蠕滑-拉裂变形破坏的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不同工况下变形体的稳定性态。结果表明:由顺层节理以及断层F 27所构成的潜在滑动面是控制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天然及暴雨状态下边坡整体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地震及极端状态下,顺层节理和断层F 27相继延伸、扩展、贯通,形成蠕滑底边界,后缘发生拉裂变形破坏,导致坡体沿中-缓倾控制性结构面发生蠕滑-拉裂失稳破坏;边坡失稳后严重危害工程安全,需进行重点工程处理,并采取边坡加固措施。
- 郭双枫府金宇张鹏李宁
- 关键词:顺层岩质边坡
- 一种基于失稳模式识别的构网型控制与跟网型控制自动切换的储能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本发明涉及储能设备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失稳模式识别的构网型控制与跟网型控制自动切换的储能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处理器,方法包括:采集三相电压电流信号;计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将三相电压电流信号进行派克变换;...
- 张野熊莉杨子千梁阳豆刘蔚汪昌元周保荣杨有慧青鹤鹏祁乐
- 加筋土结构失稳模式与致灾原因探讨
- 2025年
- 加筋土结构作为一种新型岩土工程构筑物,在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因设计、施工不当等原因,加筋土结构易产生变形,严重时甚至坍塌,因此有必要探讨结构破坏特性、分析失效原因,以供工程界参考。文中收集了146个加筋土结构破坏案例,统计分析了结构类型、面板类型、筋材类型、填料类型、结构高度、加筋级数和结构用途等结构特性。总结归纳了结构坍塌、面板变形、顶部沉降、地基承载失效和筋材断裂等常见失稳现象。剖析了设计、施工、材料、降雨、地震和使用不当等致灾原因,以期厘清加筋土结构失效的关键因素。提出了相应改善对策以提高工程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加筋土结构的破坏为综合性破坏,面板变形、顶部沉降和地基破坏为最常见的3种原生破坏模式,原生破坏模式会逐渐转化为其它次生破坏模式;降雨、地震和使用不当为导致结构破坏的主要外部因素,施工、设计和材料选用不当为导致结构破坏的主要内部因素。建议选用抗剪切刚度较大的面板形式以增强结构的抗变形能力;严格遵循规范条文对结构进行分级设计和材料选取以提升结构的稳定性;针对降雨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应加强针对性设计,并辅以数值模拟的手段进行性能评估。
- 徐洪路蔡晓光王海云李思汉肖成志
- 关键词:加筋土结构边坡加固破坏现象统计分析
- 环肋圆柱壳结构参数与失稳模式关系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探究环肋圆柱壳结构参数与失稳模式之间的关系,揭示圆柱壳各结构参数与失稳临界压力及失稳模式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以经典的环肋圆柱壳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简化式和有限元弧长法,选取某实验的环肋圆柱壳为母版,选取单一结构参数为变量,进行有限元的屈曲分析。开展不同壳板厚度、肋骨腹板高度、肋骨间距以及舱段总体长度等参数对圆柱壳失稳模式影响的研究。结果 对比了理论方法和有限元方法的结果,获得了不同结构参数对圆柱壳结构失稳的影响规律。结论 圆柱壳的失稳临界压力随壳板厚度的增大、腹板高度的增大、肋骨间距的减小而增大,与舱段总长的关系不明显,但在失稳模式发生变化的临界阶段会有反常。
- 王睿璇黄进浩
- 关键词:环肋圆柱壳耐压结构耐压结构结构特征
- 一种基于注入电流的并网系统失稳模式判别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注入电流的并网系统失稳模式判别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电力电子设备的并网系统的变流器电流环与锁相环动态及注入电流,构建所述电力电子设备并网系统的传递函数解析...
- 尹睿王姗姗吴广禄赵兵徐式蕴于琳马全
- 降雨及地震作用下水库坝体失稳模式分析
- 2025年
- 为探究降雨和地震对水库坝体的综合影响,采用模型试验模拟了降雨和地震联合作用对水库坝体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降雨导致浸润线上升,坝体的稳定性降低,下游侧坝趾的孔隙水压力高于降雨前,其滑移风险较高。而当地震先发生时,地震后的坝体产生裂缝,随后的降雨导致这些裂缝附近的变形加剧。降雨与地震灾害对水库坝体的失稳具有相互影响和加剧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水库大坝设计提供参考。
- 陈湛
- 关键词:水库坝体降雨地震
- 陡倾泥岩路堑边坡失稳模式研究
- 2024年
- 文章根据研究区路堑边坡地质情况,对路堑高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评价,结合项目的施工监测数据,对边坡施工过程中的位移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坡脚区增设锁脚锚杆、加强坡面防护的措施,并通过运营监测验证了该边坡支护措施是有效的。
- 罗桢琦
- 关键词:结构面失稳模式赤平投影
相关作者
- 姚伟

- 作品数:382被引量:1,917H指数:2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稳定性 风电场 换相失败 储能
- 文劲宇

- 作品数:835被引量:7,093H指数:4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电力系统 储能 直流电网 风电场 风电
- 薛禹胜

- 作品数:370被引量:7,983H指数:55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电力系统 电力市场 暂态稳定性 EEAC 稳定裕度
- 田斌

- 作品数:310被引量:1,231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
- 研究主题:滑坡 拱坝 稳定性 水电站 面板堆石坝
- 辛亚军

- 作品数:206被引量:417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回采巷道 巷道围岩 锚杆 巷道 三软煤层